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學生心得體會
2024年第十八期暑期學生心得體會
陳佳+中國藥科大學+林睿實驗室
2024年夏天,我有幸參加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舉辦的暑期培訓活動,這次經歷對我來說意義非凡。讓我第一次這樣真切的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它不再只是書上的一段段文字,而是眼前的一盤盤細胞,一瓶瓶培養基,一層層切片。我見到了共聚焦顯微鏡下的世界,也在年會上聽到了思想碰撞的聲音。在NIBS做summer的期間,為具體的實驗操作發過愁,也為難懂的思路設計絞盡腦汁,見識過了結果出現前的枯燥,反而更挑起了我期待黎明的心。鋪細胞的時候腦子里出現一句話:人類只能做有限的操作,而生命確有無限的可能。我想這句話就是我這一個月在NIBS的心得體會,愿與君共勉。
北京大學+程超逸+杜立林實驗室
我最初了解到NIBS,是同一實驗室的前兩屆summer師兄向我推薦這個地方“是國內最適合做科研的地方”。于是懷著對這里的好奇與憧憬,我報名參加了NIBS的學生暑期訓練計劃。
來到這里,我接觸到了與自己大學實驗室不同的工作領域、形式與作息。對個人而言,我很樂意在本科期間多接觸一些不同的科研方向,以此開拓眼界獲得新知。而本次NIBS的暑期訓練計劃,對于懷揣如此目的的我來說正是以此絕佳的機會。
在暑期的五周,我利用裂殖酵母作為模式生物進行了相關實驗,學習了酵母領域的基礎背景,基本的實驗技能,以及更重要的諸多設計與思想。杜立林老師通過郵件以及組會對我進行了細致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較獨立的完成一個完整的課題,我領略到裂殖酵母的優越性與某些限制,雖然最終結果與預期不完全相符,但也是科學探究的魅力所在。
研究工作之外的生活,是輕松且充實的。在暑期訓練期間,我與其他實驗室成員一同聚餐、參加年會、進行羽毛球比賽。雖然研究所位置偏遠,但仍有豐富快活的生活,成為了科學研究之外的有益點綴。年會中聆聽各位科研工作者的前沿工作,更是極為寶貴的機會。同時,通過與實驗室師兄在生活中關于課題的深入探討,讓我得以細節地了解嶄新領域的相關知識,大有收獲。
最后,感謝杜立林老師五周以來的用心指導,張曉然師姐對我的辛勤付出,以及所有Du lab師兄師姐們的幫助!
程琳-四川大學-蔣輝實驗室
五周的NIBS summer之行定是我人生中一趟奇幻的旅程,這趟旅程的前奏亦是無比奇妙。從不經意間了解到NIBS summer的項目,到全網搜索有關NIBS的信息,接著滿懷忐忑地寄出申請表,后來在一節植物生物學課上收到NIBS的錄取郵件,終是再也無法聽進老師的講授,期盼著期盼著踏上這段奇幻之旅。
終于,我結束了野外實訓,無縫銜接從峨眉山來到NIBS。這一段大跨度穿梭讓初到研究所的我來不及緩過神來,便已在蔣輝老師辦公室中聽他講述有關線粒體質量控制的研究。蔣老師花了兩個小時左右向我們講述實驗室近期的方向和成果,雖是聽得一知半解,但亦能初探科研的魅力。
在這五周中,非常感謝遇到了超級nice的佳晨師兄!因為欠缺分子生物學相關的知識,我在實驗剛開始時對基礎知識,特別是實驗技術原理方面幾乎毫不了解,但佳晨師兄總能非常耐心地給我解釋,盡管有些時候因理解困難我會對同一件事問五六遍。接著在佳晨師兄的引導下,我進行了一個小課題的練習,有關線粒體內膜蛋白酶AFG3L2和線粒體基質蛋白酶LONP1缺失對線粒體自噬水平造成的影響。于我而言,這個小課題就像一個未知而又嶄新的世界,前方一切未卜,我在一天天的實驗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去了解和認識它。在實驗過程中,師兄手中嫻熟的實驗操作在我手中就變成了:我真的沒辦法單手打開15ml離心管蓋還不觸碰瓶口,為什么移液管吹打培養基老是有氣泡呀,今天補液忘記熱培養基了,上次用完細胞間工作臺忘記調槍了,膠片還沒標記就已經把顯影夾上的膜撕掉了,為什么轉膜會轉反到對面濾紙上呀......雖是跌跌撞撞,但也算是把這個小課題完成了。在此期間,我也嘗試了解實驗室的研究思路,雖不過九牛一毛,但也將其歸結為初窺門徑吧。
接著,我還非常幸運地參加了NIBS 的學術年會,雖然年會上老師們分享的內容大部分不太能明白,但也了解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研究課題,拓寬了科研視野。
在NIBS summer之旅中還遇到了可愛的室友們,我們每天一回到宿舍就一直相互分享趣事,無法停下嘴來。我們還一起看奧運比賽,一起看電影,一起去吃西餐廳,現在已經期待下一次出行游玩了。
眼看著NIBS summer之行就要結束,不禁感嘆,感嘆足夠幸運來到這里,感嘆實驗的磨難與魅力,感嘆還沒待夠便要遠離。希望接下來的人生征途中,我能夠繼續沿著這條路前進,就似我在最初提交的NIBS個人稱述中所言,去探索人類生命中的未知。
最后,非常非常感謝佳晨師兄和蔣老師實驗室的各位師兄師姐們的幫助與解惑,希望大家在接下來都能科研順利!
戴天雪+吉林大學+杜立林實驗室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Du Lab坐在工位上的些許緊張,如今五周的培訓已經接近尾聲,很感謝杜老師對summer的關照,老師不僅鼓勵我們在組會上匯報還在百忙中為我們安排了一次單日的iJC,讓我們在讀文獻講文獻方面也有了不小的收獲。這個夏天本就是難得的奧運季,而有幸來到NIBS來到Du Lab切身地感受科研生活讓我擁有了一個格外難忘且珍貴的夏天。
很感謝Shimith師兄在培訓期間耐心的帶領和指導,還記得第一天師兄就向我全面的講解了暑期課題的背景與細節,在之后的科研學習過程中,跟著師兄我學習到了科研工作中充分閱讀文獻、嚴謹設計實驗的重要性并對分子克隆實驗的一些細節有了深入的了解,在NIBS生活的這段時間里師兄也經常帶著我一起在食堂和其他的師兄師姐交流,讓我能夠很好的融入這一個友善、溫暖的集體。對了,還記得是一次涂布實驗的時候師兄偶然知道了我會彈吉他然后就有了一段我們一起練琴參加歌賽初賽的經歷哈哈。
就像第一次參加歌賽,在NIBS我收獲了很多很多新鮮的體驗,在學術方面我有機會進行工作匯報、講文獻,有機會在每周的組會上聽老師和師兄師姐們交流,有機會在年會中聽各個PI講解各個領域的前沿工作,在生活方面NIBS實惠方便又好吃的大食堂、老食堂、小餐廳、西餐廳都讓我覺得難忘,還記得每次食堂快停餐時老食堂師傅的那句“微波爐40秒啥都是熱的”,NIBS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很開心能夠在這里收獲很多珍貴、溫暖的回憶。
在這段時間里最珍貴的收獲當然還是科研于我而言更加具象、更加可感了,在這段時間里每天的讀文獻、做實驗、聽組會,從第一天通過背景文獻了解暑期的課題到如今對實驗的細節了然于心以及對實驗結果的期待與反思,都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科研是一件平常又不尋常的事情,腳踏實地的積累和創新探索的勇氣都是優秀的科研人必須具備的,這也是我更加堅定的前進方向。
非常非常感謝NIBS給予我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有幸成為summer來感受來學習,祝愿NIBS越來越好,祝愿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工作順利,也祝愿summer們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從容前行。
范曉峰+中國農業大學+李文輝實驗室
關于這一個月的生活,首先,最大的感受是科研生活上的自由與包容。相較于本人之前在中科院的實習生活,可以明顯感受到北生所的老師們以及李文輝Lab師兄師姐對自己的信任與民主,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與獨立性,在學習完基本技術步驟后迅速展開實踐。這從本質來說,離不開NIBS的辦學體制與設立目標,讓我們Summer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科研實習應該有的樣子。
其次,老師與學生間的緊密關系是北生所的一大特點。導師與學生的直接關系讓師生間不僅是科研實踐乃至日常生活的關系更加親切緊密,我覺得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進一步促進實驗室整體的欣欣向榮與和諧氛圍。
再次,作為學生,或言之,每一位NIBSer,日常包括飲食與娛樂生活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是NIBS的一大優勢,科研之外的生活或許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或者完整的人的培養或許更加重要。對于個人而言,本人喜好羽毛球與健身的興趣可以在這里得到滿足(并且收獲了大量的師兄師姐同好)。
說回實驗,這個暑期獨立完成了一系列原核純化蛋白的全體流程,從設計載體到IB檢驗,算是從分子、生化的角度完成了基本的實驗流程,并且獨立性的完成實驗以及結果錯誤后的反思與再實驗給我提供了新的體會與獨立性的成長。除此之外,我從其他的師兄師姐學會了有關細胞復蘇、傳代以及慢病毒轉染的實驗步驟,并研習了SP100 KO細胞系的建立,并且在實驗步驟上獨立地完成了一遍KO細胞系的驗證實驗。基于此,關于基因克隆、免疫生化、慢病毒轉染以及CRISPR-Cas9 KO細胞系的建立等實驗技術與思路,本人積累了一定的收獲與心得。
時光荏苒,暑期培訓即將結束,我很珍惜這段時間對自己的科研生涯的啟蒙。希望NIBS的越辦越好,成功經驗與模式能夠大力推廣全國。同時也祝愿我國的生命科學水平節節高升!
馮知遠+南開大學+劉臻實驗室
隨著一個月的時光悄然流逝,我在NIBS的科研之旅走到尾聲。感謝NIBS為我提供一個親身體驗科研、參與科研的機會,讓我在這個靜謐安寧而生機盎然的生命科學殿堂收獲寶貴的經驗。
從班會上得知NIBS的暑期項目,到期末周收到錄取郵件,再到步入繁花與紅樓相映、理想共人才一堂的NIBS大門,心中的忐忑終于變成了期待。劉臻老師的熱情接待讓我和冉勁松同學迅速融入了Liu Lab的大家庭。劉老師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寬敞舒適的工位,還親自帶領我們參觀實驗室,讓楊昕晨師兄和趙翔師兄帶領我們接下來5周的生命科學探索之旅。
由于劉老師給我們安排了在組會上做literature report的任務,師兄先向我們推薦了入門文獻。讀過之后,我了解到Liu Lab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過定向進化來改造酶,用于催化非天然小分子合成中的有機反應。楊師兄指導我們進行多種生物實驗,包括PCR、核酸電泳、膠回收、Gibson拼接等新技術,以及熟悉的培養大腸桿菌、蛋白表達純化等操作,并強調了許多我以前未曾注意的細節。楊師兄耐心嚴謹,詳細解釋每一步驟的原理,使我深刻理解了這些操作流程。對于我提出的每個問題,師兄都不厭其煩地回答,以同齡人的角度講授了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楊師兄多次提到生物實驗最重要的是做好標記的習慣,否則一旦混淆將導致實驗失敗。最后師兄還讓我親自用手套箱投酶反應,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動手發現并不輕松,并且多次的重復操作對實驗者的注意力、耐心都是很大的考驗。而趙師兄向我們展示了投無水無氧反應的操作等,帶我們學習了一些動作要領。在兩周訓練之后,我逐漸感受到實驗需要連貫,時間安排需要有條理性,科研的節奏是緊張而充實的。例如沒有養好的菌需要重新養,而已經表達出的蛋白需要純化,楊師兄在帶我做生物實驗的間隙,還要去處理化學反應。我也慢慢學到了如何合理安排時間,使效率最大化。因此實驗的閑暇,我還得投入準備組會上的文獻匯報。
從選一篇相關方向的文獻,到詳細解讀細節,這一過程雖充滿挑戰,但也讓我收獲頗豐。期間,劉老師也耐心地給我提出許多建議。在組會上聽了師兄師姐的文獻匯報后,我不僅驚嘆于他們的侃侃而談,也學到了一些規范的匯報格式。在匯報中我因緊張遺漏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的實驗細節,但劉老師給予了我鼓勵,并指出圖片清晰度、排布整齊度及專業術語翻譯等方面需改進,這些都是我未來做presentation的寶貴經驗。。
除了組會上師兄師姐的精彩分享,年會上NIBS的PI與受邀學術大咖們的報告更是將生命科學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腫瘤與免疫、化學與結構生物學、神經生物學、模式生物學、發育生物學、計算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專題報告讓我大開眼界。我雖然對許多工作不熟悉,但還是耐心聆聽了每一場報告。也許未來有一天,我會和其中某個領域久別重逢。曾清清師姐在“格物致知”論壇上的全英文匯報,不僅讓我驚嘆和佩服,更讓我看到了自己在語言能力上的不足與努力方向。
最后,再次衷心感謝NIBS為我提供的寶貴平臺,感謝劉臻老師的耐心指導,感謝楊昕晨師兄和趙翔師兄的無私奉獻與熱情幫助,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感謝同學們的陪伴。將來有緣再續寫我和NIBS的故事。
高婧婷+復旦大學+陳婷實驗室
很幸運能參加Nibs的暑期培訓,我確信這將是我永遠寶貴的回憶。經歷了這次的暑期培訓,我有以下幾個體會:
我需要多去提問。第一次組會,師兄師姐的匯報我聽得很艱難。不料,陳老師卻讓我提問。結果,我問了一個在他們眼里一定是很傻的問題。我感覺很挫敗,因為我的能力連提問都做不到。有人說,科學的本質是懷疑。從未知到已知,要經歷一個又一個的疑問,要提出一次又一次的懷疑。對自己是如此,對別人也是如此。研究是問題導向的,我不是不知道提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我只怕自己有時候會忘記提問,或者問的不夠多,不夠深入。對于科研,我希望能夠一直提醒自己要敢于提問、樂于提問、善于提問。
我收獲良多。師兄說,這次的暑期培訓重要的是學到了什么。我學到了自己搜索、整理protocol;我成功完成了基因組提取和基因型鑒定、細胞內鈣成像、分子克隆,包埋切片染色的實驗;我熟悉了實驗儀器和操作,有了做實驗的信心;我也學習了一些分析軟件的使用,如ImageJ, SnapGene等。唯一遺憾的是,我沒有自己設計并完成一個小課題,只是做了一些基礎的實驗。我希望自己能早日真正設計一個課題,完成一個課題,成為一名研究者,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我很感謝陳老師和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我的專業是基礎醫學。醫學院的學習,相較于生科生化這類的理學學科,難免會少一些分子機制和理論研究。在和陳婷老師的交流中,陳老師建議我一定要學好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這個建議我一定會努力嘗試。陳老師在實驗室很有威望,讓我尊敬大過親近。幸運的是,帶我的陳道明師兄是個e人,會和我說話,分享零食給我,讓我有了更多被接納和融入的感覺。另外,他總是很耐心地給我講解實驗,總是會回答我的任何問題。除了陳師兄以外,李雅琦師姐崔珺師姐還有很多師兄師姐也都給予過我幫助,每一位說過話或沒說過話的師兄師姐都很友善。
Nibs是研究者的舒適區。這里有積極的研究氛圍,有廣闊的交流平臺。平時實驗室里的氛圍很輕松,除了組會和talk,沒有什么短期內的來自外界的約束。但要是想獲得好成績,必須要約束自己,規范自己,提高自己。Nibs不歡迎懶散的人。坐在工位上,是閱讀文獻、整理實驗數據,還是在刷手機摸魚劃水,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早上八九點來到實驗室,晚上九點回,周末也要來做實驗——這就是一些師兄師姐們的日程。一天兩天、一周兩周并不難,難的是日復一日,精益求精。我希望自己能以PI和師兄師姐們為榜樣,更加自律,努力讓學習和研究成為終生的日常;不論身處何地,都真正做到以學問為自己的棲身之所。
暑期訓練即將告一段落。最后,由衷地感謝陳婷老師!感謝一直幫助我的陳道明師兄!感謝實驗室里的每一個人!
祝所有人一切順利!祝Nibs欣欣向榮!
賀甜-中國藥科大學-黎斌實驗室
一眨眼,來到北生所的一個月就要結束啦,不禁感慨時光飛逝!
6月11日上午10點,我正在走廊上背書,一點開手機就收到了“入選暑期”的郵件,第一反應是我不會在做夢吧,掐了一把自己的手反應過來,這不是夢!我竟然入選了!欣喜若狂的我立馬分享給閨蜜和家人,遲遲沒能歸于平靜,實在太激動了!
7月14日下午6點,我拖著大大的行李箱來到了這個令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紅樓映入眼簾,古樸而神秘。在辦理入住手續后,我拿到了臨時工牌和NIBS紀念文化衫,一月之旅即將開啟。
7月15日,我第一次來到生物信息學中心,第一次見到黎斌老師,說不緊張是假的。但黎老師看起來慈眉善目,說話也慢慢的很溫柔,極大程度紓解了我的緊張。在簡單詢問了我一些小問題之后,老師安排了李網師兄作為我的帶教師兄,是一個特別溫柔有耐心的中國好師兄。由于先前我對生信分析了解不多,師兄就給我列了一些需要提前了解的內容,并鼓勵我“不用擔心哈,有什么問題問我就好”。一開始我怕自己會打擾到師兄工作,一直不敢問問題,碰到問題都自己琢磨。師兄有時候經過我的工位,會特意問我學得怎么樣,給我答疑解惑。后來我問問題的次數便多了起來,特別感謝李師兄這一個月以來的指導!
我們實驗室是一個特別有愛的大家庭,作為年紀最小的小師妹,師兄師姐們都很照顧我。每次一起去食堂吃飯,由于我吃得慢,大家都會等我吃完。有時候回到工位,會發現桌上多了小零食還有水果。最開心的當屬于雨希師姐的生日聚會啦!我們一起去KTV大展歌喉,我被雨希師姐還有涵宇師兄的歌聲折服了!一鍵成為小迷妹。后來一起去海底撈聚餐,“對所有的煩惱說拜拜,對所有的快樂說嗨嗨”,祝美麗可愛的雨希師姐生日快樂!暢聊八卦,一片歡聲笑語。
時間一晃來到了NIBS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summer們乘坐大巴車前往雄安新區。在雄安國際酒店,一場學術盛宴,珍饈美饌。我終于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王曉東所長,他曾經說過:“真正做科學的精髓是無所畏懼”,讓我感觸良多。是啊,科研就該無所畏懼!如果總是畏首畏尾,怎么能發現未知的科學奧秘呢。為期四天的專題匯報精彩非凡,涵蓋了腫瘤與免疫、化學與結構生物學、神經生物學、模式生物學、發育生物學、計算生物學、模式生物學7個專題,讓我有幸窺見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璀璨光芒。清晨的歡樂跑比賽、晚間的歌手大賽、讓人大開吃戒的自助餐、豪華五星級酒店……四天的時光讓人流連忘返。
8月9日,學術年會落下帷幕,我們回到研究所繼續度過所里的最后一周。寫完這篇心得體會,不舍的情緒緩緩襲來。NIBS是純粹的科研之地,在這里,我們可以心無旁騖探索生命科學的奧秘。感謝北生所接納我,讓我有幸體驗了一次夢幻的科研之旅!
