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學生心得體會
2016年第十二期暑期學生心得體會
- 陳雨麒(四川大學,王曉東實驗室):
初來乍到時覺得Summer Training五周的時間會相當漫長,但在NIBS,時間過得很快。
NIBS是一個全天24小時開放的研究機構,到了深夜仍是燈火通明;每天的生活也因科研變得簡單化和程式化,起床→早飯→實驗→午餐→實驗→晚餐→睡覺,這大概就是研究所的日常生活,當然,這里的跑步機和羽毛球乒乓球也會給生活添加一些運動的色彩。在學校,覺得實驗課總是那么有趣,體驗一門新的實驗技術是十分exciting的;但是當進入科研,實驗成為日常,每天重復著PCR、Western、細胞培養……這些重復的實驗內容,無疑是有些枯燥的,除此之外,還要體會實驗失敗時的失望和抓狂,這樣的生活無疑需要堅守、勇氣和熱愛來支撐。
作為一名兩段式培養的八年制醫學生,當初選擇NIBS暑期訓練計劃的目的有兩個,希望通過在這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高地的暑期實習為自己前兩年的生命科學學習畫上圓滿的句號,也希望在這里找到一些具有“轉化醫學”潛力的基礎科研。當你真正接觸科研、看了足夠多的paper,或許才會發現,當初自己期待的“基礎科研→轉化醫學→臨床應用”這條鏈式結構離現實的差距有多大。事實上,從臨床的視角出發,有用的、具有轉化價值的基礎科研并不多,甚至應該用“鳳毛麟角”來形容,可遇而不可求。縱然如此,我們的有些基礎科研工作者依然習慣了在paper的abstract或是discussion部分描述著自己的研究對于cancer等疑難雜癥具有多么重要的“潛在價值”,要我說,這“潛在價值”真不能算是價值。
看到一篇文章,說“科研”是一個“普通醫生”向“偉大醫生”“進化”的必經之路。對于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還記得這五周里有一次碰巧和一位在科研上已經頗有建樹的大師一起吃飯,他和我們從遺傳談到分子,從一個科研成果談到另一個科研成果。我很高興在NIBS能有機會聽一位執著于有價值的科研、熱愛科研工作并真正為了人類進步而科研的大師談他的科研觀。這種機會,大概也只有在NIBS才能得到。
還想特別寫一寫帶我做實驗的師兄,因為我覺得自己運氣真是太好了,遇到了這么和藹可親實驗做得這么棒還有個人魅力的師兄(哈哈,不知道師兄本人看到這樣的表述是否滿意~)。遇到不同的師兄師姐,Training的內容以及有(dou)趣(bi)程度就會完全不同。一直覺得自己做實驗好像笨手笨腳的不過還好師兄完全不嫌棄,哈哈~另外多虧了師兄所以在NIBS體驗了很多以前沒做過的新實驗,每天枯燥的生活也因為欣賞師兄純熟的實驗技術順帶談天說地過得飛快。
最后到了傳統保留環節。
感謝NIBS為暑期學生提供的平臺,讓我們有機會這么近距離地學習科研、了解科研。
感謝暑期的小伙伴們給暑期生活添加的歡聲笑語。
感謝曉東所長在年會、實驗室抑或是餐桌上對我們的教導和啟發。
NIBS,不虛此行。
- 黃宇偉(吉林大學,湯楠實驗室):
初識NIBS是在學校的生化課上,我們的一個老師是在NIBS畢業的,她告訴我們NIBS是一個很適合做科研的地方。自那時起我就對這個坐落在首都的研究所充滿了向往,看到了暑期項目的機會便毅然決然來報了名。
我在湯楠老師實驗室度過了假期五周的時間。之所以選擇湯老師實驗室是因為在之前的實驗和學習過程中從沒有接觸過發育生物學的知識,學校里也沒有老師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為了能拓展自己的見識,所以選擇了湯老師。
進了實驗室,我的第一印象是實驗室氣氛很融洽,大家平時做實驗都有說有笑并且相互幫助,這是我很喜歡的實驗室氛圍。在師哥師姐的帶領下,我正式開始了實驗生活。如我當初所想,很多實驗都是自己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在師兄的帶領下做了人生中第一次PCR,也在觀察了師姐解剖過多次小白鼠之后自己親手開始了操作。師哥師姐都很負責,所做的每一步實驗都會跟我講一些和試驗有關的原理,讓我知道該怎么做同時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同時實驗室其他的師哥師姐也很熱情,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直接去問,他們會耐心的解答;如果對他們的實驗感興趣也可以隨時去跟,這樣的機會大大的擴充了我接觸的東西,讓我從方方面面了解了剖析一個學科的方法。另外一點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師哥師姐改善和創新實驗方法的精神。在大量的閱讀文獻之后,師哥師姐會對方法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研究并且實踐在實驗之上。我也親身經歷見證了師哥師姐在第一次實驗失敗之后更改各種實驗方法最后成功完成實驗的過程,從這些經歷中我感覺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科研。
除了實驗室的師哥師姐,湯老師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實驗室里湯老師十分的認真細致,每周都會和每個研究生談話,因此對每一個項目都了如指掌。我相信科研思維正是在這樣的訓練下才產生的。同時,在每一次的組會上,我都能感覺到湯老師強大的氣場,不僅對研究領域的前沿有著很全面的了解,同時也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我認為這是我之前遇到的很多老師都十分欠缺的一點!
在生活方面,除了買東西不方便以外,NIBS真的可以稱得上生活舒適。大小食堂都很符合我的胃口,研究所后面的小湖是散步和跑步的絕佳地點,最后我也成了研究所里跑步機的常客。
以上所描述這一切都讓我感覺很滿足,這就是我期待的研究所的樣子。每個人都在為了科研而潛心鉆研,沒有篳路藍縷的困頓,但是有啟山林的決心。每個人都是十分獨立的個體,同時大家又是十分親密的戰友。在所里,隨時都能看到平時只出現在新聞里和老師口中的大牛,但是他們沒有一點架子,每一個人都能隨時與他們很隨意的交流,這一點真的讓我十分感慨。
如果說平時的生活是細水長流,那么年會則是這一切的高潮,這也是我徹底被NIBS吸引的時候。平時見到的一個個從容淡定的面孔展現出了青春活力的一面。不論是籃球賽里研究生隊伍的優秀表現,還是KTV大賽上大家的一展歌喉,都是對NIBS生命力的最好詮釋。王所的《小蘋果》和邵老師在篝火晚會前的發言也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當然,作為一個學術年會,學術成果的展示才是絕對的中心。每一個老師都對自己的項目進行了詳細的梳理,深入淺出的闡述了自己的研究。雖然自己對里面的很多知識都十分不了解,但是在盡力跟隨每個老師講授的步伐時也收獲了許多新的理解與體驗。讓我收獲最大的其實是去聽師哥師姐講他們的海報內容,師哥師姐都很熱情,在每一個我們不懂的地方都會停下來慢慢給我們補充知識,并且會一直跟我們強調海報的關鍵知識,以免發生海報聽不懂的情況。也正是在聽了海報之后我才開始對神經生物學等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并且意識到這原來是一個擴充自己知識面的很好方法。很感謝耐心給我講海報的師哥師姐們!
