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實驗室 / 國家獎學金 / 正文

國家獎學金

熱烈祝賀我所協和學籍的張凡一同學、北師大學籍的聶瑩瑩同學、PTN項目北大學籍的高祥同學和清華TIMBR項目黎亨同學榮獲2024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發布時間:2024/12/19

張凡一同學是2019級我所與北京協和醫學院聯合培養的直博生,自2018年起開始在杜立林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主要方向為以裂殖酵母為研究對象研究自私殺手基因的選擇性殺傷機制。她與合作者共同鑒定了一個新的自私殺手基因, 該基因通過其毒性產物“劫持”細胞中的組蛋白結合蛋白來破壞有絲分裂,從而殺傷不攜帶該基因的后代。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她的論文《A meiotic driver hijacks an epigenetic reader to disrupt mitosis in noncarrier offspring》于2024年發表在PNAS雜志上。



聶瑩瑩同學是NIBS與北京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的2022級普博生,在鄭三多實驗室聚焦于孤兒GPCR內源性配體鑒定的工作。自來到NIBS鄭三多實驗室開始,聶瑩瑩就此課題在鄭老師的指導下和合作者邱澤銘同學一起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通過篩選大量的化合物以及組織內源提取小分子,結合質譜和冷凍電鏡等手段終于發現了GPR174的內源性配體,成功去孤化。該研究明確證實了LysoPS是GPR174的內源性配體,并表明一些孤兒 GPCR的高組成性活性可能是由于它們本身具有天然豐富的配體存在。此成果于2023年9月正式發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高祥同學是2021級PTN項目北大學籍的直博生,在沈博老師實驗室從事外周神經調控造血功能的研究。在沈博老師的指導下,他發現外周神經和LepR陽性(LepR+)間充質細胞通過相互作用促進骨髓移植后造血和血管系統的再生,其中LepR+細胞通過合成神經生長因子(NGF)促進骨髓神經的維持及其清髓后的生長,而骨髓神經通過刺激LepR+細胞釋放多種生長因子來促進骨髓再生。本研究為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研究成果于2023年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


黎亨同學是2020級TIMBR項目直博生,在羅敏敏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他首次通過活體全光學方法研究星型膠質細胞釋放化學遞質的分子機制。結合本課題組開發的新型光遺傳工具cOpn5、遺傳編碼的熒光分子探針和雙光子成像技術,他發現星型膠質細胞激活后通過囊泡胞吐釋放化學遞質ATP/ADP和谷氨酸,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ATP/ADP觸發小膠質細胞進一步釋放ATP/ADP。這一研究首次為膠質細胞的化學傳遞(gliotransmission)提供了直接的體內證據,為破譯膠質細胞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提供了有價值的工具,也為神經和精神疾病治療提供了新方向。這項工作于2024年11月發表在國際精神病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他目前聚焦于大腦血流調控,發現了神經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 coupling)的新機制。


? 另类专区亚洲中字,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动漫,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中一区二区三区性爱视频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婷婷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性色大全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