胡景+紐約大學+李文輝實驗室
遙想初入所時的不知所措和惴惴不安,到如今能勉強稱得上算是“從容”地完成一個個實驗任務,一個月的時間彈指一揮間。
入所后第一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關于師姐對時間和空間的把控和規劃。我從沒想過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做這么多事情,像一個熟練的廚子一邊處理食材一邊預熱一樣,等PCR期間先將膠調配好,把-20度拿出的細胞提前放在冰上解凍,亦或者是同時進行載體和目標基因的體系回收和膠回收。每一個動作都在與時間賽跑,力求最高的效率。同時,令我驚嘆的是師姐能牢記冰箱里幾百種試劑擺放的位置。實驗室中保持著嚴格的紀律和規則,使用后的試劑會被馬上恢復原位,移液槍被調好最大量程,電泳盒被洗干凈放在收納盒里。像一支井然有序的軍隊一樣,科學家的嚴謹一次次打破了我以往的認知。
前半個月我像尾巴一樣跟在師姐身后看她做實驗,聽陌生的概念和原理,看她像飼養小動物一樣每隔幾天就去傳一次細胞。她帶著手套的手像兩只白色的蝴蝶一樣上下翻飛,不一會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看起來流暢又輕松。師姐告訴我做分子就是要重復做“簡單”的操作,但每一步都不能出錯。我似懂非懂。不過這些疑問都在第二個月里得到了解答。開始自己進行實驗操作的我屢屢碰壁,看師姐做起來輕松的每一個操作都是對我新的挑戰,就連是移液這樣最簡單的操作在我手里也會耗費多一倍的時間。實驗的精度也大打折扣,在三次涂板后長不出任何細菌的過程中,師姐幫助我驗證片段的有效性并重提片段、重新連接。在一次次的重復中我才發現自己的操作在慢慢精進。比起第一次的無措,第二次第三次的實驗效率和精度逐漸提升。我這才明白師姐那句“要自己做一次才能明白”的含義。比起紙上談兵,師姐流暢的操作大概也是一個個日日夜夜累積的成果。
每周二早上的組會是我最期待的環節。師兄師姐們的課題爭奇斗艷,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氛圍。特別是李文輝老師每次在組會點評都金句頻出,引人深思。“科研注重的是過程,不是結果。”“別人都做的事不一定是正確的,要走的是別人沒走過的路。”最后一周參加的NIBS學術年會也開闊了我的眼界,膽固醇的加速分解、細胞焦亡、肺纖維化后的移植、藥物開發和植物生長的重力的一系列課題令我興趣盎然。各位PI們對于學術的潛心鉆研具象了我曾經對科學家的幻想,又好像喚醒了我對未來的期待,讓我止不住地期待是否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也這樣走在科研的道路上,通過一次次實驗后的分析和推論無限趨近于真理。
在北生所的一個月給我的夏天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意識到即將要分別時腦子里滿是師兄師姐們在我困惑時慷慨伸出的援手、在午飯時都不舍中斷的學術交流、在休息時調侃的歡聲笑語。回憶起入所時和李文輝老師的一頓晚飯,從科幻小說聊到國際形勢,充滿歡樂又受益匪淺。心底滿是不舍。我衷心地感謝NIBS Summer教會我的一切,讓我看到未來,讓我更有動力向這個方向不斷前行。謝謝巧依師姐對我的耐心教導,在我實驗失敗的時候提供給我新的解決思路、給我重新再來的勇氣;謝謝卿梅師姐、梓豪師兄、張雪師姐細心幫我解決遇到的問題;謝謝孫銀燕師姐、徐廣偉師姐、李瓊師姐溫柔地關照我在所里的生活。謝謝LWH Lab所有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希望這些溫暖善良的科學家們都能身體健康、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進展。祝愿NIBS越來越好,山水再回。
黃則銘+中國藥科大學+巴釗慶實驗室
轉眼就到了和NIBS說再見的時候,我在這里度過了一個月的科研時光。這一個月的時間對于我是充實豐富的,我有很多收獲。
開營儀式上,導師們不僅向我們介紹了NIBS先進的實驗條件和科研水平,還向我們傳達了追求卓越的理念。我了解到了這里良好的科研氛圍。相比于以招生為目的的夏令營,NIBS的暑期培訓更注重體驗科研的過程,這使我們積累經驗、開拓視野。講話結束后,同學們結組。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被他們的熱情感染。
當天,同學們就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紛紛提前去了自己的實驗室。我見到了巴釗慶老師,對這位年輕有位的導師印象深刻。根據導師的要求,我要先了解師兄師姐們的課題。然而大家都很忙碌,一時沒空向我介紹,我于是先觀摩實驗。期間,巴釗慶老師時不時在實驗室走來走去,一會和學生討論問題,一會詢問研究的進展。我開始喜歡上這個實驗室了,這里不僅環境好,有很新的先進儀器,更重要的是有濃厚的學術氛圍。
經過兩天時間,我了解了七位師兄師姐的課題。我發現大家在實驗室中使用相同的實驗素材和儀器,而每個人都在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并且不斷提出新的方向。師兄師姐們優秀、勤奮、思維活躍,使我欽佩,也激勵了我對于科研的熱情。之后我和導師談話并選擇了課題。
在培訓期間,我體驗了很多新的科研經歷,也積累了一些科學研究的經驗和教訓。我的師兄很認真,會耐心教我正確的實驗操作;當我因為犯錯實驗失敗時,師兄也不會責備我,而是總結經驗。在這一個月中,我主要進行了流式細胞儀的操作和PCR、凝膠電泳、膠回收和質粒小提等實驗。我收獲頗豐。
實驗室每周有一次組會。在組會中師兄師姐們會匯報自己最近的工作,而導師會和學生一起討論。導師對學生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面對實驗中反常的現象提出質疑,而學生也能應答如流。導師對學生不遺余力地指導,而學生從不把導師當作權威;在聽組會的過程中我不僅增長了見識,也學到了科學研究的態度。
NIBS 的年會使我印象深刻。在四天中,我聆聽了分為七個專題的學術報告。這使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和前沿發現有了很多了解,同時也了解了科研的思維。當前,代謝通路的研究和新藥研發是熱門的研究方向。同時,代謝通路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通過年會,我進一步體會到了NIBS嚴謹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理念,也見識了NIBS科研的創造性和影響力。
感謝大家使我在NIBS度過了一個月難忘的科研時光。祝愿大家科研順利,碩果累累。
蔣曉樂+蘇州大學+劉清華實驗室
不知不覺到了真正要說再見的時候了,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不免還是覺得很傷感。
第一次知道NIBS好像是在某一天立項失敗的晚上,難過又迷茫,無意間看到了NIBS暑研的推文,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準備申請材料,意料之外成功入選。剛剛結束沙漠植樹之行就匆匆坐上凌晨四點的火車從武威趕來北京,開始了這次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暑期訓練。
踏進北生所的大門,心里既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也夾雜著些許的忐忑不安。剛到所里那幾天看師兄做了很多之前完全沒接觸過的實驗,確實有些艱難,面對陌生的實驗器材和繁瑣的實驗步驟,真的很畏懼上手做實驗,拿著移液槍的手控制不住地抖,做實驗也很慢,辛苦師兄忍受我這個慢性子,記得第一天配PCR體系就加錯了體積,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怪尷尬的。不過,正是這些成為了我成長的催化劑。在師兄的耐心指導下,我不再只是旁觀者,開始親手嘗試。雖然干了不少“蠢事”,但每一次失敗都讓我更加接近成功。我開始理解每一步實驗背后的原理,把一個個小實驗串聯起來,也逐漸能注意到實驗過程中那些微妙而關鍵的細節。從第一次做WB每做一步都需要停下來想想下一步要做什么,到后來能夠比較流暢地完成整個WB,應該真的是有進步的叭~
在每周的組會上,看師兄師姐在臺上匯報工作,條分縷析,從容不迫,將復雜的實驗數據和階段成果娓娓道來,那份自如與專業是我學習的目標。劉老師也總能在關鍵時刻拋出一針見血的問題,既是對匯報者的考驗,也是對在場每一位學生的啟迪,能感受到他對科研深度的渴望,鼓勵我們跳出前輩思路、探索未知領域,激勵我們在學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勇于挑戰,追求卓越。
年會無疑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接連幾天的報告中,各個領域的老師分享自己的研究進展,信息量之大讓我感到有些應接不暇,但這些報告確實讓我對很多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聽到老師們的研究成果時,我總是被他們的熱情和堅持所感染,感受到那種對探索真理的激情,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要走的科研道路。
跟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專業背景的室友共處一室也很愉快,睡覺前分享各自在實驗室的趣聞軼事,互相問問不懂的實驗原理,扯一扯有的沒的八卦,感覺真的是很充實很快樂!
這段經歷不僅僅是一個學術訓練,更是一段成長的旅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所里的實驗條件和科研氛圍,真的很向往啊~盡管在這五周中有不少遺憾,但是正因為有這些才讓這段旅程變得更加珍貴和難忘,我會將這份熱情和堅持,繼續帶到未來的科研路上。很感謝NIBS提供了這個平臺和機會,很幸運遇到了這么多優秀的人,更幸運遇到了認真負責而且超級有耐心一直包容我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各樣問題的師兄,也感激劉老師和師兄師姐的幫助和鼓勵,讓我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和自信。
未來依然充滿挑戰,但我相信有了這段經歷的積累,我會以更加從容的姿態去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期待再次相見!
李佳倩+南京大學+韓霆實驗室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在NIBS的學習生活已經步入尾聲。這段為期五周的暑期項目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段極為難忘且充實的經歷。
早在大一剛確定專業方向時,我就對NIBS雄厚的科研實力和純粹的科研環境有所耳聞,并一直心向往之。記得在四月初,當我看到NIBS暑期項目的微信公眾號推文時,立刻興奮地著手準備報名材料。直到六月初的一個午后,我午睡醒來,看到手機上彈出的“恭喜你已入選”的郵件提示時,這份興奮才真正落入實感。七月中旬,我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乘坐高鐵一路北上,終于走進了NIBS的大門,穿上白色的文化衫,戴上屬于我的門禁卡,正式加入我所在的實驗室。
作為一名summer的科研生活既充實又愉快。在師兄的指導下,我第一次實際操作完成了RNA提取、質粒構建、電泳和RT-qPCR等在理論課上學過的生物實驗技術。在此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實驗技術的精細與復雜。盡管這些技術在課本中都有所涉及,但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自己仍需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剛開始時,我對某些實驗步驟并不熟悉,時常因為操作失誤導致實驗失敗。在師兄師姐們的耐心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各項實驗技術,并且越來越得心應手。
除了日常的實驗工作,實驗室每周的組會也讓我受益匪淺。無論是以圓桌會議形式展開的學術討論,還是工作總結與文獻討論,這些活動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科研進展和前沿動態。此外,導師還安排我進行了一次文獻匯報。在準備這次匯報的過程中,我不僅提升了文獻閱讀能力,還學會了如何有效地組織和呈現科研成果。這些活動使我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對科研工作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暑研期間,我還參加了NIBS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這場為期四天的學術盛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科研工作者和學者。通過他們的報告,我對生命科學的多個研究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腫瘤免疫學、結構生物學,還是化學生物學、神經生物學,每個領域的最新進展都讓我感到震撼和興奮。這次學術會議不僅拓寬了我的學術視野,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從事科研工作的信念。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繼續深造并為生命科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活方面,NIBS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住宿條件和豐盛的飲食選擇,使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無需擔憂生活瑣事。我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和專業,但都對生命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這次科研之旅是一段充滿挑戰和收獲的過程,每一步的進展都離不開導師和師兄師姐們的幫助和指導。展望未來,我將繼續保持對科研的熱情,追求卓越,并將這段經歷視為我科研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李沛杉+清華大學+蔣輝
NIBS的科研環境對于我來說(本人比較宅)簡直就是完美,沒有雜七雜八的事情,每天的生活簡單而規律,充實而舒適;而且所里平等而自由的氣息真的是很難在別處體會到(當我在大食堂遇到王所的時候真的感動到了)。年會對我這樣的科研小白來說那更是饕餮盛宴,各種各樣的充滿想象力的想法在不同的實驗室落地生花,真正展示出了生物科學的魅力。
5周,對科研來說不能算長,但對還在training階段的我來說的確收獲頗豐。構了質粒,養了細胞,包了毒,又見了老朋友WB,完整過了一遍免疫熒光實驗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如何思考和推進一個課題,面對一個陌生的蛋白應該從哪里下手開始研究,猜想和假設要如何驗證等等。
感謝蔣輝老師,親切沒有一點架子,治學嚴謹而又眼光獨到。教我如何打開視野,讓我懂得什么是好的科研,如何發現一個領域的有價值的問題,如何進行人生的規劃等等。
感謝我的林正師姐,真的教給我許多。每一個技術,從原理到操作中的小細節,都會詳細地教我,做事嚴謹而踏實,迅速但不茍,這種實驗的素養也在無聲中培養和改變著我的習慣。
喜歡蔣lab的組會,每一次都是完整的story,而不是只是數據的陳述和匯報;師兄師姐們都優秀又努力,不會糊弄哪怕5分鐘的talk,他們講報告的那種自信深深地吸引著我,我知道那是豐富的實踐經驗為積淀,對課題的充分了解為基礎的。見賢思齊,我會好好努力,快快建立自己的科研思維和品味!NIBS,江湖再見!
冉勁松+武漢大學+劉臻實驗室
時光如梭,一個月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舉辦了2024年NIBS學生暑期訓練計劃(第十八期),在NIBS短短的5周的暑期培訓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它不僅讓我深入了解了生命科學的奧秘,體會到了科學研究的嚴謹與創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在Liu Lab的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學習了之前從未了解過的酶的定向進化和方法學的相關知識。在楊昕晨師兄和趙翔師兄的細心指導下,我親自參與了PCR、提取質粒、蛋白質純化等實驗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習原理。這些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我的實驗技能,更讓我體會到了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細致性。我還記得在一次實驗中,由于一個操作的失誤,導致整個實驗結果的偏差,這讓我深刻認識到了科研工作中每一個細節的重要性。此外,我第一次在組會中完成了一次30min的literature report,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劉老師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匯報的過程中雖然做到了思路清晰,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建議,但與各位師兄師姐對比還是有所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匯報中能有所進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與來自天南地北的不同專業的summer同學們交流也是這次培訓的一大收獲。我們分享了各自的學習經歷和科研想法,這種跨學科的交流極大地拓寬了我的視野。在一次關于生物醫藥發展的討論中,我聽到了不同領域學員對于生物醫藥創新的看法,對我今后的發展方向帶來一定的啟發。
科研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在一年一度的年會活動中,我學到了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藥物化學等多個領域的最前沿的知識。每一位講師都是該領域的資深專家,他們的講解展示深入淺出,問答環節思路清晰,讓我對這些復雜的科學概念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對NIBS的科研工作者們有了更深的敬意,更堅定了以后來NIBS的決心。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我看到了科研人員對科學問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這激勵我要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保持這種探索和創新的態度。就如劉墉先生《方向》中所述的“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不是空想,也不是一蹤而就,而是一直有路標指向的終點,在遠方時刻提醒我,不要迷路,繼續朝著它走下去,讓我明白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總結這次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暑期培訓,我感到非常幸運,感謝NIBS能給予我這次寶貴的機會。我不僅學到了前沿的知識,更收獲了寶貴的經驗。我相信,這次培訓的經歷將會成為我科研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指引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阮興杰+西安交通大學+李超實驗室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在NIBS交流學習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還記得自己來時的匆忙,背著行李第一次來到生命科學園站,望著眼前的環境,陌生,迷茫,惆悵,卻懷揣激動。第一次見到了樂樂老師口中的李超老師,睿智且理性,跟我談論了一些日常的學習生活,愛好以及科研,大大的激發了我學習的熱情,接著見到了我的曉媛師姐,跟著師姐學習的日子的第一天,遇到了傳統方法柱色譜無法分開的兩鐘物質,師姐鼓勵我自我摸索溶劑進行重結晶,摸索四五次配上核磁,終于得到了還看得過去的粗品,極大地激發了我對科研的熱情。在summer期間,師姐也認真的教會我不同的反應去處理過程中的細節,無水無氧的操作,手套箱的使用等等,我也會為師姐準備一些反應所需要的原料,雖然很基礎的反應也時常出差錯,師姐會很耐心地糾正我。還有陳杰師兄,在處理反應的過程中,表現得很自然,給人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絲毫沒有浪費時間,他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同樣,陳杰師兄教會了我在科研上思考問題的許多方式。每周一次的組會,極大的增加了我對于科研的熱情,從最初的一點都不明白,得師兄師姐逐一寫出機理,到最后聽著聽著竟全身心投入進去,從全合成的每一個步驟,再到方法學的手性合成,手性拆分,交叉偶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組內的環境輕松有活力,師兄師姐時不時的玩笑話讓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在年會上,聆聽著化學生物領域的大佬PI講述自己的學術成果,感受著討論環節大家自由熱情交流的氛圍,深深地被這里的科研氛圍吸引。我在學校經常是一個獨來獨往,三點一線的人,在這里仿佛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感謝NIBS提供的這一次summer的機會,我會記得夜晚開反應閱讀文獻的安靜,記得夕陽下的紅樓,記得這個夏天。
最后,感謝NIBS讓我有這樣的機會來體驗科研生活!
感謝李超老師對我的鼓勵與支持!
感謝英曉媛師姐對我實驗中的各種耐心的指導!