馬 上就要結束五周的暑期訓練,離開這片科研的熱土了。這幾周時間我所學到的不僅僅是實驗技能,更多的是主動學習的思維、對科研的更深層理解以及對科研的熱愛。如果沒有NIBS一行,我或許會滿足于自己在學校取得的成績以及做過的實驗,并且仍舊對未來怎么前行而感到困惑,但如今我堅定了自己未來從事科研道路的決心,雖然我知道這條路走下去不容易,但是這就是我真正喜歡的東西。感謝NIBS能給我這次體驗真正科研的機會,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不負今日之志!
- 白玉琦(濟南大學,何新建實驗室):
2016年暑假,我很幸運地成為了NIBS的summer。短短五周,讓我了解并喜歡上了這里,深深感受到了NIBS的文化底蘊和科研魅力。回顧這五周的生活,我真的是收獲了很多。不管是在科研方面,還是思想方面。
實驗篇
7月20號下午,我獨自一人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何新建老師的實驗室。在我敲開何老師辦公室的門之后,我向他解釋了我是這個實驗室的summer。何老師很和藹地對我說,讓我等一下。之后,他就去實驗區找了一位師兄,并告訴我之后的五周將由這位師兄帶我。
當天下午,我就跟著這位師兄開始了我在NIBS的實驗生活。一下午的時間,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了這兒的實驗室是有別于我們學校的。我感受到了實驗室師兄師姐們的忙碌,感受到了他們在實驗安排上的緊湊。他們一下午可以同時進行多個實驗,在每個實驗的等待時間中,會穿插一些小實驗。第一天下午雖然只在實驗室呆了3個小時,看著師兄做實驗。但是,我還是感受到師兄的工作效率之高和實驗安排的合理性。這些,在我之后幾周的實驗室生活中,有了更深的感受。
NIBS的實驗室是忙碌的。師兄師姐們不是在實驗區忙著做實驗,就是在休息區看文獻或是查資料。他們大多時間都呆在實驗室,早上8點多實驗室就有師姐在做實驗了,而晚上11點還有人在實驗室。中午吃完飯之后,我會回去午休,但是師姐師兄們卻是直接回到實驗室,接著做實驗。所以,NIBS的文章高產并且有很高的影響因子,這些都是有原因的。不僅僅是因為這兒的PI們優秀,也因為這兒的科研人員的辛勤努力。
我也參與了一些實驗,跟著師兄去植物室,取樣,ctab法提取dna,pcr,跑瓊脂糖電泳,以分子水平來鑒定植物,回收質粒等等,實驗需要嚴謹的態度,一步一步來認真完成,一步做得不好會導致后面的實驗無法進行,我明白了,認真的重要性。
年會篇
年會是NIBS的一大特色,去了云澤山莊。除了所里的PI們會進行學術報告,還邀請了那些離職的PI們回所里進行了學術交流。年會的這四天,白天,我們可以聽到各種大牛的學術報告,感受到他們在科研這條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與執著追求。晚上,從籃球賽、羽毛球賽再到KTV大賽,又讓我見識到了師兄師姐們以及PI們在工作之外的幽默和活力。我自己也參加了KTV大賽,不論成績如何,都很開心。讓我知道了做科研的人不僅僅只有科研實力,在其他方面的他們同樣很優秀。
還有一點我特別想說,這里的食堂真是很好,雖然是大鍋飯,但做得像小炒一樣,很好吃,而且還很便宜,一點也不貴,我很是喜歡。
結語
時間飛逝,五周的時間轉眼即逝,在NIBS的生活即將結束。感謝NIBS帶給我的一切,讓我知道了很多,也從中收獲了很多。感謝實驗室的PI們,讓我了解到了生物科研領域的最新進展。感謝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讓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科研。
- 邴安特(賓州州立大學,董夢秋實驗室):
以往的暑假我都悠然自得,而今年的夏天我卻忙忙碌碌。但就是這忙碌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 之前我也去過不同地方的實驗室,參加過別的學校的暑期訓練計劃,但就像王所說的“其他的單位只學到了NIBS暑期訓練的皮毛,并沒有學到其根本。”這回在董夢秋老師實驗室,在師兄師姐的帶領下, 我終于零距離的體會到了科研中的苦與樂。 通過與其他人的交流, 我也明白了實驗室與研究所運轉的機制。借助年會期間和其余暑期學生的接觸, 我認識到了自己與同齡人相比時的不足。
在NIBS的短暫學習時光讓我收獲頗豐。因為我是生物統計專業大三的學生,這次來我就是希望可以將平時所學到的統計學知識運用到生物實驗之中。 雖說在剛來實驗室的適應階段我遲遲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但后來在尚桐師兄的指導下,我終于也搞清楚了自己在暑假期間到底想做哪方面的東西。簡單來所,我的這個小project是關于如何借助Flux Balance Analysis 這項技術模擬基因敲除從而使WT線蟲中代謝物的表達量可以和 daf-2中代謝物的表達量相同。盡管我的這項project思路較為清晰,但卻困難重重,導致最終并沒有獲得期望中的結果。我認為這樣的經歷反而更利于個人的發展,因為種種原因,有一段時間我跟師兄都完全沒有頭緒,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一度想轉去做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關的東西。 但就像董老師說過的那樣,科研道路上的黑暗終歸是短暫的。 我們最終想了一種其他的方法繞過了那個難題。這種自己摸索方法的過程是最利于人成長的,我也在這期間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如何更好的運用R。
當然在NIBS當暑期學生不僅僅就是學習,年會中的各項活動也著實給我平淡的暑假生活添了一抹色彩。王所跟我們的座談會真的很有意義,我們作為暑期學生能有這樣和國際著名學者面談的機會實屬難得。年會期間我也參加了各項體育運動。作為summer籃球隊的隊長,趙達仁,陳多,和呂祎碩的拼搏精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我還想特別感謝當時看我們人數不夠及時來救場的兩位師兄,沒有他們我們可能一場籃球賽都參加不了。在比賽間隙,我也當了一次實驗室聯隊vs PI隊比賽的裁判。這場比賽王所也參加了,他積極參與運動的精神讓我很是敬佩。此外,體育部的楊雅菁師姐也非常辛苦,那幾天她為了各項比賽的事情忙的不可開交。沒有她的努力,各項比賽不可能成功舉辦。
作為董lab的一位小師弟,我想再額外說一說董夢秋老師以及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我很感謝董老師給我這次機會,提供了一個可以讓我學習交流的平臺。而且董老師很負責任的幫助我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并經常對我進行必要的指導。師兄師姐們也對我都極其關照。尚桐師兄和文紅師兄精明強干,文君師姐和吳剛師兄穎悟絕倫,雪梅師姐和翟超師姐秀外慧中。每個人都對我有不一樣的幫助,我也從每個人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我在這里當然還要說一下賀老師,沒有她我不可能這么快的融入實驗室這個大集體。最后我想尤其感謝尚桐師兄對我所有問題不厭其煩的解答態度,他真的幫助了我太多。
這次來NIBS當暑期學生我感到很榮幸,雖說幾周的時間在人生長河中不算什么。但這次經歷讓我對科研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對“搞研究”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將來能再次回到這里,幫助我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好。要感謝的太多我不可能一一提及,我想把這感謝化作祝福,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生活事業越來越順利,祝NIBS一年更比一年強!