雖然我即將離開NIBS,但這份回憶會永遠留在心間。
宋子琨+凱斯西儲大學+何新建實驗室
寫這篇心得時候我已經在NIBS學習工作了四周的時間了,從一開始看到小二樓十分“質樸”的宿舍時的破防,到后來在所里發現了籃球館,健身房的興奮;從一開始面對幾百個樣品時的頭疼,到后來輕車熟路的完成一整天的實驗也沒覺得有多累;從一開始對科研生活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擁有自由的工作時間,可以自己控制每天的進度,到后來發現實驗室的師兄師姐每天都在趕進度,感覺每時每刻都在工作,沒有一刻松懈。我在這一個月的科研生活中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蛻變,無論是在理論知識亦或者實操經驗上,我都學到了很多。
在我到這里的第一天,我只知道我后面的一個月要在何新建老師的實驗室里工作學習,其他的我一概不知,無論是實驗室的位置,又或者是每天的工作安排。于是我和隸屬于同一實驗室的summer同學約好一起去實驗樓里找一找實驗室的位置。當我們在三樓的盡頭發現何老師的實驗室時,我們兩個在門口駐足了很久都沒敢進去搭話,因為我們看到實驗室里的每一個人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時不時就會有端著冰盒或者好幾板樣品的師兄師姐路過門口。終于在做了幾分鐘的心理建設后,我們倆鼓足勇氣向離得最近的一個師姐打了招呼,詢問了關于summer學生的安排,可惜的是何老師好像并不在所里,我們只好在回宿舍后給何老師發郵件詢問我們應該跟著哪位師哥或者師姐進行學習。在得到老師回復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我一早就趕到了實驗室,也見到了帶我的徐鑫師兄,經過幾天的相處,徐鑫師兄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好相處的一個人,他會和我聊一些自己的愛好,比如會問我有沒有去現場看過NBA,平常會不會玩一些游戲,在平常工作的時候,徐鑫師兄也會時常關照我。有一次,我正在幫師兄移苗,因為長時間低頭在培養皿上尋找符合標準的苗子,我的脖子開始感覺有點酸痛,看到我不斷的活動著自己的脖子,師兄就提出讓我跟他換一下工作,讓我去休息一會兒。第一周結束的時候,師兄跟我說他第二周可能會請假,他已經把我“托付”給了另一個師兄,于是我開始跟著另一個師兄學習。從第二周開始,我感覺工作強度有了明顯提升,我有時會在植物房一坐就是一天,收不完的種子和點不完的樣品,讓我開始對將來是否要進實驗室產生了動搖。
那是兩周前的某一個晚上,我正跟著師兄在制膠,何老師突然找到我,問我是否愿意跟著錢鋒師兄完成剩下幾周的學習,并幫師兄完成paper中剩下的一些簡單實驗。一開始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錢鋒師兄是實驗室里唯二的博士后,跟著他一定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是緊接著我又開始擔心,這些paper需要的實驗我是否能順利的完成,我的失誤是否會影響師兄的進度,這些擔憂一直存在我的心里,直到一次PCR的失誤。
那一次,我正在坐在錢鋒師兄的實驗桌前配著需要進行PCR的試劑,因為我的疏忽,我在加樣的時候不小心把6號的質粒加到了7號里,在我反應過來后,我感覺天都好像塌了,這時師兄也正好走了過來,看著我半天沒進行下一步,師兄就開始詢問我的情況,我眼看瞞也瞞不住了,只好把我的失誤說了出來,令我沒想到的是,師兄讓我繼續下一步,等做完了再單獨配一下7號的試劑,還安慰我道“沒關系,質粒和引物還有很多,不用擔心。”
在這一個月時間里,我發現,科研生活并沒有我一開始想象的那么簡單,每天都需要面對重復的實驗,一成不變的步驟,但是卻也沒那么壞,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后,可以去打打球,散散步,還有年會,這次活動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放松,去到豪華的酒店,遠離實驗室和實驗,好好地休息一下。
為期一個月的summer學習馬上就要迎來它的尾聲,在這里,我想感謝實驗室的每一個幫助過,教導過我的師兄師姐,祝大家以后的實驗順利,Paper多多發。
孫湛婷+中國藥科大學+李超實驗室
非常高興能夠來到nibs進行暑期訓練。轉眼間暑訓已經接近尾聲,現在我將淺談自己五周內的訓練收獲與心得體會。
這里遇到了很多山東的師兄,感覺像回了老家一樣親切,不禁感慨山東人是真的多。師兄師姐們都非常活潑開朗好相處,真的很喜歡實驗室這樣的氛圍。他們都對我這個天天像NPC一樣跟著他們看他們做實驗的summer照顧有佳。初到NIBS,當室友們都在猛猛接收研讀師兄師姐發來的文獻的時候我的師兄給我發了一個食堂菜單,讓我好好吃飯。我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雖然時間跨度并不大,但在北生所的暑期訓練真正拓寬了我的眼界。核磁共振、氣質聯用、自動過柱機、手套箱等都是平時在本科學校里沒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與觀察的儀器。同時,我的實驗技能也在觀察與實操中得到了提升。此外,通過閱讀文獻并請教師兄師姐,我了解了化學全合成與方法學研究的基本流程,豐富了大量理論知識,如反應機理、電子流向、反應條件、試劑縮寫與使用等。
作為國內乃至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北生所有著濃厚的科研氛圍,在這里我能夠感受到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
既要有實事求是的嚴謹,又要有大膽推測的勇氣。在年會的開幕式上,王所說過,北生所的這一群人比較“軸”。誠如此言,年會上每一位老師的學術報告以及提問中都貫徹著一絲不茍、滴水不漏的科研精神。從研究對象到研究方法再到實驗結果,全部秉承著認真嚴謹的原則。而對于尚未深入進行研究的領域,匯報人都會進行未來展望與預測,透露出攻克難關的信心與勇氣。李超老師在組會與匯報中都提到,unpredictable的結果是讓人津津樂道的。因此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科研工作者需要在扎實基礎與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在客觀中融入主觀,在思考中融入直覺,才能做出使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既要獨當一面,又要合作共贏。北生所的每一位優秀導師都有著自己的研究方向,生動詮釋了什么是術業有專攻。但是科學研究從不是個人的戰斗,而是團隊的協作。小到同一實驗室的個人,大到不同實驗室之間,都有著密切聯系與合作。實驗室里,師兄師姐會共同討論反應的機理、條件,這讓每個人獨立解決的課題也變得息息相關。王所實驗室的研究離不開化學中心的輔助,劉臻老師的實驗室會為李超老師實驗室的研究提供幫助——基于各個實驗室獨立研究的合作使北生所不斷解決著科學難題。
現在回想收到研究生中心回信的那一天還歷歷在目,背著行囊踏入北生所大門的那一刻還近在眼前。非常感謝北生所提供寶貴的資源,機會與平臺,使我度過了一個充實難忘的暑假。也非常高興能夠結識眾多優秀的導師,師兄師姐和同期,取長補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無論將來是否可以有幸成為NIBS的一員,這一段經歷都會為我個人的發展與成長添磚加瓦,讓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吳宏海+廈門大學+林睿實驗室
南風輕拂發梢,指尖隨之纏繞雜亂的烏絲,燥熱輕輕逗留,便消散在空中,我愣了愣,夏天,要結束了啊。
Summer要結束了啊。
還記得來時,陌生的人,陌生的景,心中幾分惆悵似雜草蕪蕪,茫然地拖行在回宿的小道上,輕盈的掠空聲敲響了寺廟的鐘。抬首,飛燕于頭頂劃過,穩穩地落在用小樹枝搭建的巢穴,投喂小燕子。吃飽的小燕子眨巴黑豆子好奇地盯著我,似乎是好奇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它們的兄弟姐妹。
嗯,我想也是的,來到NIBS的我,正如這些剛面世的小燕子一般,只不過它們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而我卻心生惆悵。望著可愛的小燕子們,似乎起了些許的作用,如有熱泉在心田咕嚕咕嚕地冒著,暖暖的。
總之,悲傷的扉頁就此掀開,嶄新的一頁——NIBS的生活,我來啦!
第一天,開營儀式,各位老師們仔細地介紹了NIBS是一所怎樣充滿生機活力的研究所,毫不夸張地說,NIBS簡直是中國生命科學科研領域的領軍研究所,而且對學生培養認真,關心程度那可謂是更上一層樓,聽到此,我對NIBS的生活更加充滿信心。隨后,體貼的老師們帶著我們去購物,琳瑯滿目的貨品與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相映成彰,回去的路上大家暢所欲言,聊著生命科學、NIBS、未來等等的話題,一切好像都充滿了希望的朝氣。帶著貨品裝飾了一下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的宿舍,丑小鴨的房間仿佛拋頭換面,可以說是有了家的感覺,有了歸宿,好像很多都不一樣了,即便有再多的困難也可以克服吧?
接著又與林睿老師簡單地交談了一下,林睿老師慷概解囊,耐心地給我講解神經生物學的現狀,以及神經生物學難以克服的問題,有效地標記以及控制神經細胞是亟需解決的困難。目前所研發的手段爭對體外實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若想進行體內實驗仍具有一定的技術屏障。而林睿老師先前開發了一套嶄新的技術手段,希望能夠借助這樣一套工具,與體內進行試驗,研究神經細胞相關的信號通路。同時,聽聞我是廈大出身的,林睿老師微微一笑,說自己也是廈大畢業的,雖然說來十分冒犯,但我頓時有種“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感覺。最后林睿老師對我的summer生活提出了希望與鼓舞,讓我多看多聽多學,提高自我素養,不負此次的旅行。
對了,插一個題外話,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同實驗室的summer——陳佳同學,非常好非常熱心的一個人,在開營儀式相互介紹的時候就很熱情地和我打招呼,詢問我是否和林睿老師見了面,知曉我尚未見到林睿老師時,還好心地帶我去林睿老師的實驗室,引薦給林睿老師,特別感謝!
第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隨著晚霞一同落下帷幕了,其實還是很新奇的,因為晚霞持續了好久,這就是緯度更高的北方呀。然后,我特地前往頗具盛名的西餐廳品嘗好吃平價的西餐,非常時尚地點了一杯熱可可,西餐是蠻不錯的,熱可可是熱乎乎的,也許不是熱可可是熱乎乎的,這里的人也是熱乎乎的!
接著,我跟著詩琳學姐一起學習c57小鼠相關的試驗。其實呢,之前我主要接觸到的模式生物只有線蟲、果蠅之類的,偶爾幾次在實驗課上進行小鼠實驗,面對的也是溫順的小白鼠,并且好心的老師還會幫我們處死它們。所以進行小鼠實驗對我來說,簡直是個大挑戰呢。騙你的啦,其實是超級無敵大挑戰。即便是非常簡單的剪爪工作,嗯,師姐給我介紹了常見的打標記的兩種方法,當時我還在想還是剪爪比較文溫良啊,對小鼠的傷害比較小,直到詩琳學姐干脆利落地剪下小鼠的爪子放到EP管里,留下目瞪口呆的我與尖叫的小黑鼠兩兩相望,唯余失望。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爪子不是指甲,代入人的話,那就是把半根手指頭剪下來啊!正當我浮想翩翩時,師姐轉頭略帶期待地看向了我。
“師弟,你上吧?”
“誒,我嗎?好吧我上了!”
“吱吱吱吱吱吱吱!”
狠下心拎起小黑鼠的尾巴,驚奇地發現其實很簡單才怪嘞,或許是見證了同伴悲慘的命運,c57決定負隅頑抗,倔強地抓住橫桿寧死不屈服。相較而言,我顯得畏手畏腳了許多,不是很敢用力,或許是出于同為生命的敬畏,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直接拉斷脊椎讓小鼠一命嗚呼,就當我們相互僵持時,時光彷佛凝滯在這美好的一刻時,學姐出聲了。
“你用點力,小鼠力氣沒你大的!”
好吧,咬咬牙,我又毅然決然踏上剪爪之路,狠狠心按住了小黑鼠的頭顱,一切似乎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了,雖然小黑鼠小頭一擺輕松掙脫順便死死咬住了我的手套,有如一湯熱水從頭灌到底,我發出了比小黑鼠更加尖銳的哀嚎,即便我毫發無傷,在這里,我要感謝默默付出的手套,謝謝你為我擋下了所有傷害,謝謝你!
言歸正傳,好在學姐又耐心地給我演示了一遍,感覺又恢復了全部的手段和力氣,于是我再次踏上征途,成功地將小黑鼠握在手心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頭皮抓得不是很緊呢,小黑鼠又非常親密地咬住了我的手套,但是已經來到這一步,沒有后退的理由。手術剪,酒精燈燒一下,我剪……誒?
“師姐,它的爪子會亂動誒?”
“?”
我又一次咬咬牙,都不知道咬了幾次牙感覺牙齒都酸了,仔細地看準爪子,我剪。當然我也希望一蹴而就剪下來,但是萬事開頭難嘛,小黑鼠都放棄了掙扎,不知道是不是無聊地睡了過去,總之不知道在瞄準了多少次后,我總算是剪下來了,耶,可以下班啦!
“可以,你慢慢練,把剩下11籠剪完哈!”學姐如是說道,于是一個人,一個酒精燈,一把手術剪,一群小黑鼠,爪子便剪了一下午,其中時不時傳來“沒關系,很快就會結束”“對不起對不起”“謝謝你謝謝你”一些試圖與小黑鼠溝通的話。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當你覺得這一塊已經夠苦了,下一塊也許會更苦。接下來登場的是灌注。聽起來人畜無害,操作起來也是非常簡單,只需要麻醉、灌注生理鹽水、固定一下、剝大腦就可以了。但上手確是十分困難啊,至少早上的小黑鼠還能做到在我手上活蹦亂跳,現在的小黑鼠已經對我打開胸膛,活蹦亂跳的只有紅彤彤的心臟。詩琳學姐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厲害,三下五除二完成了灌注全流程,接著就是我上了!三下五下七八下九十下,總之是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呢,不厭其煩地請教了詩琳師姐,最后還是不是很順利地收到了一顆略有磕絆的大腦,但是至少是完成了呢。
接下來呢,又給剪下爪子的小黑鼠們鑒定了一下基因型,冷凍切片先前取出的大腦,染色處理,隨后是貼片,15個片子,一貼便是一下午,似曾相識呢!似乎科研就是這樣啦,要有十足的耐心,經常就是重復簡單的操作,完成巧思的主意,這也許便是科研的魅力吧?特別是換墊料,雖然有五十多籠,清洗起來確實很累人,但學姐說,換墊料可以知道自己養了哪些小鼠,總之就是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工作啦。以及,懷抱著對小黑鼠的愧疚之情,做起換墊料也算得上是得心應手?也是一個非常解壓的過程吧,我想。
后面又跟著致遠師兄學習ICD candidate質粒的構建以及篩選能夠高效介導AAV感染的ICD candidate。這段時間,感覺就是眼睛一睜便是“該去提質粒”,眼睛一閉便是“明天該去提哪些質粒”,甚至到了陳佳在問我,“你怎么又在提質粒”,我的內心觸動甚少,只有淡淡的兩個字,“質粒”。無論是從頭自己構建的、商家幫忙構建的、建庫構建的,林林總總構建了非常多的質粒,這段時間,質粒充滿了我的人生。
雖然頻繁地提質粒確實很累人,但是我從一開始提質粒勉勉強強地站在及格線上,到后來可以提到1000 ng/μl 的質粒,呀,難道說,我真的是為提質粒而生的嗎,難道我真的是提質粒大神嗎?總之特別特別高興,科研就這樣,我就這樣,給我點好果子吃,我就可以忘記先前所有的苦悶,自愿追隨科研一輩子。當然也要感謝致遠師兄,在我提出勉勉強強濃度的質粒時也沒嫌棄我,而是拍拍我的肩膀讓我繼續努力。
隨后又做了細胞實驗,將提的質粒一個個導入細胞,接著用AAV感染它們。唔,一開始換液的時候,順手觀察了一下轉染后的細胞,熒光甚少,彷佛施舍著給了點可憐可憐我,我以為實驗要失敗了,但是呢,到最后做ELISA前我又觀察了一下,出乎所料的是出現了好多綠色熒光,心里樂樂的。但是呢,到真正做ELISA的時候,測的數值又不是很好看呢!師兄說,自己做的時候陽性對照一般可以達到400000,我默默地看向自己平均80000的數值,慘不忍睹,師兄又寬慰我說,至少你的陽性參照比其他質粒高一截嗷,說明實驗做得是沒問題的。我又挺直了腰板,我真的很不錯,隨后又彎下了腰,這也說明這批質粒都不太行啊,雖然這是預期中的結果,但是真的面臨時還是有點不能接受呢,哎,科研就這樣,總不可能一直給你好果子吃吧!
這在期間,特別感謝NIBS請我們參加年會,看著學術界大佬侃侃而談,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份敬意。特別是做恢復無義突變的RNA編輯器“RESTART”著實給我內心留下實打實的震撼,這也太聰明了,什么時候我才能脫變成如此優秀的人才呢?雖然很多演講聽得云里霧里的,但是呢,也是稍微學到了一些東西,了解了這些領域目前都在做些什么。酒店是好住的,浴缸是好舒服的,飯是好吃的,飲料是好喝的,甜品是好甜的,總之一切特別好,還有歌手大賽和“快樂跑”,雖然都沒有直接參加,但是給大家加油打氣也是獨特的一種參與!
人總是貪心的,我總是想把所見證的一切記錄下來,寫下來又會成為嘮嘮叨叨的流水賬,希望看到這兒的人不要嫌棄我對啰嗦呀,這些都是我心里最真實的想法呢。其實我還想寫好多好多,似不愿墜入夢鄉的熬夜的家伙,也許是赫爾曼黑塞筆下的克林索爾,不愿告別最后一個夏天。
但是屬于我的夏天還有很多呢。
最后一點內容,我想再一次抒寫我的感謝。感謝NIBS的工作人員們,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感謝林睿老師,與我悉心交談;感謝鐘詩琳學姐,不厭其煩地帶著一無所知的我;感謝趙致遠師兄,帶我構了數不勝數的質粒;感謝任潔師姐,小蘋果是特別好吃的;感謝坐在我后邊的師兄,謝謝你帶我一起換墊料;感謝坐在我前邊的師姐,謝謝你幫我拿快遞;感謝陳佳,謝謝你的熱情;感謝與我一同前來的吳接業,謝謝你的陪伴;感謝我的父母,對我一路的支持;感謝我的姐姐吳宇菲,在我失落的時候給予我意見;感謝我的朋友陳嘉麗、陳潤茜、黃若萱、馬躍塵,謝謝你們陪我度過無聊的時間;感謝夏彥,謝謝一路有你相伴。
還有特別的感謝,謝謝你小燕子,對了,當我日益沉迷于實驗,融入NIBS的生活后,忘記了這些兄弟姐妹們。偶然一抬頭,卻發現它們已經離開了,也許是南飛了吧?
Summer結束了,我也要南飛去了,但不必感到悲傷。因為我相信著,只要我們一直在這條道路上,一直在生命科學的領域,一直為人類幸福奮斗,我們,終將相遇。
對啦,最后一份感謝送給閱讀到這里的你,謝謝你看完我的心得體會!