- 陳海寧(山東大學,蔣輝實驗室):
我是來自山東大學14級生物基地班的陳海寧,2016年我有幸來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進行暑期學習和科研訓練。雖然在幾個月前,我還沒聽過NIBS的大名,但是我的老師們都知道王曉東博士,邵峰博士,對他們崇敬贊譽有加,在參加了為期5周的學習體驗,NIBS熱情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給我很多感觸,我體會到了什么是中國最高水平之一的生物研究所。
我的導師是蔣輝博士,他是一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蔣輝實驗室的科研團隊也是在近年才漸漸發展,但是這個團隊年輕有活力,老師會親自教學生做實驗,一起討論科研思路,在我剛剛進入NIBS的第一天就給我安排了之后一個月的小課題。即通過點突變使得MSP1蛋白在線粒體外膜和多氧化物酶體膜改變。MSP1 是種很特殊很保守的蛋白,在酵母中由核基因編碼,在過氧化物酶體膜和線粒體外膜上都有分布,MSP1是N端鉚定的AAA-ATPase,作用于移除和降解錯誤定位在膜上的蛋白,但是作用的機制還不甚了解。根據不同跨膜蛋白在不同的細胞器中的的分配規律,我們假設,在跨膜區兩側的氨基酸電荷對MSP1分配到過氧化物酶體還是到線粒體外膜上有作用,跨膜區的C端側邊的正電荷氨基酸對MSP1轉運到線粒體外膜上有作用,而N端的正電荷氨基酸可能對定位到線粒體外膜并非特別重要。另一方面,跨膜區N端側的正電荷氨基酸可能有利于定位于過氧化物酶體。所以,我利用點突變原理,分別改變MSP1跨膜區的氨基酸電荷,在突變的MSP1序列后加入GFP綠色熒光蛋白,檢驗MSP1在兩個細胞器的分配的改變。
1將C端的負電荷氨基酸改變成正電荷氨基酸,看是否提高線粒體外膜的定位.
2 將N端正電荷氨基酸改變成不帶電荷氨基酸,來減少過氧化物酶體的定位
3 將1,2結合。
4 將N端負電荷氨基酸改變成正電荷氨基酸,來提高過氧化物酶體的定位
5 將C端正電荷氨基酸改變成不帶電荷的氨基端,來減少線粒體外膜的定位
6 將 45 結合。
7 在跨膜區的帶電荷的氨基酸改編成不帶電荷的氨基酸,看是否影響MSP1定位
為了做這個實驗,蔣輝老師給我了很多論文作為參考《Msp1/ATAD1 maintain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by facilit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mislocalized tail-anchored proteins》
《The conserved AAA-ATPase Msp1 confers organelle specificity to tail-anchored proteins》《Targeting signals in mitochondrial outer-membrane proteins》《Targeting signals in peroxisomal membrane proteins》等等,這些都是英文文獻,通過看這些文獻,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并且了解各種新興的實驗方法。
在這個實驗中,我學會了設計點突變,設計檢驗方法,并且能夠參與實驗室每個星期的組會,自己也有機會用英語講了一篇經典的論文,感覺自己受益良多。我在組會上講的論文是《MOM19, an Import Receptor for Mitochondrial Precursor Protein>,是一篇經典的生化論文,寫于1989年,主要內容是發現線粒體外膜作為轉運其他蛋白進入線粒體的蛋白,叫MOM19,并通過一系列生化實驗,證明MOM19的功能。因為生化實驗的方法近多少年都沒有很大的改變,至少是在原理上沒有多大改變,只是在實驗操作上更為方便。
幾天前,我們summer還跟NIBS全體成員,一起去了云澤山莊開年會和聽學術報告。雖然由于知識面比較狹窄,不能理解PI們在做的事情,很欣賞他們互相提問和學習的對科學的認真的態度,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科學家。
- 陳如海(南京農業大學,陳婷實驗室):
7月11號,來到北京,花了3個小時從南站到所里。開始了我在北生所的暑期學生生活。
到一個新的地方總要熟悉一下這里的環境,探索了一番,發現想要通過步行能夠到達的地方真的很有限。如果有輛自行車或電動車,那么可以去的地方應該就會有很多了吧。還有值得一提的便是這兒的食堂,雖然很多人都會提到。所里有兩個食堂,大食堂和小食堂,多數時候大家都會在大食堂吃飯,打個比喻,去大食堂就像在家吃飯而去小食堂就像下館子一樣。據說小食堂能躋身進北京十大不掛牌餐館之一是因為這兒的的廚師會將沒有人點的菜淘汰掉并引入新的菜,以及廚師也會有少量的流動。
說到科研,網絡上對這里的評價都是一致地高。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這里的評估體系--五年內自由發揮,五年后過了評估就留下。不過對于我們summer是看不到這些評估的時候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應該還是儀器公用和自由這兩點了。由于經費的限制,一個實驗室不可能把所有種類的儀器都買個遍,而儀器共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就不會受到因缺少儀器而不能進行實驗的限制了。同時,看到各個實驗室的人經常互相竄門,我感受到每個實驗室都不再是獨立而存在的(我們學校也是這樣的)。最后再談談這里的自由,這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像我們學校的研究生需要打卡,在這里,不論是在什么時間都能來實驗室,不必在白天的工作時間非要待在實驗室。而且,宿舍離實驗室不過5分鐘,意味著只要累了想休息了可以隨時躺到床上去,而不用趴在書桌上休息,不過對于我們這群住在青年公寓的summer們就只能躺在休息區的沙發上休息了。除了以上這些日常小自由,還有另外一方面更寬廣的自由--決定科研方向的自由,這是屬于PI們的自由;以及輪轉--這是屬于這里學生們的自由,不過輪轉與summer并沒有什么關系,就不在此贅述了。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馬上就要到離開的時候了,不由得有些傷感。不過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希望以后還能回到這里吧。
- 符為(東南大學,王濤實驗室):
轉眼間就要離開NIBS這個大家庭了,內心無味雜陳。現在仍記得當初激動、好奇而又滿懷期待地初踏入這個陌生而又令人驚奇的地方。不舍是對實驗室師兄師姐的照顧與幫助、對老師的指導、對大家一起學習研究討論的氛圍所深深感念;遺憾是這短暫的五周時間剛融入這個大家庭卻又面臨著離開;感謝是NIBS在生活學習科研中教會了我很多;當然還有期待,期待以后有機會能重回NIBS,期待在summer期間所建立的聯系不會改變,期待能帶著NIBS傳遞的理念更好的走下去。
初到NIBS的第一感受就是:這個地方好偏僻呀!隨著對NIBS生活的習慣,對師兄師姐的熟悉,對周圍的了解,我開始慢慢適應這里的生活。白天在實驗室從跟著師兄師姐學習新的實驗技能到獨立做實驗,晚上偶爾忙里偷閑與小伙伴一起到一樓健身房運動出汗,周末整個實驗室一起吃飯去后海娛樂、或者三七個人約起擼串。生活慢慢地充實起來,交到了新朋友,學到了新技能,吸收了新的理念,對生物科研有了新的認識,一切都順理成章地慢慢好了起來。