吳治霖+南開大學+韓霆實驗室
首先能參加這次暑期訓練項目是我的榮幸。這次暑期訓練項目我收獲頗豐,在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30多天里,我學到了許多科研知識,也認識到了許多同學。如今,暑期項目將要結束,我心中甚是不舍。
北生所是一所治學嚴謹認真的研究所,經過這30多天的親身感受,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這30多天里,我跟師兄師姐們學習實驗操作、討論學術問題,參加實驗室組會討論匯報,參加年會,這些活動中,創新與嚴謹始終是貫穿始終的主題。
本次項目,我研讀了韓老師課題組的3篇文獻。這三篇文獻展現了一套完整嚴謹的基于遺傳手段的關于藥物作用機制和腫瘤機制的研究范式,尤其是關于分子膠類藥物機制的研究。之前,我對于正向遺傳學篩選和反向遺傳學篩選的概念,雖了解,但并不能清楚的分清。在研讀完文獻后,我明晰了正向遺傳學篩選中從表型出發的工作流程。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收獲是,在研究機制時,我們不能只通過現象,推出假說,而不去驗證。作為一個科研小白,我意識到自己對于高中生物耳熟能詳的假說演繹法的忽視,這一點是非常的危險的。在機制研究中,假說必須可以運用于現實當中的預測,才能是一個合理的假說,沒用相應實驗驗證的假說是站不住腳的。維度坍縮在科研中也是一個急需避免的東西。古代的大文人蘇軾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科研中,只從一個角度去研究現象與機制,很可能會導致所得到的結論錯誤片面,因此要從多個角度出發研究問題驗證假說。
本次項目,我也向師兄師姐們學習了許多實驗技巧。我之前對很多生物技術只是知道一個概念,而不知道具體細節。這次項目,我學習和實踐了提RNA、構質粒、跑膠等實驗項目。我也了解了如何高通量篩選基因和如何設計質粒的具體細節。真的十分感謝師兄師姐們的幫助。在組會上,韓老師嚴謹認真地對師兄師姐工作匯報的評價,讓我對科研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科研不是為了心血來潮地做出一個有趣的東西,也不是發各種各樣的paper,而是借用別人的一句話“要么上書架,要么上貨架”,要么研究出機制原理供后人運用,要么做出產品供人民群眾使用。
年會必然是本次項目體會分享中不可跳過的話題。本次年會在雄安新區舉行,盛大是我對年會的第一印象。這種盛大不只是會場和規模的盛大,不只是美食珍饈排列的盛大,也是學術知識討論平臺的盛大。年會上許多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成果,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科研思路,老師們的科研精神也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王所長的不拘于形式,邵峰老師的嚴謹認真,黃牛老師的不懈堅持等等。我一定會認真學習老師們身上的科研精神。會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大創課題能怎么做下去,怎么做的有價值,在將來的科研生活中,我也希望我能不斷地追問自己這個問題。
最后在這里,誠摯感謝北生所給我這次機會參加暑期訓練項目,感謝韓老師以及師兄師姐們的指導幫助。
許凱翔+倫敦帝國理工+黃牛實驗室
NIBS has genuinely been an amazing experience. Five weeks ago, I sat down in front of the monitor, trying to install Anacond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here I am five weeks later, having completed large-scale data processing, bash scripting, molecular docking and so much more.
Here at the Huang Lab, the broad focus is on using computational science to assist modern bi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drug discovery. In particular, my work has been to put together an extended benchmark dataset based on the already-published DUD-E dataset, aiming to further remove bias when using this dataset to test molecular docking performance.
As a Chemistry student with very limited knowledge of coding and the like, coming into this lab was somewhat unsettling at first. However, I was able to find my feet very quick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all the senior students in the lab, especially Hui Zhu who guided me so patiently through every stage of the process. Every day that I have been at NIBS, I have come out of the lab with an incredibl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having learnt so many new skills that I would not have been able to pick up elsewhere.
Of course, on top of the amaz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environment here at NIBS, it has not been just working all day. Whether it was the group strolls around Jingsi Lake or being half-dragged into the gym one rainy afterno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here has really made this experience like no other. I feel that years later, I may not remember the Python that I have learnt so clearly, but these moments of happiness I am sure will stay with m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o finish, a very genuine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has helped and taken care of me throughout the past five weeks, and I wish them every success in the future. Personally, I am excited to take what I have learned and experienced here at NIBS far and beyond.
吳治霖+南開大學+韓霆實驗室
今天晚飯后,我沿著靜思湖散步,吹拂在臉上的陣陣清風取代了悶熱潮濕的空氣,恍惚間我才突然意識到這一個月充實而豐富多彩的已經接近了尾聲。恍惚間,思緒被拖回剛踏入這里的那個下午,還記得那個下午的太陽足夠炙熱,我走進了那座磚紅色的主樓,就這樣開啟了我的summer之旅,開啟了我這個注定難忘的夏天。
起初,我懷著十分緊張的心態踏入了實驗室。在第一次面對面talk時,巴老師并沒有如我原先想象的那般,直接將我分給某個師兄師姐,又或是直接將我之后的安排統統敲定,而是先布置下了第一個小“任務”——去和每一個師兄師姐聊一聊。于是在之后的一天多中,我一個個同師兄師姐們進行了交流,最初有些社恐的我對于這個形式有些負擔,但是很快我就發現與師兄師姐的交流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我原先擔憂的情況并沒有出現,每一個師兄師姐都會很熱情地向我介紹著他們的課題概況以及實驗室的一些日常情況,這一輪交流使得我迅速對于實驗室熟悉了起來,也發現了其中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正式開始了我的實驗室生活。劉琳師姐帶著我一起接觸了各種分子、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在很細致地教會我操作的同時也會不厭其煩地將實驗的原理都講解清楚。即使在我不小心犯錯時,師姐也并不會責備我,而是會耐心地與我一起分析原因,叮囑我下一次注意。我漸漸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的一些失誤以及如何面對陰性的結果,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了在科研實驗中邏輯和條理的重要性。
實驗室的氛圍也讓我更加珍惜在這里的每一天,在我找不到各類試劑以及在實驗中出現各種“小”狀況時,身邊任意的一個師兄師姐都可以成為我的”救星”;在每一次清晨趕上實驗室集體出動一起殺鼠完成大實驗時,那份“人多力量大”的團結讓我心里暖暖的。
在此期間,另一件大事便是NIBS的年會,再回想只覺得可以參加這一場學術盛宴讓我真的是受益匪淺,各位PI老師的報告以及提問者犀利而有價值的提問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同時在年會的歌手決賽中,有幸作為主持的我站在另外一個視角看到了每一位歌手對于音樂的熱愛、對于生活的熱愛,讓我也好像找到了一份力量的來源。
下面便是一些真情實感的感謝:
感謝Ba Lab的每一位師兄師姐,除了想感謝你們在科研學習上給予我的幫助,更想感謝你們在生活上、心態上對我的影響。
最后的最后,感謝NIBS讓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夏天,祝NIBS在未來越來越好!
袁耿宇-上海交通大學-董夢秋實驗室
多年以后,面對試驗臺,袁耿宇將會回想起師兄帶他去見識nibs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初識nibs,是實驗室里的師兄把nibs的暑期推送轉發給我,十分推崇地說nibs是中國生物研究數一數二的地方,推薦我報名試一試。自那之后,我便在網上尋找nibs的資料,開始對這個國內科研圣地產生了好奇與向往。
終于,我成功加入了暑期訓練計劃,成為了第十八期summer的一員,開始了在nibs五周的學習與生活。我進入了董夢秋老師的實驗室,在老師和師兄師姐們的指導下,學習質譜數據的分析和線蟲的相關實驗。
質譜對我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樹辰師兄向我詳細介紹了質譜的原理,一些質譜分析軟件如pfind、plink的使用以及譜圖如何去分析,在師兄的幫助下,我逐漸了解如何通過質譜分析物質組成,學會了如何使用質譜分析軟件尋找蛋白質的內源交聯。我還學習了關于線蟲衰老方向的實驗,有一天董老師問我在實驗室這些日子我對什么印象最為深刻,我想了一下,想到了挑線蟲這一最為基本的操作,第一次挑線蟲時,我手忙腳亂,兩只眼睛在顯微鏡中的視野始終無法合一,之能閉一只眼睜一只眼;下手去挑時,picker碰到培養基表面一戳一個洞,好半天才挑上來一只。而現在我挑線蟲的技術已經變得十分熟練,甚至覺得這是一個十分放松的工作。除此之外,我還在令南師姐的指導下構建了一批knock-in線蟲strain,對C. elegans這一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逐漸熟悉。
在Dong Lab的學習經歷十分珍貴,由于我在學校所待的實驗室沒有質譜,偶爾需要質譜分析時也是送到別處打質譜,如果不是來到了Dong Lab,也許我會對質譜這一只在課本上見過的重要技術永遠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在這一個月中,我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學習完全陌生的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感悟董老師所說的“質譜技術永遠不會過時”。除此之外,在線蟲方面的實驗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新奇。我之前所做的細菌方向的實驗和線蟲方向的實驗雖說道理都是相通的,但在細節上仍有很多差異,對比著這些差異,我對這兩個方向的領悟也變得更深。
當然,說到summer的經歷就不得不提年會了,聽著各位大佬在臺上作的報告,知識不斷在我的腦海中暴擊,雖說很多報告都聽得云里霧里,但跟著大佬的視角去看研究問題,一下子拔高了我的眼界,在我看來,眼界的開闊聽報告最珍貴的收獲。
五周的時光如同白駒過隙,轉眼已所剩無多。感謝董老師在這一期間對我的指導與幫助,;感謝樹辰師姐和令南師姐在數據分析和實驗技術方向的指導;感謝每一個Dong Lab的師兄師姐們。當然也要感謝nibs!雖然Summer只有五周的時間,但這個夏天會永遠在我的記憶里熠熠生輝。
袁毓蔓+同濟大學+陳婷lab
在北生所度過的五周,是知識上充實而豐富的時光。
記得期末周的一個中午,當我打開郵件,驚喜地發現自己成功入選了NIBS的暑期培訓活動。這個消息不僅照亮了我那段辛苦的日子,也為我的暑假增添了一份期待。
7月15日,我拖著行李,從大興到昌平,從南到北跨越了整個北京,來到了這座紅樓前。我滿懷期待和興奮,但對所里的一切都還感到陌生,就像一只剛進入新環境的小白鼠,對新事物都小心翼翼地探索。看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儀器,墻上掛著的一篇篇《Cell》、《Nature》雜志,我心中充滿了震撼。恰好那天是周日,也是周末一元餐日,豐盛的菜肴和低廉的價格再次讓我感到驚訝。在師姐的帶領下,我來到了自己的工位,開始了科研的初步探索。
第一周,我有幸參加了陳婷老師的實驗室組會。雖然很多內容我還不太了解,但組會上師兄師姐們匯報數據,陳老師提綱挈領地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我對他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帶我的杜倩倩師姐。當向其他暑期學員介紹她時,我總是稱她為“風一般的女子”,無論是做實驗還是走路,都帶著一股風。這股風不僅體現了她對實驗操作的熟練,也反映了她抓緊時間的效率。正是無數次的重復練習,練就了她的這種速度。
也是她帶領我在實驗室學習了一些實驗技巧,閱讀并匯報了實驗室的代表性文獻。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我犯了很多錯誤,也經歷了多次重復。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學校的實驗課上做過的DNA電泳,當我再次親自操作時,才發現原來有那么多細節我都沒有做好;最簡單的冷凍切片熒光染色,要想得到一張較好的片子,我需要在切片機上耗費一上午的時間,再在共聚焦顯微鏡上調參數數小時。
在這五周里,豐富的學術報告拓寬了我的視野。我在NIBS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湯富酬老師的“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探索人類發育和疾病的奧秘”,他所開發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為生物科學研究解決了許多重要問題。隨后是8月6日至9日的年會。每天都是高密度的信息接收,我的手機相冊里拍的PPT照片也是滿滿的。年會的各種活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晚上10點半結束的歌手大賽,緊接著的5點半開始的歡樂跑,酒店的游泳池、羽毛球場,以及精美的墻報等。
寫下這段文字,也預示著NIBS暑期的即將結束。這一個多月的暑期生活讓我深刻感受到了NIBS獨有的魅力。我期待著未來還能與NIBS再次相見。
張馨月+中國農業大學+何新建實驗室
初次聽說NIBS、聽說NIBS的暑期計劃,是大一上學期普通生物學的課上老師告訴我們的,那時我便牢牢將它記在了心底,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參加,一下真實的科研生活。很高幸有機會能夠來到,在北生所開啟一場為期5周的科研之旅。
初到NIBS,給我的印象是一座寧靜的科學圣地,遠離喧囂,研究所的環境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心無旁騖的工作空間。從大廳的學術文章發表墻到實驗室中的嚴謹工作氛圍,無不讓人心生敬佩。剛開始對于快節奏和全新的實驗還有些不適應,有點一下子接收不過來,經過一天的學習總是會感覺有些許的疲憊,師兄師姐的幫助讓我很快的適應了這里的生活,由陌生到熟悉再到逐漸的習慣,心態也漸漸地放松。剛結束大一的學習,對于科研的了解甚少,這次訓練提供了一個具體而又獨特的視角認識科研,了解科研,走進科研。成為summer的生活豐富多彩!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收獲的夏天。這段時間不僅讓我對生命科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體驗到了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的獨特文化和氛圍。在科研訓練的過程中,我親身感受到了NIBS科研文化的獨特之處。這里的研究不追隨潮流,而是致力于原始創新,追求從“0到1”的突破,總是勇于挑戰現有知識邊界,而這種勇氣和創新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與NIBS的科研文化相輔相成的是這里的自由的科研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科學問題的討論更加開放,也更有深度。
在這段時間里,我接觸了很多以前只在理論中學到的實驗技術。在導師和實驗室師兄師姐們的耐心指導下,我逐步掌握了實驗操作,并開始獨立開展實驗,WB、蛋白提取純化,DNA提取、CHIP等等,學到了很多新的實驗技術和有關的原理,也建構了一定的實驗思維和邏輯。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科研技能,鍛煉了我的科研思維,還讓我學會了如何在高強度的科研環境中保持高效工作和良好的心態。此外,我還體驗到了NIBS的細致關懷。實驗室設備齊全,食堂的飯菜美味實惠,24小時開放的健身場所和周末“一元餐”等貼心服務,讓我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和溫暖。
年會也是非常精彩的一個part,這次你年會在雄安舉辦,各位PI都貢獻了十分精彩的演講,也激起了我對于他們的科學問題的興趣與思考,拓展了我對于生命科學領域的了解,也激起了我對于生命科學的更深度的思考。
總的來說,在NIBS的科研訓練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更讓我體會到了真正的科研的樣子。這段經歷將成為我的寶貴財富,并激勵我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前行。感謝何新建老師以及實驗室的所有師兄師姐給我的幫助,感謝王琪師姐這一個月以來耐心的教導和溫暖的鼓勵,你們讓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難忘的夏天。最后祝NIBS越來越好!
范佳蕾 南開大學 沈博實驗室
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隨著NIBS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落下帷幕,我也意識到我在NIBS的美好時光就要告一段落了。還記得剛來的時候,感覺五周的暑研時間很漫長,還考慮過自己能不能堅持過這五周。如今,當我站在離別的門檻前,才恍然發現這段旅程已悄然接近尾聲。
還記得抵達NIBS的第一天,從南站輾轉多班地鐵和公交,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宿舍之后,身心俱疲。細細想來,NIBS的位置確實偏了那么億點點,每次周末溜出去玩都得倒至少一個半小時的地鐵。當然,也必定是完美的科研圣地。附近又沒有什么娛樂設施,那肯定得好好做實驗啦。
在這里,首先要狠狠夸一下NIBS的食堂,真是太好吃了!無論是老食堂里的各式菜品,還是大食堂中精心搭配的營養餐食,抑或是小食堂里那碗筋道十足的手工面,乃至西餐廳內優雅的用餐環境,每一頓飯都令人回味無窮。這些美好的飲食體驗,讓我的體重也悄悄增加了幾斤。還有周末的一元餐!
在住宿方面,雖然我們未能享受到博士生們那豪華的龍湖宿舍,但在小紅樓里,我們建立起了一個溫馨如家的小天地。四個來自不同大學、不同地區、性格不同的女孩匯聚于此,共同度過了無數個充滿歡笑與溫情的日子。我們經常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每天學到的新實驗技能,憧憬著明天的出游計劃,或者相約一同前往西餐廳享受美食。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我們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更是收獲了深厚的情誼。
說回正題,必須深深地感謝sg師兄!作為一個化學背景的學生,我幾乎從未接觸過生物實驗,剛來到Shen Lab時,心中充滿了緊張與不安。然而,sg師兄以他無比的耐心,從零開始引領我進入這個全新的領域。他不僅細致入微地講解了基礎知識,還手把手地教我掌握了每一個實驗操作和儀器的使用原理。更重要的是,sg師兄傳授給我的不僅僅是實驗技能,更是科研的思維方式和深刻的見解。
他教導我真正的科研不只是機械地執行實驗步驟,而是要在每一次操作前深思熟慮,明確目的和意義所在。sg師兄總是強調,無論何時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嚴謹的態度,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質。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我漸漸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了清晰的認識,從一個對生物學實驗幾乎一無所知的小白,開始嘗試去聽生物類的學術報告。
從第一次處理小鼠,到第一次參與流式細胞術,再到第一次嘗試冷凍切片……這一系列的新奇體驗不僅豐富了我的科研經歷,更讓我深刻體會到科研工作的魅力與價值。這些珍貴的記憶,構成了我在實驗室度過的這段美好時光,也將成為我未來人生旅途中永不褪色的寶貴財富。
在河北雄安舉辦的年會上,NIBS的每位PI都對過去一年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精彩的匯報,我也有幸了解到了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腫瘤與免疫,結構生物學,計算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等我之前幾乎沒有接觸到的領域。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學術盛宴!在聽報告之余,還有好多企業在會場外“擺攤”宣傳,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學術賭徒”,自然是猛猛抽獎啦!美美收獲了好多小禮品,當然同時也把我們實驗室給推銷了出去(嘻嘻)。比較抓馬的是,在最后一天回所的時候,天降磅礴大雨,大巴上不了高速,只能慢悠悠地開回來,中間還多次堵車。原定下午三點半到達硬生生拖到了晚上七點半,餓餓餓餓餓。
總之,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啦。這一個月,很難忘,很開心,很留念……再見了,NIBS,愿我們重逢在未來的某個轉角!