初進實驗室時,實驗室完善的實驗設備與流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像插槍頭清洗試管配制試劑與培養基等費時的雜事都有人做好,這樣就我們就能專心高時效的做科研。更讓我震驚的是NIBS實驗經費之強大。之前所待的實驗室購買試劑盒以及酶等試劑時,總是會首先考慮價格,其次是對實驗的幫助。但是在NIBS,只要是能對實驗有幫助,哪怕只是課題的探索階段,都會大力提供資金支持學生去做。而學生的科研課題,也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去設計實驗方案,去進行大量的實驗來確定這個課題能不能做下去。而每周的組會,都會有師兄師姐進行工作匯報或者文獻講解,大家聚在一起對某個課題的階段成果中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討論以解決,同時也會提出新的問題以改進。文獻匯報讓大家學習到了所關心領域的新進展,同時鍛煉了提煉文獻內容以及展示的能力。這種形式才是我心中所想的科研,鍛煉學生去思考,去辯證,去提問質疑,去分析,去創新,去提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所在實驗室的PI王濤老師,他每天都是最早來實驗室的人,同時還仍親自做實驗以把控實驗室研究的大方向。王濤老師在處理實驗室各種事宜、保證學生的課題進行的情況下,仍然抽出時間自己動手,自己了解實驗把控大局,對此我深深的敬佩。
除了日常的生活以及實驗室的工作之外,在NIBS這些天更激動人心的就是研究所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了。每個PI進行年度的學術講座,王曉東所長跟我們summer進行面對面的會談,卡拉OK大賽,羽毛球比賽等,以及各種豐富的娛樂活動,使三天半的年會令人異常興奮。從學術講座中,我了解了各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與進展,同時學到了科研中的很多東西如跨學科合作、實驗的設計以及辯證思維等,受益匪淺。
雖然我即將離開NIBS,但是我會一直記得這五周的經歷—NIBS教會我的知識與理念、師兄師姐以及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們大家一起度過的生活。五周不長,眨眼間就要結束;五周也不短,我得到了很多。最后,希望勿相忘,多感念,這不僅僅是一段經歷。
- 高國銘(武漢大學,黃牛實驗室):
快要離開NIBS了,心中確實不舍。這短短一個多月對我的影響很大,仿佛有種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盡管新世界并不一定與想象一致。所以,如果說我有什么感想的話,最多的應該是感恩吧。
我最感激的是實驗室的老師與師兄師姐。來NIBS的第一天,黃牛老師不僅饒有興致地聽完了我對課題的設想,而且還特別根據我想做的東西,安排了曾經做過類似課題的孫漢資師兄帶我。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在師兄師姐的幫助下學會了如何使用Gromacs、Amber兩種分子動力學模擬軟件,學會了進行MD、SMD、Umbrella Sampling以及MM-PBSA分析,并使用gnuplot、VMD、Chimera等工具來畫圖、分析結果數據等。最終也就我感興趣的chaperone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特別是其中的熵傳遞,做了些許工作。雖然這些工作并不能算得上嚴格的科學研究,畢竟一個月時間太短,而計算領域的結果需要在研究者完全熟悉軟件原理、參數等的情況下才具有可信度,但是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感悟到的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
正如所有的科研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的過程也是。
一開始,漢資師兄打算讓我先掌握MD的基本流程,于是安排我就著Gromacs的tutorials來一步步把跑simulation的步驟給過一遍。緊接著,漢資師兄很nice地跟我討論了我想做的課題,提出Umbrella Sampling也許能夠提供蛋白-核酸相互作用這個秒級過程的信息,于是我也開始就這部分進行學習。這整個過程并不簡單,因為,我在此前基本沒有接觸過Linux系統,編程語言也只學習過最基礎的C,R語言也僅僅是自學過一段時間。但是要運行Gromacs首先要學會基本的Linux系統操作,而其中的幾個關鍵步驟更是需要對Python、Perl等語言有基本的理解。因此一開始我就陷入了一個困境,無論是對Linux系統的完全掌握還是對Python、Perl腳本編程的掌握,任何一個都需要花費1個月以上的時間。此時,實驗室的其他學長給了我個很好的建議:即學即用。先想好你要做的是什么,然后Google一下,立即依樣畫葫蘆解決問題。可以說,沒有這個思想的啟發,我無法在這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高效地學到這么多東西。然而,猶如Perl跟Python語言編程這種難度的內容,確實沒辦法很快掌握,我也在需要用到這些內容的地方stuck了2-3天。這時,漢資師兄給了我個很好的建議,如果這些Perl、Python腳本解決的問題并不是那么復雜,為什么不用相對簡單的Shell腳本替代它呢?于是,我花了2天左右研究如何進行Shell腳本編程,后來也在不斷使用中練習這種編程方式,最終不僅可以用Shell替代部分的原腳本,也使后來的各種工作的速度顯著提升。
然而,當我掌握了在Gromacs中跑MD與Umbrella Sampling后,我意識到,它們都只是拿到結果的方式,如何對結果進行分析才是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與漢資師兄討論后,他告訴我,熵并不是計算中值得關注的值,因為它對體系、算法等太敏感,而且較難通過實驗直接測得,所以難以印證。但是他仍然給我指了一條路——Amber的MM-PBSA分析,并鼓勵我不要放棄自己的想法,說不定PhD時還能再試(2333333)。后面我就在折騰Amber的MM-PBSA分析的同時研究如何搭建自己的體系了。首先我選取的典型chaperone之一的NC具有兩個鋅指結構域,而力場設定的作用力并不足以模擬并穩定天然的鋅指狀態,因而必須對8個配位鍵施加restraint。加之restraint的施加在Gromacs與Amber中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花了幾天時間在這上面。另外,由于NC是個小蛋白,PDB中NC-ssDNA復合物的結構是由NMR得到的,這種結構文件常具有多個Model,因此需要另外寫腳本予以拆分。克服了這些困難之后,我一方面參考官方網站上的指導與說明以及其他參考文獻的記載來設置參數,另一方面向其他學長學姐請教經驗,不斷地設置更優的參數、換用更穩定的版本、debugging,終于做成了一些東西。
其實我想感謝的還有很多,包括在組會上進行指導的黃牛老師,讓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進行學術演講、如何開始一個研究并在遇到困難時想其他方法克服,也讓我了解了這個領域、見識了生物學、藥學、計算科學、有機化學等學科相互交織的神奇;包括在年會上發表了精彩演講的各位老師,讓我領略了什么是好的科研、什么是開創式的新思路,也讓我知道了各領域的前沿狀態;包括其他summer students,陪伴我度過了這愉快的一個月,跟我探討科學問題,也讓我看到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
真心感激在NIBS這段美好的歲月,它將常伴我心,溫暖、照亮我今后踏足科研的道路。
- 郭雪飛(山東大學,襲榮文實驗室):
一個月的NIBS暑期訓練已經接近尾聲,經歷了我所想要經歷的生活,得到了我所想要得到的答案。在這里,我強行把自己沉浸在Science的世界里,希望能夠給自己找到一個從事生物領域研究工作的理由。
我這么小心眼兒,怎么學生物?
來到NIBS這幾天,我心里特別糾結,幾乎快要有心理疾病了。我說話,我以前的確沒有接觸過什么危險的東西,也沒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我進入實驗室的第一天就開始學習PCR和跑膠電泳,也是第一次意識到EB、DAB、SDS的一級致癌性。以前也聽學長說過EB的毒性,但是自己沒有去接觸,所以了解不多。 我小心眼兒,這個缺點困擾我好長時間,當初為了小狗要了一下鞋,就要去打狂犬疫苗,現在都覺得好笑。可是,心理障礙往往是最難克服的。開始第一次胳膊碰到了污染容器,糾結一天。又擔心被電泳池中的水濺到,又糾結好幾天。結果就是,配個膠、跑個膠簡直緊張到死,每次做完實驗都是滿頭大汗。我一直想要克服這種障礙,可是就是做不到,久而久之就不想做這種實驗。我覺得實驗熟悉了之后可能還會好一點吧!有時候,怕師兄師姐笑話,就自己偷偷地做實驗、洗手。我問自己好多次了,你這么小心眼兒,怎么做生物、化學相關的實驗呢?其實吧,大一準備轉專業的時候,選擇了金融和財政這兩個和生物差距十萬八千里的專業,就是想擺脫這種比較危險的科研工作,可是最后猶豫之后,還是待在了生命科學學院里面。我現在依然不清楚該怎樣去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我覺得實驗操作熟悉之后,便不再顧慮太多了,還有就是做一些神經性、行為性方面的研究。
什么是差距?這就是差距。
這是我來NIBS的第一印象,不得不說,NIBS的科研條件和科研環境絕對居于國內領先水平。所里有這么多的實驗室和輔助中心,涉及到了很多前沿的生物學研究領域。并不是說我把科研的中心全部壓在經費和設備上,而是要想完成一項尤其是創新性的工作,設備很重要。我們學校的實驗室幾乎都是教師改造的,實驗室前面還有一個大黑板。所以,一個完善的環境、一個完全的制度是一個完美的成果的必要條件。當然,這些設備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你需要能力、需要證明你的實力。歸結到最后,終究還是歸于自己。你擁有創新意識、靈敏的思維、扎實的能力才有機會擁有一個完備的平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山東大學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學校,但是和其他summer相比,感覺自己太low了。生物學嘛,首先就要考慮創新意識、科研能力。在這里聽了好多的學術報告會,會后大家都會談論一下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每次我都只會說我只聽出來了這項研究的大體課題,但是涉及到方法、問題、思路上的內容,自己則像一個白癡一樣,頓時感覺自己的那種英語水平、科研意識、創新能力和別熱差得遠呢。年會期間,有卡拉ok大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我卻無一擅長,有時候真的感覺自己好差啊。就像王所說的,千萬不要學青蛙,不要坐井觀天,要把視野放出去,放到全國、全世界。
學英語啊。
這是我對生物學的第一印象,英語無處不在。其實這不是來到NIBS之后才有的意識,剛剛進入大學,學習專業接而成的時候,發現英語無處不在。只不過是,來到NIBS后,這種感覺更將強烈。剛開始,做試驗前,劉博給了我幾篇paper,完全看不懂。其實到現在我還是看中文課本,不喜歡英文課本,看來這個習慣要改改了。另外就是報告會,現在大多數學術報告都是英語的,根本聽不懂啊,喂,看來以后天天是離不開英語了,寫到這,又該去看怕熱了。
我到底喜歡什么?
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對生物學感興趣嗎?進入大學以來,接觸生物科學也有兩年時光了,說實話,中途不止一次想要放棄這種科學家的夢想,學習金融、貿易這樣的經濟專業,可是猶猶豫豫下也堅持到了現在。生物科學是條崎嶇的路,在這條路上,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你的研究極易脫軌實際應用,但是,他是神圣的,有時候回報遠大于付出,有時候實際應用造福世界,有時候他甚至成為一種賭博,輸了默默無聞,贏了功成名遂。
如何做一名科研工作者?
我的創造力在哪?視野要放在哪?