范玉龍+青海民族大學+鄭三多實驗室
夏日的陽光透過NIBS的窗欞,灑在那張滿是實驗記錄的桌面上,仿佛為這段科研之旅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夢想。作為一名懷揣科學夢想的學生,我有幸踏入了這個充滿智慧與激情的殿堂,參加為期5周的暑期夏令營。這段經歷,如同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在科研的海洋中找到了方向,更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力量。
踏入NIBS的那一刻,我被這里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吸引。紅樓每一扇窗后都似乎藏著未知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開營儀式上,科研前輩們分享的科研經歷與成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我心中的科研之路。我意識到,科研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與實驗,更是對未知世界無盡的好奇與追求。在nibs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遇到了一位師兄。他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我悉心指導,更在生活中展現了無私的幫助與關懷。記得有一次,我在做實驗,師兄問我關于實驗的問題,我答不出來,心情低落至極。是師兄,耐心地幫我分析問題,鼓勵我面對失敗不放棄。師兄的鼓勵,那是科研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夏令營的核心自然是科研實踐。從最初的文獻查閱、實驗設計,到后來的動手操作、數據分析,每一個環節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學會了如何獨立思考,如何在失敗中尋找答案,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科研工作的艱辛與樂趣。當看到自己親手完成的實驗結果時,那份成就感難以言表。我深知,這背后凝聚了無數次的嘗試與修正,是NIBS這片沃土讓我得以茁壯成長。 回望這段夏令營時光,我收獲了太多太多。科研不僅僅教會了我知識與技能,更讓我學會了堅持與勇氣。在這里,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遇到了一個更加堅定、更加自信的自己。我深刻認識到,科研之路雖長且艱,但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路,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同時,我也意識到,科研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合作與支持。在NIBS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讓我們能夠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NIBS暑期夏令營,是我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它讓我看到了科研的無限可能,也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力量。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記憶與經驗,繼續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夢想,有堅持,就一定能夠抵達心中的那片星辰大海。
蓋國楨+武漢大學+王偉實驗室
轉眼間,在NIBS的暑期訓練已經接近尾聲,回首細看這段獨特的旅程,感慨萬千。
初到NIBS,標志性的紅樓,寬敞明亮的實驗室環境讓我對這所聲譽極高的研究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學校到研究所環境的轉變并不容易,但我也漸漸發現許多獨屬于NIBS的魅力。
在這里,我真的能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自由的科研環境。在實驗室里,老師和學生是真正的在交流討論,我能看到老師認真的聽取學生的思考并作出積極反饋,能看到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積極探討科學問題,為新發現和新思路的提出歡欣鼓舞。這種科研氛圍讓我真正感覺到,做科研是有趣的,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同時,實驗室不設打卡,不強制要求工作時間,給與每個學生自由,用最適合自己的節奏工作,真正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這一件件小事集中在一起,讓我對NIBS愈發喜愛。
科研之余,在NIBS的生活簡單但也并不乏味。規律的生活、美味的食堂飯菜保障了最基礎的生活需求,實惠美味的小食堂、精致的西餐廳、同時自由使用的各種球場、健身房等設施讓我能在空閑時間放松身心。
在王偉老師實驗室的這段時間,我最大的收獲來自于認知的提高。通過跟隨師兄師姐學習,一方面,我更為深入全面的了解了我最感興趣的再生領域的研究內容與發展進程,理解了實驗室的基本研究思路,根據個體水平的再生情況探究相關基因的作用并研究二者的關系。另一方面,我精進了實驗技能的理解。我系統學習了分子克隆、組織切片的知識、學習生信分析的最基礎概念,同時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如何解決實驗中的各種問題。
最后,在NIBS這段時間,最令我受益匪淺的還是年會。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參加到如此大型的學術論壇中,通過聽取各領域專家的報告,我的眼界變得更加廣闊,并真正認識到我想做的研究到底是怎樣的,更加明確的我未來向往的發展方向。在這短短幾天的年會上,我既有充足的收獲,也使我得到了更好的休息放松。
感謝NIBS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感謝王偉老師和實驗室師兄師姐的指導照顧,期待未來再次和NIBS相見。
龔怡丹 武漢大學 邵峰實驗室
轉眼間,為期五周的NIBS之旅即將畫上句號。在這段時間里,我經歷了許多難忘的時刻,也收獲了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初到研究所的第一天,王曉東所長對北生所的描述:“讓年輕人潛心科研,醉心科研,努力打造展現人類智慧之美的創新平臺。”這番話讓我對接下來五周的科研學習滿懷憧憬,并對這里產生了更深的敬意。
在Shao Lab的五周時間里,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我特別要感謝指導我實驗的+7師姐和幫助我閱讀文獻的子霖兄。+7師姐非常耐心,她會細致地向我解釋實驗原理,并在她的精心指導下,我不僅學習掌握了多種課堂之外的新實驗技術,還從一個實驗室新手成長為偶爾能獨立完成實驗的成員。師姐不僅一點點教我做實驗,還帶著我一步步探索、解決遇到的問題,優化實驗條件。師姐對科研充滿熱情,她特別注重培養我的科研思維,每當實驗室里有人討論學術問題時,她總是積極參與,并鼓勵我旁聽。她同樣鼓勵我參加組會,邵老師會在會上對每個人的課題提出指導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組內成員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盡管課題的具體內容對我來說還有些難以理解,但在旁聽的過程中,我對實驗設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如何設計有效的對照實驗、采用哪些實驗方法以及如何應對陰性結果等。在文獻閱讀方面,子霖師兄的指導讓我學會了從關注論文的發現轉移到關注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師兄會事無巨細地為我解釋我不明白的地方,讓我在閱讀時遇到的困惑迎刃而解。雖然一開始理解頂級期刊文章的邏輯和實驗對我來說頗具挑戰,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師兄的幫助下,我逐漸培養了閱讀和理解頂級期刊論文的能力。
在邵峰老師的實驗室里,我不僅深刻體會到了濃厚的科研氛圍,還感受到了一種非常溫馨的人文關懷。這里的每一位成員都充滿了對科學的熱情和追求,他們勤奮工作,不斷探索,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能,更感受到了一種家的溫暖和團隊的力量。五周的時光飛逝,所剩無幾。盡管Summer即將結束,僅剩最后幾天,但這個夏天將永遠在我記憶中閃耀。這段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激勵我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不斷前行。
賀子琪+中國農業大學+李超實驗室
在化學的神秘世界里,每一個分子都蘊藏著無限可能。我有幸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李超老師的實驗室,開啟了一段探索天然產物全合成的旅程。
天然產物全合成,是一項將自然界的奇跡轉化為人類智慧的挑戰。曾經它對我來說只是教科書中出現的一個名詞而已,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聽老師講了有機合成之父woodward攜團隊攻克維生素b12的全合成之后覺得天然產物全合成是一項兼具挑戰性與創造性的學科,教科書里稱之為“有機化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除此之外也并沒有什么更特別的感受了。在這為期一個月的科研訓練里,通過閱讀文獻與親身實踐,我似乎打開了一點全合成的大門,我初步領悟到了全合成要求我們不僅要有深厚的化學知識,更要有敢于創新的勇氣。在這里,我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著基礎科學研究的星辰大海,心中充滿了敬畏與向往。
一、實驗技能的磨礪:從基礎到專業
在任何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中,實驗技能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我的科研訓練從基礎的化學操作開始,比如精確稱量、溶劑的配制和反應條件的控制。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對于后續復雜的合成反應至關重要。
隨著訓練的深入,我開始接觸更為專業的技能,如色譜分離、核磁共振(NMR)和質譜(MS)分析。在師姐的指導下,我學習了如何設計合成路徑,選擇合適的反應條件,以及如何通過色譜圖譜分析產物的純度和結構。這些技能不僅提高了我的實驗操作能力,更增強了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合成策略的探索:從理論到實踐
天然產物全合成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域,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有扎實的化學理論知識,還要有創新的合成策略。在這一個月中,李超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些作業—將文獻中的合成路線的每一步反應的機理都在紙上畫出來,以此來鞏固基礎知識并學習一些新東西。在廣泛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后,我拾起了曾經有機化學課程中學到的很多重要機理,了解了很多逆合成分析的新策略,似乎也理解了天然產物全合成這門科學所存在的意義---天然產物全合成就像是在分子維度上憑借一己之力造一架航空母艦,這個天然化合物就像是那艘航空母艦,而合成它的人就像是造物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統領全局、統籌規劃、不斷嘗試、反復失敗、一次次從頭開始、重塑自我等能力,一個分子的合成通常需要持續短則兩年長則五六年的辛苦付出,這無疑是對合成者的極大鍛煉。從科研中經驗到的這些珍貴的能力,將成為和合成工作者日后在漫漫人生路中前行的的底氣。
三、實驗數據的分析:從觀察到解讀
在化學實驗中,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學習了如何使用色譜和質譜等儀器,收集實驗數據,并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對色譜圖譜的解讀,我能夠判斷反應的進程和產物的純度。通過對NMR和MS數據的分析,我能夠確定產物的結構和組成。
這些分析技能不僅提高了我的實驗效率,更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我學會了如何從數據中發現問題,如何通過數據驗證假設,這對于科研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四、人生態度的培養:與意義和解
在來到北生所前,我陷入了一場名為意義的博弈中。我突然之間無法理解學習科學的意義是什么,也突然不再堅定曾經一直所堅持著的方向—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我整日思考著自己所在的各種評價體系中,慢慢地我找不到自己了,我的內心下了一場大雨,渾身上下彌漫著下雨時空氣中的霉味。
我決心在這里尋找解救自己的方法。很遺憾,我還是沒有找到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的答案。但這里“循規蹈矩”的生活讓我的內心重新寧靜了下來,內心的大雨停了下來。這里的生活很簡單,除了吃飯睡覺這種人生大事外,就幾乎只剩下做實驗、看文獻,所里的服務也很周到,為大家潛下心來做科研提供了條件。簡單的生活帶來的是遠離了浮躁的評價體系之后的秩序感和平靜感,我開始嘗試將內心的平靜轉化為行動的力量。我開始更加專注于實驗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觀察都讓我對生命科學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學會了在簡單重復的實驗過程中尋找樂趣,每一次實驗的成功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開始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感。我知道,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找到那個重要的人生課題的答案,但我已經在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我相信,只要我保持這份堅持和熱情,總有一天,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我學會了如何在簡單中尋找復雜,在寧靜中感受澎湃。我開始享受這種生活,享受這種為了科學而努力的過程。我相信,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之一。
賈寶碩+湖南大學+齊湘兵實驗室
2024年7月,我有幸參加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舉辦的第十八期暑期學生訓練計劃(SSTP),在齊湘兵實驗室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和實踐。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還結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獲了難忘的經歷。
我參與到了一個人工智能與有機化學的交叉學科研究課題,克服了各種困難,終于取得了一個小小的研究成果,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除了在實驗室里學習和工作,我還參加了NIBS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和文體活動。前往雄安參加了NIBS每年一次的學術年會,在那里我見到了很多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聽到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展望,拓展了知識面。此外,我感受到了NIBS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我參與了每年一度的歡樂跑,觀看了同學們的年會表演、格物致知論壇。工作之余,還可以去24小時的健身房,籃球場運動鍛煉。
最后特別感謝NIBS,感謝這里的師兄師姐,老師、工作人員,讓我們有了這樣精彩的一次暑期訓練!
林曦+北京理工大學+蘇俊實驗室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在NIBS生活了一個月了。突然意識到還有兩天就要離開這個學術殿堂時,我心底油然不舍之情,先放下手邊的一切吧,再去大食堂嘗一嘗美食,再去靜思湖看看余暉,還沒和主樓前的雕塑合影呢,一定給這段美好的時光留下映像。深刻烙印進我靈魂的,是NIBS最純真的品格與追求,和這段響著我自己節奏的生活。
回想起報道那天,因為嬉于假日,只讀了蘇老師兩篇正刊便匆匆趕來,可緊張的不得了,所幸輕松舒適的實驗室氛圍并沒有拷打懶惰的新人,但布置的8篇文獻給予了本新人兩個高度充實的日夜LOL(必不會告訴以后summer和rotation的uu,要用到的只有一篇protocol^_^)。很快跟老師學習了第一個實驗——卵母細胞的分離,也是陪伴了我們整個summer的技術,第一次用口吸管時可謂手眼兩亂,做了整整四個小時才離開體視鏡,甚至幾番缺氧hh,lmq同學甚至為此買了一個吸氧器,不過我們從第二天開始就再也沒缺氧過了。
卵母細胞的分離是很考技術的手藝活,第一周我四次實驗幾乎都失敗了,隨著對各個操作細節的熟悉,第二周的周一便能在一個半小時內成功的完成整套流程,第二周的數據也比較不錯。但可能新手保護機制過了,之后我的成功率時不時會有不太理想的情況,尤其是IVF的黑鼠,一度把我干玉玉了,“氣急敗壞”之下,我總結了以往的數據,實驗了不同操作細節與挑選標準對成功率的影響,目前還是比較有把握說能歸納一套操作和篩選的Notes。也感謝老師、各位師兄師姐還有一起practice的summer和rotation的uu們,期間的經驗數據的共享使我能更快的提升技藝并找到方法。
在NIBS,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隔壁的(似乎大概確鑿)PI,每晚1點走,早上8點左右又到實驗室的規律生活令人敬佩不已。當然summer的節奏是相對舒緩且愜意的,正如開幕會議上老師所說讓我們感受研究所的生活并have fun。無論PI還是博士,在NIBS我看到很多人懷著科研理想,一天天堅定的向之邁進,大家都在自己舒適的節奏中前行,有很濃郁的inspiring且charming的科研氛圍。也很慶幸在這里我也似乎找到那樣屬于自己的步調。
大家幾乎都一起吃飯,所以和實驗室的各位的關系也很快破冰,不過很遺憾除了出去團建的那一次都沒能和蘇老師一起吃飯了hh。不過我們summer和rotation的師兄師姐們干飯還是很努力,各個食堂都光臨了數次。NIBS的味美價廉使我不得不擔憂怎樣才能把卡里的錢在這這里刷完,so西餐廳幾乎所有能吃的我都寵信了一遍,體脂率從9%直接干到14%^_^。
在如此滋潤的日子里,安排的實驗練習很快也能結束,閑暇之余也跟各位師兄師姐們學習了很多。跟超級熱心的X師兄學習了他實驗的思路與操作,平時也請教了很多疑惑;siri師姐做實驗時,前去觀摩,她都很耐心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各種細節,得益于此我才能更明白confocol的操作;在50師兄的細心指導下,淺淺學了一下linux和一些生信基礎,還循循善誘地手把手帶我做了DEseq2(結果是在Windows上跑的,有一瞬linux白學了的念頭hhh);跟wiki師姐學習了胚胎的一些結構,也超可靠的帶我們做IF;跟W師兄一起吃飯時的交流,對我大有裨益;在歌手大賽上和lab一起給唱歌超好聽的anna師姐應援,都是非常美好且充實的回憶。
最后不得不提年會,我們前往了未來之城——雄安,并入住超級豪華的酒店。早餐不可形容的棒,午餐和晚餐還是略遜于所里,不過小甜點很贊。看到各位優秀師兄師姐們的poster還聽到各位PI精彩的報告,不想聽時還能去酒店的游泳池健身房愉悅身心。還是小遺憾沒能去白洋淀賞荷,不過酒店里的湖與亭臺樓宇想必也并不遜色。Summer的uu似乎都比較羞澀,鄙人也只能榮幸地代表summer在年會晚會上淺淺領舞一下《晚安大小姐(科研版)》,雖然很社死,但暗地里還是很爽hh。
雖然特別不舍得在NIBS的時光,但我們也不得不繼續起航,在NIBS這段扎實的科研訓練與經歷會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鼓舞著我去做real science,pure science。也期待明年此刻仍能回到NIBS。
羅閔琦+清華大學+蘇俊實驗室
The world is full of lonely people afraid to make the first move.
So Lab:
夏天的云很美,從So lab的窗戶往外,看對面的楊樹樹枝隨風輕擺,恍然間發現五周的program已接近尾聲,但拖著行李箱走進小紅樓仿佛還是昨天的事情。
記得來到nibs的前一晚,我還因未來一個月的未知性而焦慮不安,不知道會遇見什么樣的室友,會進入什么樣氛圍的實驗室,會怎樣度過接下來長達五周的生活。
在難得的失眠當中,小紅書首頁為我推薦了“染金發博導”,一口氣翻完了蘇老師所有的筆記,除了震撼于蘇老師開掛一樣的人生經歷,還被蘇老師的一句“在科研路上有幸被人用生命影響生命”所觸動。
“為什么要做科研?做科研的意義是什么?要不要做科研?”這是我自從強基計劃錄取以來反復問自己的問題。高考前因為個人的一些經歷,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無比珍惜一路上遇見的人和事,很想學醫,因為健康實在是太寶貴了,有很多疾病我們無能為力,有很多意外我們無法避免,有很多人甚至來不及好好過自己的人生就被剝奪了活著的權利。學醫,不僅僅是因為挽救生命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更是因為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與疾病斗爭,讓每一個人都能有機會去極致綻放自己。
后來因強基計劃放棄了學醫,但仍希望做一些醫學相關的研究,希望今后致力的課題是能夠真正落地并應用的,也算與自己曾經的初衷殊途同歸,或者說,更加essential。所以,真的有被那句“用生命影響生命”所打動,也堅信,曾經的裂痕與缺口,總會有希望從里面生長出來吧~
很幸運能夠在summer的時期進入到So lab 學習,得到了蘇老師的親自教學并成功馴服口吸管,終于拍上了非常漂亮的confocal,以及,緊張到手一直抖馬馬虎虎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全英JC,講完的那一刻,如釋重負,也慢慢開始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的。
很開心能夠認識手把手帶我們做IF的Vicky師姐,在實驗區給我們帶來優秀音樂作品的Anna師姐,腹有詩書氣自華的Siri 師姐,nibs的絕對高峰50師兄,優秀理性看起來很高冷但其實每天都會招呼我們一起去吃飯的Quiet師兄,聰明機智熱情有趣又勇敢的Shower師兄,以及Rotation師兄土豆之道雜貨鋪的投喂(請關注公眾號“土豆之道的雜貨鋪”)和人美心善的兩位Rotation師姐的陪伴與鼓勵!謝謝師兄師姐的“百家飯”,讓本i人也能在實驗室蹭到許多知識。在So Lab這片充滿創意與快樂的沃土上,每個人都有一種明媚的美,導師不是boss而更像是partner or mentor,會和大家一起做實驗,也會在組會上喝奶茶吃麥麥,氛圍輕松愉悅卻絲毫未減嚴謹求實的科研態度,以及對未來科學探索的深邃遠瞻。可能最大的收獲倒不在于做了多少實驗,而是在研究所的環境里沉下心來感受大家都是怎么開展scientific research的。怎么去提出問題,怎么擬好思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以及,在解決的過程中有什么new or innovative idea。
Band:
“有本書這樣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樹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長的時間過去了,他們經受著強烈的外力擠壓,最終變成了煤。而另一些樹,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經歷了更漫長的時間和更劇烈的擠壓。他們變成了鉆石。
我沒以為我是鉆石,或是什么大天才臨世。我還沒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這唱片是一粒煤。我為此而榮幸。尤其是在這個遍地塑料制品,缺少基本的愛和耐心的年代。我想我經受過那些擠壓,堅持了下來,我沒有回避那些痛苦。于是,我不用刻意做什么,他們都會釋放在音樂里。是的,我在寫歌時,在編曲時,感覺到了他們。他們都在那兒。我知道,我等了10年,就是在等這些時刻。
我不是一個自覺的人,如果重來一次,我也未必有勇氣把這些年的遭遇再經歷一遍。一切都是老天爺的安排。他如此慷慨,給予了厄運病痛曲折。我想,我還會繼續做音樂,但也許我不會再有一張情感這么強烈的唱片了。
半年前,寫過一個消失了的weibo,想敘述一下當時的處境。那時,倒計時已開始,眼前是一張無從下手的不如意的唱片,和一堆剛數清字數又不知所云的歌詞。weibo的結尾是這樣的:每次,一想到,可能再也找不到那個最好的,就會一下焦躁起來,陷入失控。但又想到,這的確就是目前的我自己,便心安了一些。”
這是樸樹為獵戶星座專輯所寫的簡介,很幸福能和室友們一起參加年會的表演,加入到了獵戶星座的樂隊live秀中。從科研中抽身,走出實驗室,一起玩樂隊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難遇見,既然遇見,就該珍惜。鼓點堅定有力,吉他宿命感拉滿,口風琴娓娓道來,貝斯厚重深沉,一點點鋼琴的點綴和長笛的悠揚,加上極具故事感的歌聲,這一場live短暫停留卻永遠駐足,難以忘懷。
“那些死去的人 停留在夜空 為你點起了燈 有時你乘起風 有時你沉沒 有時午夜有彩虹”,前行的路上若遇到困難,抬頭看一看獵戶星座,接受已經發生的,擁抱所經歷的,有時也不一定要做到什么事情都面面俱到,心開自然,像落葉一樣勇敢~在這場live中,明白了很多,感動與驚喜如約而至,是因為歌,也是因為人。
Summer的時光告一段落,但我們依然,來日方長,不是嗎?
All is well ,seize the day~
呂一諾+南京醫科大學+襲榮文實驗室
Always be at the edge of what u can’t currently do
·學習
說來慚愧,作為一個醫學生,真的有許多知識只停留在腦海里,存在印象但不太深刻,醫學生考試月過去也沖淡了很多以前學過的知識點,例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一系列課程都學過,但卻不甚了解科研相關的異同,一層層剝開迷霧深入學習,感謝北生所給予我這個機會。
回顧我于NIBS的五周:第一周真的各種不適應,不太熟悉果蠅,每天看著自己小小的實驗任務都瀕臨崩潰。與襲老師交流后,在親切和藹的教導下有了初步的了解,于師姐帶領下認識實驗室的所有設備;后來從認識常用工具果蠅,區分表型,再到自己獨立分離解剖果蠅小腸,染DAPI染抗體..期間犯了一堆錯兒,摔了一個微量果蠅瓶,倒垃圾的時候還把槍頭倒入了玻璃垃圾桶,一點點撿回到桶里師姐也只是笑著說了句“沒事,這下就記住了”..
慢慢熟悉了基本實驗技巧,會主動和襲老師交流說說最近的實驗進度,學習新的分子實驗,第一次做分子克隆,一步步跟著protocol走,時常跟師姐們請教,也算在摸索中進步了…從紅寶書《Fly Pushing》學起,初步了解了果蠅遺傳學;一步步從不熟悉,到自己每天收vigin--cross--收F1按時傳代換瓶...師姐們也會主動來關注我的進度,告訴我哪哪還需要改善;在組會上聽師兄師姐們講述自己的研究進度以及文獻分享,襲老師會耐心的聽完并與大家一起討論,開闊思維,進行思維的碰撞。
最后,nibs的資源庫真的豐富趁著有權限把之前下不下來的paper都收集下來了!還用上了confocal!!!!!自己拍片!!
·生活
身處其中才能感受到師兄師姐對科研的熱愛,早8晚10每天不停的在實驗室做研究,專著傾心于自己的實驗,根本沒有閑下來的時間,閑下來時最多看到的是師兄師姐們看著一篇篇paper,被氛圍深深的帶動…
參加了幾次組會,正好趕上了兩輪生日宴,all Xi lab為生日月的師兄師姐慶生,也讓我小小的吃上了師兄師姐的生日蛋糕!Xi lab就是一個有愛的大家庭!!
早有耳聞NIBS的伙食很不錯,喜歡西餐廳優雅的氛圍,面包腦袋每周定時去買小蛋糕小面包!也喜歡老食堂豐富的早點;還有大食堂每天早上的黑豆漿!本來說想來減減肥結果又吃胖了一圈…
探索了綜合樓三樓的健身房,早起空腹有氧真的是我緊張生活中的一點慰藉,雖然不愛羽毛球但也被朋友們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魅力所征服,師兄師姐每天飯后運動,一起跳尊巴、還見證馬拉松選手襲老師每周按時跑步!向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學習!
·年會
年會期待已久,真是一場學術盛宴!見證了nibs各位PI的報告了解了PI們的研究方向;感興趣于的楊競老師講述的多種腫瘤細胞釋放LIF和Gal3劫持神經信號,也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們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工作..回酒店后約上室友一起游泳,一起享受酒店提供的美食,歌手大賽我們一群summer出了小小的節目,也算參與其中了!!
?最后的最后
五周真的好快啊,從第一周的不適應想家,到現在的不舍想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感謝Xi lab,感謝襲老師的耐心指導,感謝陳老師的關心照顧,感謝溫柔的苗苗姐,,感謝一直陪伴超細心的星玥姐,感謝外冷內熱的欣欣姐,感謝全世界最可愛青羽姐,感謝實驗室所有師兄師姐對我的照顧!感謝親愛的室友一直的陪伴!感謝研究生院所有老師以及summers的幫助!
· 愿NIBS常青
蒙禹燊+中山大學+徐國泰實驗室
大約是六月上旬收到入選北生所暑期訓練計劃的消息的。喜訊沖淡了期末月的焦慮,并讓我在隨后一個月里都對即將到來的暑假滿心期待。終于,在期末結束的幾天后,我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飛機,開啟了我在NIBS為期一個多月的生活。
日常生活
宿舍是最先給我留下印象的地方,所以不妨從住宿談起。或許是由于研究所人員規模日益增大,我們沒有住上和師兄師姐一樣的龍湖。不過我們的宿舍也有更加親切的名字——小紅樓。盡管其他方面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初看甚至覺得有些簡陋,但它有一個無可替代的優勢——離研究所近,每天晚上離開實驗室,不消三分鐘即可回到宿舍休息。而且它還有許多高校宿舍不具備的條件——24 h熱水。作為只把宿舍當作休息過夜地方的人,我覺得小紅樓已滿足了我的全部期待。
然后是NIBS周邊的環境。坐車走北清路前往NIBS時,一路上都是別的研究所或是公司,沒有太多的餐廳、超市、購物廣場之類的生活設施。好處在于非常僻靜,白天能夠促使人收起心思投身科研,晚上可以不受干擾地好好休息;而弊端則可能是初來乍到時不太容易買到生活所需的物資。猶記來NIBS的第一晚,緊鑼密鼓完成學校那邊剩余的作業后,已是深宵時分。在宿舍尋水未果,又因為尚未開營,沒有在研究所四處走過,對研究所內部的構造不甚了解,無奈騎行至公里之外的便利店才買到礦泉水,當時不禁對以后要在哪里購置生活用品感到茫然。不過只要在NIBS生活一天,就會發現這其實不成問題。實驗室有飲水機,所里面有自動售貨機,外賣和快遞送過來也非常方便。并且,老師們也非常貼心地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開營第一天就叫班車帶我們去附近的超市添置了所需的物品。
那么,周圍沒有生活設施的話,吃飯會不會很單調呢?我感覺是不會的。開營典禮上,除了NIBS的成立歷史、招生方案等等之外,老師還特意提到了所里的食堂,大意是“吃了所里的飯菜都不想出去吃了”。對我來說,這句話似乎并沒有夸大之嫌。即便就餐人數遠遠不及高校,但飯堂卻并非敷衍了事,而是精心地為師生們準備餐食。所里有四個飯堂,老食堂、大食堂、小食堂和西餐廳。老食堂和大食堂比較接近平常飯堂的環境和菜式,但又時不時某天又推出一個新菜,讓人耳目一新;小食堂接近外面點餐的食肆;而西餐廳環境則較為清靜,提供相對固定但種類繁多的外國風味食物。作為一個在學校幾乎天天以外賣為食的人,我來到所里的一個月內只點過一次外賣,還是因為時間太晚飯堂關門之下的無奈之舉。并且,價格也十分實惠,大食堂和老食堂平時每餐基本都能在二十元內解決,周末更是有令我初見驚訝不已的一元餐。可以說,NIBS的飯堂就是我心目中飯堂應該有的樣子。
科研技能學習
來到徐國泰老師的實驗室,最先讓我感嘆的就是整潔和有序。不同的實驗在不同的區域進行,彼此之間不允許互通。儀器和耗材等也都貼上標簽表明用途,甚至槍頭都分為核酸區專用、蛋白上樣專用等等。而后面的經歷也不斷印證著我的看法。公共抗體編好號,按照實驗類型放在固定的冰箱里;提取的蛋白質樣本、切除的腫瘤切塊樣本上都會有標簽表明日期、細胞系等信息;不同實驗的protocol、每天的實驗計劃、WB的上樣順序等等也都在EXCEL表里規劃地非常清楚,在做實驗時可直接打印出來對照著進行操作。這對我以后管理自己的實驗用具和實驗安排有很大的啟發。而我們剛到實驗室時,得知徐老師正在細胞房忙于實驗——徐老師每天都早早來到實驗室,并一直親自負責許多細胞實驗。在我們來到實驗室的第二天,老師便帶我們到細胞房,親自示范了細胞換液、傳代等實驗操作,這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徐老師將許多實驗的protocol和操作演示視頻分門別類放在了網絡共享的文件夾中,我們能夠通過觀看視頻快速掌握諸如設計sgRNA序列、設計TIDE引物和進行TIDE分析等等。不過,有些實驗技能的學習僅靠看文字和影像是不足以掌握的。非常感謝師兄師姐們耐心而細致地教導我們做各種實驗。在學校雖然有學習一些實驗技術,但由于本科生課程較多,空閑時間較為零碎,對很多實驗的全貌并不夠了解。而實驗細節方面,不同實驗室之間也有所區別。因此,一開始跟隨師兄師姐們學習實驗時,很多時候我活像個人形路障,上手幫忙的時候時不時也笨手笨腳,有時候甚至會犯一些錯誤。但師兄師姐從未責怪我們,而是極為細心地講解實驗的注意事項和每一步的目的,并在拿到數據之后教我們如何使用網站或軟件處理數據,向我們解釋圖像或者參數的意義,指導我們做出符合規范的figure等等。漸漸地,我也能夠上手一些相對簡單的實驗,例如提取總蛋白、TIDE等等,并能夠幫助師兄師姐們進行這些實驗。每次在拿到理想的結果之后,我都由衷為能夠幫到師兄師姐們感到欣喜。在實驗之外,師兄師姐們對我也多有照拂,在日常生活中時常關照我們,使我在一個月的暑期訓練計劃中過得愉快而充實。
年會
不少同學對NIBS的年會抱有很高的期待,而我一開始卻對年會沒有什么概念,只是跟著日程安排前去。但從開始聽報告的時候開始,我的興趣便不斷增長。許多領域大牛在自己多年工作的基礎上承前啟后,匯報了近年來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不少老師的工作在極具重要意義的同時,還頗能勾起人的好奇。因此,在聽報告的過程中,我不斷搜索幻燈片上出現的參考文獻來詳細了解其內容。有時候僅僅是一個figure,一張slide,就能引得我開始搜索某個科學問題的來龍去脈。
令我深表敬佩的是,許多老師能全程全神貫注地聽取上午加下午接近十小時的報告,并且不斷提出切中肯綮的問題。相較之下,有些時候盡管我想要深入了解報告人提到的內容,但對領域的不熟悉,加上長時間的精力消耗,也讓我有些難以集中注意力。而且,我注意到有些貌似是學生的參會人也在報告后提出問題,這無疑需要淵博的背景知識以及極大的勇氣,值得我學習和靠近。
總結
一個月的時間倏忽即逝,現在我馬上要辭別NIBS,回到我自己的學校去。然而,我相信這一個月的經歷。感謝NIBS在諸多申請人中選中了我,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感謝徐老師在處理實驗室事務百忙之中的教導和支持;感謝師兄師姐們在實驗里外對我的關心照顧,讓我的暑期訓練不虛此行,收獲良多;也感謝暑期訓練項目的其他同學給予我的各種幫助。愿我們頂峰相見。
潘湘文+南昌大學+齊湘兵實驗室
打開手機日歷,驚訝地發現已經在NIBS呆了近一個月了,感覺開營介紹、和舍友見面、穿上文化衫合影就像前幾天才發生一樣。回顧這幾周,就像置身于真人世界的游戲一樣,有趣、新奇,一關一關解鎖新任務(笑)。
新人玩家,關懷備至
第一天走進NIBS,推開旋轉門,作為一個“菜鳥新手”,多的是謹慎和疑惑:“咱們的宿舍在哪呀?”“和老師聯系了嗎?”NIBS貼心地為新人玩家們提供落到實處、高效暖心的“新人指引”以及“日常維護”。第一天報道完,乘車集體采購生活用品;晚上發現宿舍下水口堵住,聯系后勤老師后,第二天便順利疏通;上午通知計劃為暑期學生新置洗衣機,晚上就用上了…非常感謝老師們的悉心關懷,您們的辛苦付出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了“NIBS速度”。
打怪升級,言傳身教
進入實驗室之后,每天的日常便是跟著師兄師姐們學習,解鎖儲備新的實驗操作技能。在NIBS的這段時間,我有了很多次第一次的嘗試:第一次見識到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第一次使用超凈臺、第一次學做膠回收、設計質粒…非常感謝辛師姐、樂樂姐、文婷姐等前輩們愿意打磨我,不僅細心地、手把手地教我實驗操作、提醒注意事項,還向我講述實驗原理以及各個步驟的關聯,幫助我理解項目(深深鞠躬),逐漸增厚的實驗記錄本也見證了我這段時間的成長。
也很榮幸能夠和齊老師探討本科階段做得科研項目,一問一答之間,我對實驗設計中的邏輯關聯、數據與結論之間的因果關系等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著實崇拜老師知識之淵博、學問之豐厚,三言兩語點破我的三腳貓功夫,打怪升級之路漫漫,我還需一關一關踏實地走。
副本任務,樂在其中
以前玩游戲要開啟副本就是點擊一些標志物,在NIBS的裸鼠副本任務開啟地很好玩,也很偶然。那天晚上和師姐們一塊在食堂吃飯,正好聊到大學期間做得工作,說我會一些小鼠灌胃之類的動物實驗技能,沒想到這句話之后沒幾天,我就和師姐一塊去遺傳所參加培訓、持證上崗,開啟和調皮搗蛋的裸鼠斗智斗勇之路。到今天,灌胃技術也還稱不上“練至純熟”,不過也經歷了第一天上手就弄暈一只(萌萌,站起來!);一身汗(心里默念:千萬別打到氣管里)灌完四組;以及各種意外,也算是跌跌撞撞地在成長吧,感謝師姐的信任!謝謝你愿意相信我、支持我,給予我鍛煉的機會和前進的信念。
計劃本上寫下的“北生所”,現在如夢似幻般置身其中。我想,這段經歷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PI們精彩的報告,年會提問中的暢所欲言,老師們精心細致的籌備,以及與同學們交流帶來的鼓勵和啟發。在“游戲闖關”的路上,感謝有NIBS~
唐藝軒+北京林業大學+孫碩豪實驗室
此時,突然回想5周在NIBS度過的時光,頓覺匆匆,又有太多感想不知從何下筆,我也像往屆summer的師兄師姐一樣,嘗試將心路歷程記錄一二。
最初卡著ddl向NIBS寄出申請材料時,根本不敢想居然真的能來到這里。收到錄取郵件的那一刻真是無敵開心,當然也有許多顧慮和緊張,所幸在b 站上搜到了去年同在Sun lab的summer師兄剪的vlog,一下就感受到了其中歡快愉悅的幸福氛圍,充滿了期待,還在期末月的我恨不得馬上快進到報道那天。
報道之后,還帶著一點興奮和緊張就直奔實驗室去和孫老師(本人真是幽默風趣又才高八斗,簡直無懈可擊)以及師兄師姐第一次見面了,好溫暖的lab,每一個人都是那么鮮活有趣。老師布置了一個簡單的課題,朝著目標前進的每一步都充滿了科研獨有的驚喜。特別感謝帶我的Ricky師姐!強大溫柔體貼又可靠,我有太多東西可以向師姐學習了。從給小鼠植植入子,行為間的實驗,光化學遺傳實驗,到分析單細胞測序數據……帶我馴服鑷子和針線,也讓之前淺淺接觸過R的我更進一步學習了生信技術(真是不容易),在chat gpt的助力下,不斷報錯又不斷馴服代碼,心情也跟著忽起忽落,終于得到想要的figure時又充滿了成就感。當然,在Sun Lab,我所學到的也遠不止這些,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平衡休息與工作,如何安排自己的應盡事務,我想這些都是未來科研路上真正不起眼又不可或缺的“硬貨”。
每天往返實驗室和小紅樓的規律作息下,時間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東西。年會前作為組長負責summer集體節目的排練壓力真的蠻大,召集同學、選節目、集訓,好在最終也呈現出了不錯的效果。而種種機緣巧合之下組成的Band,竟在不覺中向我的DNA插入了一段可以永久表達的治愈記憶。誰曾想我這個剛學貝斯幾節課的四分之一吊子(因為還不到一半所以不是半吊子)也能在舞臺上隨著歌聲和節奏律動。看似是一個臨時拉來的草臺班子,實際上每個人都認真得不行。助力Du lab的俊偉師兄順利完成十佳歌手的表演舞臺的目標早已被超越,整段排練的經歷才是在我們目光遠處逐漸成型的獵戶星座,分布在天赤道上最耀眼的星。該怎么去形容呢,像是做了一場不愿醒來的美夢,夢里的人就像樸樹歌里那樣,失落時會唱起歌,也會抬頭看到希望。后來也入伙了伍佰老師的伴舞!成為“伍佰老師的八分之一朵花”,很超前的精神狀態很快樂。
生長在南方小城的我,來到北京生活的兩年其實從未完全適應過大都市的高壓、快節奏。但當從極端燥熱的夏天中走進NIBS的園區,就仿佛置身在嘈雜與繁忙之外的一個虛擬空間,偶爾看看窗外,云朵很美,天空也很藍,周圍綠化環境很好,道路很新,雖然有些地方還尚未竣工,卻總給人一種生機勃發的感覺。我也終于找到這個階段能真正使我快樂、不再焦慮的方法,那種人與人之間純粹真誠的奇妙鏈接,可比鉆破腦袋去茍得的功名利祿幸福太多。
此刻,我仍在自己的慢跑道上舒適前進,有豐富的活動,有師兄師姐幫助,也有老師的肯定和鼓勵,還有絕對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室友,竟多么希望5周的summer旅程怎么走也不要走到頭。真是很不舍這里的大家,可愛的師姐師兄,優秀又善解人意的室友們,還有淵博的PI們……標志性的紅樓里蘊藏的底蘊同樣存在于每一位NIBS家人的身上,我也深深受其感染。希望,在不知道多遠的將來,我也可以循著前人的腳步在生命科學的無垠領域開拓一片小小的天地。希望,后來一切都好。
王沐愷+四川大學+沈博實驗室
我和nibs的緣分起源于一次和學姐關于她保研的閑聊,她向我介紹了這個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殿堂。瀏覽官網,我發現nibs每年都在舉辦暑期訓練,便下定決心要報名。于是我準備材料,忐忑的蓋章、寄出,又在期末周的一個晚上打開郵箱,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入選郵件。這一個月的時間飛快,寫這篇感想時,我匆匆結束野外實習,從峨眉山輾轉兩千公里來到nibs門口,望著向往已久的紅樓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但心境已截然不同。
開營儀式結束后,在祎旋師姐的帶領下,我來到了沈博實驗室,并獲得了自己的工位。盡管當時沈老師出差了,但一切都在井井有條的進行著。剛來的時候,首先是做師姐的小跟班,學習各種實驗技術。盡管Shen lab的研究方向我并不是很熟悉,但在師姐的幫助下,我還是快速入門了。此前我所掌握的大部分是一些細胞實驗和分子實驗的技術,沒有怎么做過動物實驗。從取器官到消化、跑流式;從取骨頭到包埋、切片、做免疫熒光......一切對我來說都新鮮又有趣。
除了做實驗,我還參加每周的journal club和組會。在組會上,師兄師姐們會分享和研究相關的文獻,講解自己的課題,進行一周的工作匯報和做未來的計劃。組會上,對于師兄師姐們的講述,沈老師總有獨特的見解。Shen lab的氛圍十分友好溫馨,師兄師姐們在實驗上會互相幫助,互相討論學術問題,在休息時,大家也會互相打趣,實驗室里總是響起大家的歡聲笑語。