其實,到現在才真正感受到了科學研究是一種什么樣的工作,枯燥中塑造完美。我一開始接觸的是一大堆分子技術,IHC、HE、PCR等等,覺得生物真無聊,簡單重復,但是當我把自己所做的實驗放在一個大課題、大背景下的時候,會發現這種實驗設計果然巧妙,環環相扣去探尋一種生物模型,這時又會覺得生物的奇妙魅力。
生物醫學,我想實現生物與醫學的更好銜接。
兩年以來,我一直試圖去尋找生物學研究的意義在哪?或許這次我找到了答案。李文輝老師一直在進行乙肝病毒方面的研究,尋找乙肝受體,研究其感染機制,尋找藥物抑制HDV的感染,也許有一天成功解決乙肝這一世紀難題。另外,張志遠老師的研究我覺得是一種生物制藥,通過對其他實驗室的基礎研究發現的具有醫學療效的小分子加工、修飾、擴增,使其成為真正的臨床藥物。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我們生物學做了這么多的研究,發現了這么多疾病抑制劑,為什么不能發展為臨床藥物呢,我今天才明白,科學到醫學的這個跨越,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動物和人體存在遺傳性差異,而且治療手段也好,藥物也好,一定要有充足的安全性、保障度和穩定性,這些在基礎研究中是很少考慮到的。
最后,我想成為一種奇跡,它的內容在未來。
-
胡曉麗(吉林大學,杜立林實驗室):
轉眼間,我們的暑期活動已經過去大半。從家里收拾行囊、來到北京好像并沒有過去很久的樣子。不到五周的暑期活動真的讓我對生活有了不同的認識,讓作為準大三學生的我開始去思考以后,而不是懵懂地生活下去。
作為一個在本地上大學的學生,這五周是我從小到大離家最久的一次。7月18號的上午,我們正式開始了為期五周的暑期活動。在這五周時間里,杜老師分別為我們設計了小的實驗課題。雖然有老師的耐心講解,但是拿到課題的時候依舊感覺到茫然。即使在學校有著一定的實驗基礎,但想要理解裂殖酵母自噬這一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還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以往接觸過的實驗不同,我的這份課題從設計思路上就有很多巧妙之處,在難度上也超過了以往的實驗,并且關于裂殖酵母自噬的機理本身就有大量難以理解的部分。為了深入去理解我的課題,我開始試著閱讀相關的文獻,但是收到的成效甚微,許多專業的詞語,專業的實驗方法,都是通過長期的積淀才得到的,這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而最后,我并沒有堅持閱讀文獻,而是先去反復鉆研老師為我設計的實驗課題,通過不斷思考推測,并與師姐討論以此來理解這份艱難的實驗計劃,隨著實驗的進行與經驗積累,當我重新閱讀相關文獻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相對有用的信息去驗證我的推測,不斷推翻自己的推測,并不斷嘗試新的推測這大概是我在目前的理論知識部分最大的收獲。
在實驗操作方面,我得到了師姐的許多幫助與教誨。雖然一直在跟隨師姐學習記錄,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依舊失誤不斷,強調過的注意事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能時時注意得到,雖然在實驗過程中常常被自己的健忘窘到。在師姐身上,我真的學習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便是認真的品質。在師姐做實驗的過程中,我深切領略到了效率的重要性,在龐大的實驗任務下,我感受到師姐不放過任何一點零碎的時間投身于實驗中,大大節省了實驗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明白很多的事情都只是熟練度的問題,犯錯的過程,便是熟練的過程,我們沒必要去抓住出過的錯不放手,更不可以無視犯過的錯,一直相信自己會在不斷的練習中成長起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實驗室聘用了三位工作人員為研究生們配制培養基,實驗用品滅菌,這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以往在學校里僅僅是這一部分的操作就要花去半天的時間,實驗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做夠便利的平臺,去專心完成實驗。
其實,五周的生活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實驗思路的收獲,更多的則是對大學生活的感悟。在學校里過多關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讓我鮮少思考以后的路,而身處研究所這一個大環境,讓我不得不去想。說實話,在我完全無法理解我的實驗任務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失落,而學習到新的實驗手法所帶來的喜悅,大概也沒有當我最后領會到實驗思路時的喜悅來得強烈。每天晚上回到寢室都會聽到許多小伙伴感慨自己在實驗過程中頻頻出錯,其實大家都在面對著同樣的困境,困境的根源在于熟練度的不足。總有些失誤在實驗中真的難以避免,但選擇了生物專業并來到這里的我們,相信都是抱著對它的熱情而來,太過于去苛求一個結果,很多時候會讓人喪失最初的熱愛。當對現在的生活感受到疲憊的時候,試著去放松自己,試著回想起逝去的熱情,去回想起當初努力調整顯微鏡而進入到微觀世界時的喜悅,去享受現在的生活。
這五周里,我懷疑過自己的慢性子是否真的適合去做一份科研工作,我甚至在這五周里曾經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恐懼,但是就像我經歷過卻又被我遺忘過的那樣,不論是怎樣的自己,腳下總會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不必拘泥于所謂的規則,更沒必要苛求自己逼迫自己去把一切做得完美無缺。我也更不必為自己的未來而恐懼些什么,這是一顆自由的星球,我們盡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活著,去追求。
- 黃小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何新建實驗室):
為期五周的NIBS暑期培訓行將結束,日益加深的感情醞釀了太多不舍,感慨頗多。
Permission–小幸運
得知郵箱收到NIBS回信的那一刻,心中歡騰的小鹿雀躍萬分,這是得了多少幸運才讓我踏上NIBS暑期之旅!因為得知消息較晚,在報名截止前一天才寄出的材料,忐忑不安,然而并沒有影響我的permission,于是在收到通知的第一時間心生好感。
同時也對給我轉發NIBS暑期訓練計劃活動通知的學長充滿感激。繼而想到,也許NIBS的宣傳力度可以再大一些,相信會有更多更優秀的summer來精彩這一個個夏天。
Prelude–小心翼翼
期待,緊張,興奮,終于到了7月17號報道時間。第一次一個人搭上去往首都的列車,一片陌生與未知,不知等待我的NIBS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相迎,不過它的確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到達的地方,擔心報道時間來不及,匆忙打電話給李老師,卻是極溫柔的肯定答復,瞬間心就定下來了。曲曲折折之后終于一睹NIBS真容,報道接觸的幾位老師態度都好溫和好親切,倍感踏實。
下午的開營儀式讓我們對北生所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于是對此科研圣地充滿敬畏;后面summer們分組做了簡單介紹,也算是群英薈萃讓我深感渺小的同時也燃起了斗志–絕對不能辜負此次NIBS之約!
進入實驗室第一印象,何老師和師兄師姐們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忙碌著,實驗室儀器高端齊全(人手齊備各種量程的“槍”、各種大小的離心機、隨處可見的PCR儀、貼上各自名字標簽的冰箱等等),準備工作細致周到(大姐統一滅菌的槍頭、裝好鋼珠的PE管、不用自己清洗的試驗用具等等),這些都不同于以前所見的實驗室,真的是一個做科研的地方。
初步了解,基本知識為分子生物學,我還沒學過,很多儀器也還不會用,一切都才剛剛開始,懷著敬畏之心,謹言慎行,小心翼翼。
Acquaintance–喜歡你
與NIBS相交漸久慢慢熟悉了它,喜歡上它。
位置上遠離喧囂可以靜心科研,資源豐富PI很牛讓人感覺底氣十足,服務人員態度和藹甚覺溫暖(不管是食堂工作人員還是打掃衛生的大姐,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友好與責任心),更重要的是實驗過程中看到的日漸明朗感受到一步步的希望,是的,師兄師姐們毫無保留的教授與熱情給人極大的不可磨滅的鼓舞與激情。
年會上PI們的分享更是一場饕餮盛宴,雖然不怎么能聽懂但是對我們意義非常;精心組織的KTV 、羽毛球、乒乓球比賽也是大放光彩,學術之外也可以玩得如此之嗨,居然可以目睹王所的小蘋果引爆全場;王所與暑期學生座談也是極為慷慨,大把時間獻給我們深入剖析疑惑,感激!也是在年會,與師兄師姐們的交流更多,他們的分享給了我太多太多,關于科研,關于生活,關于準備,關于選擇,感激!