參加一年一度的年會,則是最期待的部分。短短四天的時間,聆聽了幾十場精彩的報告,各位PI的研究方向迥異,盡管我聽得一知半解,但還是讓我對很多此前完全不了解的領域有了全新的認識,也了解到了很多前沿的研究進展。
離別時刻,想感謝的人很多很多。感謝我的舍友小丹、桃子、范范,來自天南海北的我們因為奇妙的緣分聚在一起,我會想念這個白天各自忙碌,晚上一起看奧運會的夏天,希望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感謝沈博老師和Shen Lab可愛的師兄師姐們對我在實驗和生活上的指導和幫助,希望大家科研順利,文章多多發。最最要感謝的是帶我的祥嬌師姐,這些天里,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和師姐一起做實驗、聊天。師姐知識扎實,給我講解課題和實驗的時候總是條理清晰、娓娓道來,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實驗的竅門。無論我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問題,她總是能很好地解答。她的風趣、熱情,讓我很快地融入了實驗室的生活,這段亦師亦友的關系,我會永遠銘記。
最后,非常感謝nibs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得以在短短的時間里窺見真正的科研生活,并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規劃。相信這一個月的經歷會成為我未來學習科研道路上的奠基石,成為我寶貴的精神財富。
王昕雨+武漢大學+王偉實驗室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在NIBS的科研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這段日子我的生活充滿著無數來自周圍人的善意和感動,我感到非常感激。不論是王偉老師和師姐的關心與耐心指導,還是許多有趣、聊得來的好朋友,都讓我的這一個月變得十分難忘。
記得第一天到實驗室,王老師就很親切地邀請我們參觀實驗室的killifish魚房,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這個物種的來源、特點,以及不同品系間的差異和關聯。因為在之前的科研訓練中,我從未接觸過以這樣漂亮的小魚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驗室,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其實最讓我意想不到和感動的是來自老師的真心交流。起初我以為PI日理萬機,不會花精力和時間與summer交流,但老師認真詢問了我們的career plan,并給了我們很多真誠且實用的建議。前幾天聚餐時,王老師還特意解釋因為最近太忙,未能與我們多交流,并關心我們在實驗室里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雖然交流不多,但在短短幾次談話中,我能感受到王老師真的非常和藹可親。
在實驗上,我在師姐的指導下熟悉并掌握了如何構建過表達質粒,還成功完成了killifish的透明化與硬骨染色,實驗結果非常漂亮!師姐總是溫柔耐心地為我解釋我不懂的問題,即使實驗結果不理想,她也不會苛責,而是仔細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醒我以后實驗時要注意的地方。不僅在實驗上,在生活中,師姐也會分享和推薦一些好吃的餐館和周末的好去處。不僅僅是師姐,實驗室的所有師兄師姐都非常友好。雖然很不好意思,但因為我的飯卡丟了,受到了實驗室很多人的關心,讓我倍感溫暖。實驗室的科研氛圍也非常好,組會時大家會互相指出問題,積極討論;這幾周實驗室的高年級師兄師姐還為大家進行了基礎實驗技能的培訓,讓我對許多操作過程中的troubleshooting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這里,我也結識了很多有趣的朋友。首先是我們宿舍的小伙伴,不僅是周末一起吃飯出游的搭子,也是籌劃和準備年會節目的“同事”。雖然籌劃過程有些波折和辛苦,但最終節目的完美呈現讓一切都變得值得了。NIBS年會上各個細分領域的科研報告,拓寬了我的眼界,年會期間的歌手大賽非常精彩,師兄師姐們多才多藝,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精彩的表演!不過,最難忘的還是半路被拉上舞臺扮演“伍佰老師的花朵”的那一刻,也因此認識了其他實驗室的一些有趣的師兄師姐。
隨著科研之旅的接近尾聲,我感到不舍和感恩。在NIBS的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在掌握了許多新的實驗技能,鍛煉了我的科研思維,更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真誠。這段時間的回憶將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也讓我對未來的科研之路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希望未來還能有機會與大家再次相聚,一起分享科研的點滴與生活的美好。
魏嘉彧+四川農業大學+王曉東實驗室
五周的時間比我想象的快了許多,這么快就接近尾聲了,回首這一個月來有開心,有失落,有溫馨,有感動。在NIBS的這段經歷,也一定會成為我人生寶貴的財富。
持著體會什么是真正的科研的心情來到這里,在我看來,這個目的算是達到了。作為一名食品專業的大二學生,大學的前兩年對生命科學研究方面知之甚少,這一個月,我以前從未感受到離科研如此近的感覺,這讓我的內心久久難于平靜。
我很榮幸地被分到王曉東實驗室,不過這對于我這個并沒有系統學過細胞生物學的學生來說是有不小的挑戰的。剛來時做實驗的時候就有些笨手笨腳,內心發慌,對專業術語很陌生,對一些實驗操作也很不熟悉,生怕自己出錯了,只能麻煩師兄師姐在旁邊盯著我慢慢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學會了很多,細胞傳代,質粒提取,純蛋白,PCR,制膠,跑膠,膠回收等等基礎的實驗,慢慢地對實驗操作熟悉了起來。這些實驗看起來基礎,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看起來越是普通的實驗,越是要細心做好,基礎夯實,才能做更加復雜的事情。
其實來到這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到了什么是刻苦努力,認真做事,做一件事就專一件事。我們lab是沒有強制上班考勤打卡上班時長等要求的,可是師兄師姐們仍然每天很早就到,很晚才走。在這段時間里我也常常在想,在這個略顯偏僻的地方從早工作到晚,甚至基本可以算是沒有周末,相比較成功,失敗才是常態,何種動力支撐他們使之變成一種習慣?可能就像老板說的一樣,做科研不能帶著很重的功利心,要真正熱愛,才能堅持下來;要平靜對待失敗,不要畏懼失敗。
在第四周的時候還參加了所里的年會,除了出去游玩的放松之外,更令我感受到的是學術交流的濃厚氣氛。會場外豎滿了各個實驗室準備的不同的墻報。在年會那幾天,我聽到了各種有關生物的研究,雖然很多都是只聽了個大概,但還是理解到一些原來沒有理解的東西,讓我受益匪淺。還有一個收獲就是在歌手大賽當晚,和二組的summer一起表演了開場舞girls never die,少管我,和晚安大小姐,還帶著老板的唐僧畫像和定制的Wang Lab師兄師姐的周邊唱了相親相愛一家人,為石俊偉師兄的參賽歌曲唱了和聲。作為一個從來沒跳過女團舞的人,在寢室的小伙伴的教學幫助下成功將三個舞蹈學會,并且完整的跳下來,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表演結束后,看著臺下師兄師姐和老板,我覺得特別滿足。和師兄師姐玩桌游的兩個晚上也讓我非常開心,放松。
再過幾天,這一個月的夏令營生活就要結束。一股不舍的情緒醞釀在心中,但終究還是要離開。我要在這里感謝很多人,首先是帶我的Wang Lab最瘦最高最喜歡說 “絕對的”, “完美”, “毫無疑問的”的海爾弟—The彬師兄,每天帶著我做實驗給你添了不少的麻煩,但你一直包容著我,也很耐心地教導著我,希望你可以盡快努力成為老板;沁怡師姐的推開世界的門和鮮花真的特別好聽,反差真的很大,雙馬尾背帶褲冷血殺鼠,刀咔咔咔的;陽子師姐的糯米黑米真的超可愛(真的很像小奶龍),希望以后還有機會可以一起玩狼人殺(我回去再學習學習);NIBS 金冬天—我的珊迪雨桐明年一定可以順利畢業,希望之后還有機會能去看紅豆和香香,這次沒看到好可惜;“東北人”睿睿師兄—Wang Lab王一博,Mickey Mouse,青藏高原和新貴妃醉酒唱的真的超好聽;特別帥氣的丁主席—NIBS宋仲基,Wang Lab肖戰,每次帶的自己做的吃的都特別好吃,作為狼人以一敵五真的很厲害,真演技派;沒什么sz并且很yz的xxj張主席,希望你能盡快學會游泳;經常銳評的看著就很靠譜的北辰師兄;雄鷹一般的小蜜蜂,crush微信加上了你要加油啊;喜歡懟人的海爾哥—華老師;我們的攝影指導欣然師姐真是拍出了不少神圖神視頻;作息規律疑似百萬主播的龍神;特別溫柔特別美的黃老板;懂得特別多的林師兄;風趣幽默的郭老師……當然還要感謝我們老板,每次對話都能讓我受益匪淺。也要感謝我們剩下的幾位室友,每天晚上回去在宿舍的時間都讓我覺得非常愉快,一起啃鴨脖看奧運比賽,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我在大家身上學到了很多;最后要感謝NIBS能給我參加這一個月完美夏令營的機會,這充實的一個月我會好好去品味。我明白了我接下來的兩年大學生活應該怎么去度過,才能使其更有意義。很慶幸能夠來到NIBS,能經歷如此一段難忘的時光,奈何文筆拙劣,寫不盡實驗室里所有的人和事。但能認識這么多很棒的人,能過上這一段短暫的實驗室生活,這短短一個月在我心里已經無法忘懷。
吳接業+廈門大學+徐墨實驗室
初入生命科學領域,我懵懵懂懂。在大學中,細生、微生、生化等一系列基礎性課程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占據著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雖然我們都深知基礎知識對于科研的重要性,但我們作為一個個鮮活的學子,更需要創新與前沿的idea和鮮活的榜樣!猶記得是大二上學期初,邵峰老師受邀參加廈門大學南強生命科學系列學術講座,匯報的題目是cytosolic innate immunity to bacterial infection.其中有關pyroptosis的“花樣”GSDM家族蛋白令人陶醉。細胞可以通過pyroptosis這種“不干凈”的死亡方式引發炎癥,從而與細菌“玉石俱焚”。盡管在大一下的課程中學習過pyroptosis,但邵峰院士循序漸進,松弛有度的匯報令我對pyroptosis的理解上升了一個層次,也向我打開了北生所的新世界。“噢~原來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是這樣的!”從此我便時常津津有味地瀏覽北生所的官網,對北生所這塊科研飛地心向往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往常一樣在NIBS的官網里游蕩~驚奇地發現NIBS幾乎每年都有舉辦針對本科生的暑期培訓計劃,并且今年也有!從填寫并郵寄出報名資料,到收到正式的錄取通知,我時而擔憂和焦慮,時而又在夜深人靜之時因幻想NIBS summer的美好生活而竊喜。時間過得真快呀~真不敢相信,現在的我正在NIBS圖書館里,憶往昔歷數我在NIBS的點點滴滴~
初入北生所,我滿心憧憬。我在報名表的申請方向中填寫的是天然免疫和腫瘤免疫,并有幸在summer期間進入研究T細胞免疫的徐墨實驗室。需要注意的是,我在大一大二期間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免疫學課程(大三的課程),因此對于T細胞的各種subsets和相關的cytokines并不熟悉。因此我在向師姐取經濕實驗時還進行了免疫學知識的自學。在此特別感謝czy學長對免疫學教材《Janeway’s immunobiology》的推薦以及組會及年會上師兄師姐和老師們的指導與分享。接下來談一談主戰場濕實驗,先允許我OMG一下......因為我面前的真就是一臺臺活生生的流式細胞儀誒~!鄒梓曄師姐帶我進行了TH17,TH0,TH1還有之后的Naive T 細胞的分選,最多同時開了三臺流式細胞儀!師姐細心地教我如何設置一個流式程序,如何圈門,如何控制流速,如何觀察異常情況,以及如何進行關機程序等等。在觀察學習了兩次流式分選后,師姐專門從鼠房取出一只小鼠讓我幾乎獨自完成了從取樣,制樣到分選的整個流程!(感動)此外,梓曄師姐還帶我進行了Gut Preparation。實驗中很多小鼠為科研獻身了(悲)。這些小鼠經過預處理,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腸炎。我們取其大腸和盲腸,并用對半個盲腸進行清洗,消化和密度梯度離心,以便后續分析其T細胞類型。大腸和剩下半個盲腸一起,制成“瑞士卷”,進行石蠟切片和后續的HE染色以判斷腸炎。注意!使用切片機時切記隨時lock!切勿在為上鎖狀態下嘗試裝卸樣品!梓曄師姐還帶我進入了細胞間用IgG coat板子,以備后續Naive T細胞的分化培養。有意思的是,這是我第一次進入細胞間進行實驗,期間我時發的“憨豆式”生硬操作或許也成了一段搞笑而美好的回憶吧~而在組會期間,我努力嘗試理解師兄師姐們的工作匯報和journal club講解的論文,初步見識了生信在發現新調控元件中的作用。大體的流程是先通過各種組學的seq獲得數據,比如ATAC-seq,RNA-seq,CHIP-seq等等,設置p值和fold change閾值條件篩選差異的基因或區段,再通過GO,KEGG pathway等進行富集分析,預測基因的作用機制。期間我還學會了看懂各種R語言做出的生信Figures,對富集分析和聚類分析的原理進行了學習。南風拂面,輕輕將你我送向雄安~一年一度的NIBS會議于雄安國際酒店會議中心正式開始!年會為期四天三夜,期間不僅有PI們匯報一年的工作進展,還有特邀嘉賓獻上精彩報告。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來自北大的年輕教授伊成器,他通過表觀遺傳學工具使得DNA上無義突變到mRNA層次得以補救,并在通過多次工具迭代使得補救效率大大提高,這容易令人聯想到David Liu在開發和升級堿基編輯器的歷程。
最后特別感謝徐墨老師,在見面時對我的指導和批評,也暴露了我免疫學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的一面。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沉著而冷靜的目光仿佛時刻在督促我認真學習,終于也使我在最后的年會上能夠幾乎完全能聽懂老師關于二型免疫誘發機制探索的匯報!更特別感謝鄒梓曄師姐!梓曄師姐做實驗十分干練,教會了我許多實驗操作。師姐還在我做石蠟切片受傷時幫我進行了教科書式的消毒包扎(淚目)。師姐的英語更是超好的,進行英語匯報的流利程度比我口語還好(非常amazing)。(梓曄師姐還是今年歌手大賽冠軍OHHHHHHHH!)。此外還感謝可見師兄為大家分享的NIBS花邊和趙珍師姐在我被鎖在實驗室門外時為我解難。當然還有和我同在徐墨實驗室的周丹若同學,謝謝你的陪伴。最后的最后,我要感謝和我一起前來NIBS的廈大舍友海哥,十分感謝你的照顧和幫助!
夏末未至,summer的尾聲卻已悄然將至,但我與NIBS的故事或許才剛剛開始。感謝NIBS暑期培訓給熱愛生物的本科生們一次“進京趕考”的機會,惟愿明年暑期夏令營能夠上岸NIBS!
肖奕希+華中科技大學+徐純福實驗室
當我的身份從5月倚在桌旁閱讀往屆心得體會的小白變為如今親筆寫下心得體會的親歷者。不免感慨萬分。
最開始報名NIBS是極其忐忑的,直到在生日當天我在微生物實驗課上正式收到錄取通知,當時的我覺得這一定是我20歲最好的生日禮物了。
到第一次走進實驗室,第一次擁有屬于我自己的工位,第一次和整個課題組一起去吃飯…NIBS給了我獨一無二的科研體驗。美好的科研氛圍,熱情的師兄師姐,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活動,讓我真實的沉浸與融入到課題組當中。從剛剛進入實驗室懵懵懂懂的拿著全英說明書的小白,到能夠獨立進行與操作一些實驗,很多時候我都提醒自己“細心細心再細心”,去真切的體會科研生活。
進入Xu Lab是我現在想來都特別特別幸運的事,感謝徐老師對我的細心指導,不會介意我大二一些淺顯的錯誤與緊張,雖然見面機會不多,每次我都十分珍惜,但是徐老師真的溫和親切,而且很會幫助我站在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也感謝我的師姐——植恩師姐。由于之前對代碼0基礎,對分子方面的實驗也了解不多,很多實驗很多代碼我都是第一次做。但是師姐真的很耐心,我的很多錯誤真的可以被包容與理解,也會很耐心的和我講代碼怎么寫script。我會永遠記得我跑通每一條代碼時的那種興奮與快樂。也特別榮幸見證了一次師姐的生日,很高興一起跨越新的一歲,如果未來有機會希望還能再遇見師姐。
還要特別感謝實驗室其他所有的師兄師姐,感謝宇航師兄給我在代碼上的指導,每次都能讓我的進度提高三天以上,祝師兄身體早日康復!感謝興茹姐對愛干飯的我的照料,每次都特別親切,感謝特別可愛的博零師兄師姐們帶我一起KTV一起KFC...(溫師姐唱歌真的超級好聽,周師姐開嗓就很震撼我,當然還有zzp師兄和zwk師兄,你倆的斗嘴真的很好玩),還有我們的干飯搭子群!