Goodbye–記憶
馬上說再見,我會一直想念。這是一段絕對不會被選擇遺忘的記憶,因為珍貴,因為不尋常。
NIBS,這里,收獲了很多,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謝謝!
- 黃新鳳(湖南大學,王濤實驗室):
“做科研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這是我在NIBS一月生活中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然我這二十余年的單身狗,想是會因著寂寞這老友結識下科研這個新朋友了吧!
從接到通知那一刻就滿懷欣喜與憧憬的,能有這萬眾挑一的機會來到北京這座馳名中外的研究所參觀學習,結識一群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同學,見識最高端最新的實驗室技術與數不清的生物界神級大牛們。我想我只差跟在后面要個簽名了。
研究所的整體環境是優雅而輕松的,也可以看出所里每年為了我們這些summer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這些都是希望我們能夠毫無后顧之憂的全心投入到實驗室繁忙而高效的實驗中來。慚愧地說我本人實驗基礎與知識功底幾乎算是暑期生中最差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拖累了同實驗室的同學與帶我們的師兄師姐。對于實驗室所做的果蠅相關的遺傳學實驗以及大量基礎的分子生物學相關實驗一點基礎都沒有,完全是從頭學起,當時只恨為什么學校安排的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為什么剛好下個學期才上啊!!
不過多謝師兄師姐們毫無保留的認真細心的引領,在短短的幾個星期實驗室生活中,我初步掌握了一些構建克隆等分子生物學相關實驗:PCR,跑膠,膠回收,In-fusion,酶切鑒定,識別果蠅身上的平衡子性狀等等等等。在那個凌晨近一點寂靜無聲的實驗室中,我與阿為靜靜看著師兄做實驗的時候,我想到那句“做科研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你需要獨自完成一連串繁瑣而復雜的實驗,耗盡一個又一個的日日夜夜,將自己浮躁無所適從的心漸漸沉淀下來,沉靜在思緒中與實驗室融為一體。
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我學到了哪些新的實驗技能,而是我從那些十分厲害卻仍辛勤奮斗的師兄身上,從那些享譽中外卻從不停止探索創新的PI身上。見到了身為一個學者,一個科研人員所應該具有的永不氣餒,靜心學術,辛勤探索的態度與精神。
活潑歡快的娛樂生活自然也是充實著我們的暑期生活中的,一樓健身房的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經常活躍著我們奔跑跳躍的身影,北京后湖的酒吧里也有師兄深情的一首“飄洋過海來看你”。還有那年會上大家精彩絕倫的節目,美麗怡人的山莊風景.....太多太多的歡聲笑語回蕩在記憶深處。
站在北京郊外一片藍藍的天空下,望著那青蔥樹影后屹立的研究所,我想我是不會忘記這里,不會忘記這里有一群可愛而才華橫溢的人的。
- 霍妙哲(四川大學,陳良實驗室):
這個暑假于我而言是最特別的假期,我成為了NIBS暑期訓練學生的一員,這一個月里,自己突然從“上學”變成了“上班”,多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前者是汲取知識,求輸入,目的是自我塑造;在研究所工作,既要不斷學習充電,要鉆研,又要有新創造,旨在為人類的知識殿堂添磚加瓦。
NIBS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中國做生物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毫不夸張!NIBS給所內的人員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方面在科研工作上提供了優質而高效率的設備和試劑,得“地利”,做實驗絕不會為實驗條件不佳而困擾煩心,從而做到專心又放心。至于生活上……我相信同行的summers都會對這里的食堂念念不忘,住宿條件也是讓我幸福感倍增。除此之外,干凈整潔的辦公室、舒適的休息區、圖書館、健身房一應俱全。NIBS盡其所能,讓每個人都能無后顧之憂的學習、工作,也讓這里的環境更加純粹,這些實在難能可貴。
研究人員當然也不辱使命,每年來自NIBS的成果就是最好的答卷。多數人在所時間超過7×12h,為科學奉獻著自我,這樣的付出,辛苦但能不斷激發斗志,熱愛科研的人,自然孜孜不倦,樂在其中。
為什么要做科研?
這是一個讓我糾結許久的問題。“求知”可以是個人興趣,但深究“做科研”,就不該單純以“滿足好奇心”作為全部動力了。有時我會想得功利一些:一是相比傳統行業,做科研難有錢途,科研值得我們做出這種物質上的“犧牲”嗎?再者每年生物領域成果如此多,其實多數是不受外界關注的枯燥數據、相當一段時間內難以得到應用的發現,其背后也是大量的汗水、聰明的頭腦、科研工作者的熱情與期待……然而這些工作的價值有多大呢?