也記得年會的時候,和其他summer一起的舞臺!記得晚上大家一起排舞(穿上白大褂在舞臺上跳晚安大小姐 crazy)真的很快樂,也真的很熱愛舞臺上每一分鐘。到年會歡樂跑,蹭到和王所的合影,凌晨4:45起來跑4km前所未有。
如果有幸后續這篇post被后續的師弟師妹讀到:“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有科研天賦的”讓自己不斷好運加持!
感恩這個夏日北生所所有的驚喜快樂與美好,很幸運我們的人生軌跡有這樣一段交集。
希望北生所越辦越好!也最真摯的希望Xu Lab bigger and more bright !
辛宇軒+北京科技大學+徐國泰實驗室
至今還記得,初來紅樓那第一周的漫長與疲憊,轉眼間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下周就要和NIBS與朝夕相伴的朋友們說再見了。感謝這次暑研讓我見識到了科研最美的一面。
剛剛結束輾轉了三座城市的夏令營,無縫銜接了NIBS的五周暑研,我想,這一定將是一場很好的修行,終于能給我在精神緊繃的整個大三一年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同時又讓我深入那座神秘的紅樓,那個神秘的國內頂尖研究所,和他們一起工作、生活,看到他們在做些什么。NIBS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第一天報道,碰到兩個同路人一起領取了資料,巧合的是我們竟是室友。當我們說說笑笑一起回到寢室,到達寢室一層時,一個明媚的女孩子主動跟我們打了招呼,我當時甚至以為這是迎接暑研學生的志愿者,后來發現竟是我的第三個室友。就這樣,我的住宿搭子集齊了,在人際關系中壓抑了大三一整年的我怎么也不會想到,今后我們竟將成為摯友,甚至打趣道“summer版燃冬”。他們是每天和我互相傳授情感經驗并且同頻都與男朋友打電話到很晚的肖肖,果蠅實驗室的面包狂熱愛好者加減肥狂人我的淘寶購物欲激發者引導者一諾,還有工作到很晚十分努力上進溫度敏感的丹若。當然了,除了這些有趣的個性之外,每個summer也都有著十分優秀的學術背景和人格魅力,才最終通過選拔進入暑校成為summer中的一員。
王曉東所長在開幕儀式上說,夏天來了,summer也就來了。每年夏天來到NIBS的這50多名暑研學員,是唯一的本科生來源,是研究所最年輕的一批力量,因此我們能夠受到所有師兄師姐的關照,很溫暖同時也很感激。隨后我們被分別安排到30個課題組,也為每個實驗室都帶來歡樂與精彩。
我還記得第一天來到實驗室后,習雨師姐和嘉輝師兄請我們在西餐廳吃了晚餐,期間給我們兩位summer介紹課題組的大概情況和NIBS的一些招生信息等,讓我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很快的融入到了xu lab的大家庭中,后來在做實驗的時候也感受到了課題組含師兄量極高(現在看來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好多師兄剛好都在合作殺鼠取瘤再分離單細胞,因此經常一群一起出現在實驗室)而且師兄們在我今后的實驗過程不吝賜教,有大師兄奧迪馬,大師兄秦岳老師,循循善誘引導我思考流式分選分析的浩然師兄(開車帶我們出去吃了比格披薩自助),帶我一起做CHIP-seq和蛋白提取的世奇師兄(師兄第一次帶我們兩個summmer和習雨師姐我們三個做完提蛋白錯過了飯點因此請我們吃了西餐廳),帶我做WB實驗以及之前幫忙整理凍存細胞的飛飛師兄,NIBS暖男佳麒師兄,帶我做基因know out 元件電穿孔轉入細胞的余博師兄(有一天晚上還給了我一個小蛋糕),為我們將心比心傳授讀研感受交給我們WB定量計算的明輝師兄。除了師兄,還有帶我做了幾次小鼠基因型鑒定PCR的紫淑師姐,我的主要實驗來源習雨師姐(許多次WB),鍛煉了我設計TIDE引物的生信小組的若琪師姐,還有其他所有課題組的師兄師姐,他們對于我們這些小輩永遠都是充滿熱情與關懷,我時刻感受到NIBS的友好與溫度。
讓我十分驚喜的是,xu lab 的課題對于我十分感興趣但又苦于之前從未接觸的CRISPR/cas9技術的每一步驟都有著十分深入的研究,因此,這次暑研,也讓我對于CRISPR/cas9技術原理、操作、優化與前世今生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在NIBS的這五周中,我還與師兄師姐做過幾次小鼠乳腺腫瘤細胞的解離、細胞總DNA的提取、H3K79me1/2/3的流式染色與WB等。
除此之外,每晚8:30pm與其他summer日日堅持排練年會舞蹈,在河北雄安開展的為期四天的年會也讓我印象深刻,是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盛宴。
NIBS這五周的暑研,是我過去、現在、未來學術道路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段旅程的大家,一定再會,我們頂峰相見。
楊華中+中國藥科大學+王曉東實驗室
2024年的夏天,對我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個夏天。很榮幸很開心進入到WangLab進行學習,想說的話很多,又不知道該從何講起,那就借此記錄一下整個心路歷程吧。
清楚地記得,當我收到入選的郵件時,我正在和同學們到校外參觀藥企。我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但同時又憂心忡忡:如果參加NIBS的暑期訓練,必定會影響學院安排的科研訓練和夏令營。思索再三,我還是不愿放棄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決定來參加NIBS的暑期訓練,結果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我滿懷熱情與好奇,踏入NIBS的大門,紅色磚墻砌成的大樓映入眼簾,這就是我在未來五周在科研海洋探索的大本營了。還記得我第一次來實驗室報道,因為怕打擾到其他人而小心翼翼地詢問,暑期科研訓練的事情,沒想到收到了郭老師(其實是師兄,只不過大家都這樣叫他哈哈哈)熱情歡迎。他和我講:來這里就是來體驗科研生活的,不需要你做出什么成果,所以也不要有壓力;這里的師兄師姐也很熱心,有不懂的可以多去問問他們。由此,我作為summer開始了獨特的summer體驗。
在科研上,感謝帶我的張澤師兄,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風趣幽默。因為我不是生物專業的學生,有些專業知識不是很熟悉,他也會耐心的為我講解,演示實驗操作,并在一旁指導。提質粒、PCR、跑核酸、養細胞、跑蛋白等等我沒接觸過或很少上手的實驗操作,都在這里得到了學習和鍛煉,即使最后沒有很好的成果,這也是一場難忘的體驗。
除了科研,這里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在所里,大食堂、老食堂、西餐廳,各種美味的食物美味又實惠,空閑時間還可以和所里的老師同學們一起打排球放松身心;年會上,各個老師做的報告讓我們汲取尚未涉獵到的專業知識,大家在十佳歌手晚會和馬拉松歡樂跑上也是盡展風采。
五周的時間很長,它幾乎占據了我的整個暑假;五周的時間也很短,一轉眼就到了說再見的時候。感謝郭佳老師的熱情歡迎,感謝小顏師姐為我錄制的十佳歌手視頻,感謝北辰師兄在年會帶領我們一起玩桌游,感謝彬彬師兄在桌游時間點的酒水和燒烤,感謝陽子師姐帶我一起去打排球,感謝睿睿師兄和林師兄為我預約清華北大門禁,感謝欣然師姐平日撈我一起去吃飯,感謝丁主席的大蝦,以及實驗室所有師兄師姐對我的關照與幫助,感謝你們!最最重要的是感謝張主席對我的包容耐心與悉心指導,這五周真的是辛苦你了,我這個笨蛋和懶蛋一定會把你銘記在心的!
非常感謝NIBS可以給我來到所里參加科研訓練的機會,讓平庸的我在這里結識到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人,也有了一段難忘的經歷。雖然我即將離開,但這份回憶我會永遠珍藏。感謝相遇,我們有緣再會!
張耀松+廣東工業大學+齊湘兵實驗室
首先,感謝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給予我一個精彩且充實的暑假,讓我真實體驗了科研生活。
轉眼之間,5周的暑期訓練計劃就要結束了,我也即將告別summer身份,但是在這短暫的時光中,不止讓我學到了寶貴的知識,還提升了我實際操作的能力。
還記得剛到北生所報道時,跟著同宿舍的其他同學一起尋找齊老師的實驗室,發現齊老師所在辦公室原來是化學中心,不由得心生佩服。進入齊老師實驗室,相處幾天才發現,這里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和藹的老師讓我們根據自己興趣選擇了方向,我選擇了有機合成,他便安排了韓守樂師姐參觀,學習實驗室。作為有機合成實驗的小白,師姐從零基礎開始,一點點教我基礎的化學操作,充氣球,旋蒸、萃取、點板、爬板,過柱,扣板等等,以及UPLC、核磁的使用。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學習的過程中,師姐還常常與我交談未來的方向以及規劃,關心我的生活,讓人不自覺的心暖。在實驗室里面,各個師兄師姐都很熱情,當我操作不規范時,他們也會及時指出,有時齊老師也會來實驗室里面詢問我的近況,讓我更覺冰冷的實驗室其實更多的是溫馨。感謝齊老師和師姐師兄對于我的照顧以及對我知識的傳授。
在NIBS,我不僅參與到了實驗室每周的組會、journal、周六課堂和考試分享,還參加了北生所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這些使我有幸接觸到化學、生物研究前沿,尤其是學術年會,簡直是一場學術盛宴。從中學習到的是每位Presenter的課題前沿,還有他們展示時的從容,當然,從中我還發現其中的成果離不開不同研究部門的相互協作,這樣的學術氛圍,是NIBS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時間飛逝,與NIBS的故事即將畫上句號,感謝北生所、齊湘兵老師、韓守樂師姐以及實驗室的其他師兄師姐、還有為summer操心的工作人員。最后,祝愿北生所在研究領域更上一層樓!
周丹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徐墨實驗室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轉眼間就到了夏令營的尾聲,回想過去一個月的時光,我在NIBS度過了充實且愉快的一段科研旅程。
初次了解到北生所,是在學長學姐回母校的宣講會上,當時就被這個開放、包容、有趣的頂級科研院所深深吸引,成功拿到夏令營名額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北生所徐墨老師實驗室。起初隨著公交進入生命科學園時,北生所的紅樓貌似沒有想象中的高大顯眼,但是當我踏進實驗樓時,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實驗室外的墻面上貼著各位師兄師姐的創作,兩列過道中滿是各種機器轟鳴。
順利報道后我進入了徐墨老師實驗室的Type II課題組,史可見師兄和呂垚師姐耐心地講解了課題組研究的背景和目前的實驗進度。在這一個月中,我和師姐主要完成了細胞傳代、test抗體和篩選的工作。從細胞傳代、鋪板、刺激細胞、recover、收細胞、染色、上樣流式檢測,師姐帶我進行了test抗體的過程。在前兩周test抗體時,我們總遇到最后流式檢測時處理組與對照組峰分不開的情形,師姐說以前峰也是分不開,繼續做下去結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峰差異不明顯,導致篩選結果不理想。在反復嘗試不同刺激條件和染色條件后,我們終于在一天晚上看到了明顯的峰偏移。找到合適的條件后,我們便對已經導入gRNA的細胞文庫進行刺激,染色后用流式細胞儀分選出目的細胞群。趕在年會前一天將收下的細胞抽提基因組DNA,p合適的cycle數,兩輪PCR跑膠后回收目標條帶,將處理組與對照組的樣送去測序。
在年會期間,我體驗到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輕松愉快的生活氣息,北生所安排了各國內外頂尖科學家為大家做過去一年的科研進展匯報,盡管有些領域的知識有所欠缺,但仍感受到每位PI嚴謹、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在科研路上求索的精神。在報告會之余,我們還參加了歌手大賽,作為親友團看著梓曄師姐拿了冠軍,大聲喊出那句“我們是冠軍”!我們還對雄安國際酒店的各個獨棟別墅挨個探索,發現了只有我們住的那棟樓下KTV有話筒,我們在那里玩狼人殺和唱歌,酣暢淋漓,在返程的當天上午還去游了泳,雖然我和師姐都不會。
在這一個月時間內,北生所給我留下了嚴謹治學又輕松愉快的印象,大家追求著科研上的進步,也享受著生活的快樂。北生所的飯很好吃,無論是老食堂、大食堂、小食堂、西餐廳,也很享受實驗室師兄師姐們一起吃飯的時光。在球場打球、在小湖邊轉悠、去美術館、在北京吃吃玩玩的經歷也是非常愉快難忘。最后再次感謝徐墨老師、實驗室的各位師兄師姐,呂垚師姐、史可見師兄、柴夢琳師姐、趙珍師姐、王葉瓊師姐······,一同前來的summer吳接業同學和同宿舍的暑期科研搭子,我會繼承并發揚Xu Lab的優良傳統,在未來的科研與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周洪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王曉東實驗室
Intro:
五周,一個看起來很長,但經歷起來很短的時間。我很榮幸在這五周的時間里能加入到王曉東院士的實驗室,并認識許多有著有趣靈魂的師兄師姐們。To be honest, 我來參加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學到更多的新知識有更加豐富的實驗經驗,以及結交到許多新朋友。Lucky,我的目的都達成了。
For Academic:
作為一個大一新生,我剛來到一個這么厲害的實驗室,心里是很忐忑的。來到實驗室后,我被分配給了陽子師姐做我Summer生涯中的tutor。For me, 她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陽子師姐致力于培養我的實驗思維能力以及養成我的實驗習慣。她讓我體驗了從選擇課題到產出成果的一整個實驗過程。例如,在選擇我 personal 的小項目時,陽子師姐給了我許多我們實驗室 publish的文獻,讓我通過了解不同的蛋白來選擇我想純化的 target 蛋白。最后,我選擇了RIPK1,并開始了一系列實驗。實驗過程中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小 bug,但是陽子師姐每次都很耐心的幫我尋找解決的方法。這讓我覺得,實驗的結果也并沒有那么重要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的過程也是實驗的一種樂趣。在這些過程中,陽子師姐還教授了我應該如何做實驗記錄,如何整理一份屬于自己的protocol。我也在她的指引下,發現如果即使整理的話,實驗效率會大幅度的提高。真心很感謝陽子師姐的傾囊相授。與此同時,非常感謝沁怡師姐帶我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小鼠心臟灌流。在此之前,我從未用過哺乳類動物做實驗,師姐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我的心臟灌流實驗做的很完美。在做完心臟灌流的時候我哭了,第一次殺生使得我不太習慣,真的很感謝陽子師姐一直在安慰我。不過看著師兄師姐們做實驗,我深切的意識到了實驗動物對實驗進行的重要性。也讓我自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不只是做心臟灌流,我喜歡沁怡師姐的原因之一還有,我超級感動師姐因為我拔牙來不了實驗室,所以留了兩個藥等我回來做。雖然沒等到我,就給我弄的新的藥讓我做,但是心里還是很感動師姐又在想著我!!!(誰能不愛心里想著自己的師姐呢)Academic的最后給彬哥道個歉吧,把你的蛋白膠玻璃板弄碎了,蠻不好意思的哈哈哈哈。
For Social:
也許是基于刻板印象吧,我一直認為搞科研做實驗的人應該都是無趣的,直到我遇見了Wang lab實驗室的大家才有了新的看法。剛開始和老板的幾次見面讓我發現,老板總喜歡和大家開玩笑,大家氛圍十分融洽。每次老板來的時候,大家總是多了幾分歡聲笑語,這讓我覺得這個實驗室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后面每天和師兄師姐的接觸讓我發現,我是真心覺得大家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很獨特的有趣的靈魂的。陽子師姐表面看起來酷酷的,實際安慰起來人也是超級走心超級可愛的。沁怡師姐總是開起來笑嘻嘻的,但是也有因為不公輸了比賽時的小情緒。雨桐師姐在舞臺上是一個魅力四射的女王,但是私下會很可愛的撒嬌。陶佳琪是唯一一個在我搖晃她時配合我的人!小蜜蜂和欣然師姐也是真的很會磕 cp。我很喜歡米老鼠師兄的歌聲,也喜歡海爾兄弟的毒舌,屁桃師兄的隨性與認真的反差感也很讓我驚訝,宋仲基師兄的廚藝也是真的很好!張澤師兄雖然看起來很幼稚,但是回答問題時候的認真嚴謹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總而言之,我很幸運來到Wang lab 這個大家庭,這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more than only是一個實驗室或者一個實習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讓我放松開心的家。正如我和魏嘉彧表演的節目那樣,所有的師兄師姐都在我們的身上支持著我們,老板作為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帶著大家合唱“我們是一家人”。希望以后還可以再像年會的時候那樣,大家圍在一個桌子上吃飯聊天,在一個人的房間里玩桌游吃燒烤喝酒,還可以互相給對方起外號開玩笑。非常感謝老板和師兄師姐一個月以來的教導和照顧,我很榮幸。
不只是實驗室,宿舍也是讓我很有歸屬感的地方。下班之后大家一起看奧運,一起吐槽,一起聊人生也好,都讓我覺得有了新的好朋友。魏嘉彧同學很活潑很幽默,是一個真性情的東北大丫頭,總是和我一起做很多事情,形影不離;羅閔琦同學總有很奇怪的腦回路,但是真的很喜歡聽她說話,能增添很多快樂;王昕雨同學真的和我很有緣分,我們兩個雖然不同年,但是同月同日甚至都是凌晨兩點出生的,真的很興奮;唐藝軒同學彈貝斯太帥了,真的很喜歡她的皮膚和面容平整度,幫她化妝我真的很享受,因為真的是很完美的藝術品。我很珍惜和大家的友情,雖然因為個人的拔牙行程錯過了很多和大家出去玩的機會,但是我相信以后還是會有的!!!!!
The End:
五周結束啦,很希望自己的師兄師姐和室友們在2024 Summer 結束后還能記得我。師兄師姐們,我對你們給予了厚望啊,你們快 science,cell 發發發,早日畢業,早日做pi!!!!!(然后記得接收一下我的投奔謝謝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