如今,我在NIBS找到了答案。在這樣的環境里,成為科研工作者不意味著生活清苦,如今社會也越來越支持給予科學家獎勵,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是中國發展的趨勢。那么,有了一定的生活水準之后,相比再追求更多金錢,探索新知的精神享受難道不更令人愉悅嗎?至少我是這樣想的,我相信眾多辛勤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如此認為的——正如曉東所長之言“科研生涯的財富是無形的財富……(做科研)在迷霧中尋找亮光,那是一種沉浸式的快樂。”
至于看似重復的科研工作價值何在的問題,這段時間與各位從業者的近距離接觸給了我新的啟發:我可能花費數年的時間與精力,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我的同行也是,根本不足以解決人類現在的困境,然而我們有著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微小的工作累積起來,就是新突破。如果我們的先人因為受到質疑“學科學有什么用呢,你還能上天嗎?”而放棄研究所謂高深無用的數字和圖形,那么今天的我仍然只能呆呆地猜想玉兔是什么樣子。
現在,我們還想知道更多。
- 李寧(中國農業大學,杜立林實驗室):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
“樹林里有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由此決定了所有的不同……”,從五月開始申請,到如今暑期訓練即將結束,感悟很多,但始終沒有離開一個主題,就是所謂的“做你自己”。下面從幾個方面說說我的體會。
首先是最直接的,堅持自己的不同的地方,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我必須承認,NIBS暑期項目的錄取對我影響很大,農大生院把去了NIBS的一對學長學姐當做學術成功的標桿,歷年競爭者都在學院內數一數二。而在這之前,我在班里排名中等,從大一就開始堅持在實驗室學習操作和原理,但至今沒有成功的創新項目。和一起申請的同班同學、“人生贏家”相比,并無競爭力。但是最終,當我和班里排名第一的“學霸”一起被錄時,第一次使我感受到兩年來堅持的價值。當別人在寬闊的大路上你爭我搶時,我選擇了曲折的人跡罕至的小路,甚至是彎路,但人非流水線上的產品,這堅持是我獨有的光芒,是屬于我的價值。此時也得到了證明。
其次,是真切的體會到專業知識、信息的爆炸,體會到安靜下來看一本原文書的重要性。此前,我十分討厭學校圖書館,因為只有在沖擊考試、作業、論文時,才會去圖書館,當然讀閑書就不討論了。著急過兩天考試、明天小測而看書,或者埋頭趕作業,讓我覺得成為圖書館安靜環境奴隸中的一分子,是被壓制的。然而在一個月的實驗中,感覺到,越是深入的研究,越是需要深入閱讀,而不是停留在嘴上的侃侃而談。而對于一個點的深入,又需要堅實深入的整體基礎知識,并非滿足于自圓其說的空中樓閣。實實在在感覺到通讀一本書,哪怕是最基礎的英文教材,其作用都是巨大的。知識爆炸的如今,這些不斷更新的發現、技術不應該是快消費產品,研究需要深入的認識。
最后一個問題,我自己也還在不斷思考,就是關于批判性思維的認識。我覺得更好的名字是,“思維的思維”。長期以來我們處在一種被動的教育中,別人說什么,我們接受什么,亦或有自己的思維火花,但仍沒有能力放到堅實的基礎上考量,成為空談。我感覺大學最重要的一點,在我訓練的一個月中尤為親身感受到的一點,是主動地思考別人的或自己的思考。有人說是勤于質疑和批判,又或是堅持自我,都覺得有失偏頗,帶有主觀的臆斷,去接受或者堅持。思維的思維,應當是無論來路的信息,先主動整理邏輯,承認客觀的條件,剔除自己主觀的或者經驗的觀點,之后再給其下一個自己的結論。現在的我們,或者壓根沒有討論過程,或者在討論中受主觀影響,又或者根本不下自己的結論,甚至拼湊條件欺騙自我……這都使我們在爆炸的信息中迷亂,在自媒體蓬勃發展,輿論向大眾傾斜的時代,這種迷失更為容易發生。如果連這種思維都不能建立,更不要談科學研究了。
最后,我想感謝在NIBS的杜老師、潘師姐,以及農大的何老師、危師兄。走到現在,我不得不珍惜所有的幫助與機會。因為選擇了自己不同的堅持,回報是短暫的,持久的是曲折。
“樹林里有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由此決定了所有的不同……”
- 凌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襲榮文實驗室):
一個月以前,我坐上了從山東來北京的火車,但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臨上車才發現自己定錯了票,列車員問我還要去北京嗎,我說就是站我也得站到北京,幸運的是車上補到了臥鋪。
一個月后,我即將離開NIBS。第一眼看到這座紅色建筑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但離別的不舍之情又是越來越濃。
很難從哪里開始,不知道怎樣開頭。高產的科研成果、便利的生活條件、有張有弛的科研氛圍,每一個nibser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近五周的時間里,每天體驗著濃濃的學術氣氛,體驗著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先進的學術思想的快樂,也盡情體驗著自己實驗中的艱辛與成敗。
在準備若干資料和經歷等待錄取的忐忑后,我來到襲榮文老師實驗室。襲老師剛好去美國參加會議,但老師已安排好師兄師姐接待我們。跟著苗苗師姐學習了一些養果蠅的基本操作后,萌萌的殷暢師姐就帶著我開展自己的小實驗了。剛來到果蠅室,看到琳瑯滿目的果蠅,心里還有一點發怵,但做到后來已經完全免疫了,看到滿屋子的果蠅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五周的時間里,我主要做了果蠅腸道干細胞信號通路中ttk上游的一個信號篩選。既然是腸道干細胞,那就免不了剖腸道了。作為初學者的我,在實驗操作中,這真的是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了。一個不小心就會把腸子剖斷,染色時也特別容易弄丟腸子,到最后看到一張漂亮的confocal片子,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等我熟練地掌握了剖腸子洗腸子這項技能時,我也快離開這里了。
其次我想說,在NIBS,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奮斗著。午夜子時,燈火通明的實驗室是常態;在年會上,楊斧師兄講解poster蹲得太久最后直接坐到地上,仍不焦不燥地為我們講解,眼里流露的全是耐心;在午餐時間,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坐在一起,輕松愉快的交流實驗進展。每個人都將科研放在第一位,每個人都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那一份信念。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科學女神有著令人向往的容顏,而張志新說過,只有在斗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探索真理的道路往往是黑暗的,NIBS帶給我的是一種從容與淡定但卻又無比堅韌的意念。
最后,我想說感謝。在發給我們新生手冊上有這么一段話讓我感觸最深。
“We love you, so we will tolerate the mistakes you are going to make;
We will accept your deficiencies and ignorance as when we were young;
We respect you so will regard you equally, eager to learn form you as much as we want to impart what we know to you;
We know the road is long and the mountain is high. And will walk beside you through the brightness of the day and the darkness of night.”
NIBS是開放與包容的,它用博大寬廣的胸懷接受了每一個真心做科研的人,提供了最廣闊的平臺。而我作為初學者總是不能避免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師兄師姐每天被我騷擾請教,不厭其煩的給予我指導,傳授著自己的經驗和所學為了讓我少走一點彎路,在我做實驗沒有了試劑,因為在周末沒有辦法領取時,滿研究所的去借正庚烷,這些一點一滴所有都是我寶貴的回憶,謝謝你們!
感謝NIBS給我這次機會!希望自己以后在學習生活中都會帶著NIBS的影子,謝謝NIBS讓我收獲成長。
感謝襲榮文實驗室,謝謝師兄師姐對我的關懷與指導,特別是殷暢師姐!
最后借席慕容的詩送給NIBS,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 劉楊(華中科技大學,陳婷實驗室):
一個月的時光轉瞬即逝,我也逐漸適應了NIBS的學習生活,每天公寓和研究所兩點一線并沒有聽上去那么無趣,其中歡樂多多,收獲亦多多。
剛進陳婷老師的實驗室,就得到通知參加第二天的組會。說起來,這算是我們實驗室的特色之一吧,一周三次的組會,整個所里也少有。說起組會的內容,那可是很豐富的,有師兄師姐們的實驗進展,也有文獻的分享講解,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臺上臺下熱烈的提問討論,雖然這時我只能“安靜”的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著他們暢談互動,但是其中的思維火花確實令我受益匪淺。得益于這些組會,我在短短的時間里盡可能多的了解了實驗室的大部分課題,更重要的是對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了初步認識。師兄師姐們不僅能在自己的課題中大放異彩,還能對他人的課題提出獨到見解,這一點也是我非常想要學習的。
組會中給予我最深刻的印象,要數陳老師重點強調的流式調補償的問題。流式上樣品前需要用單陽管調補償,這對于做出好的分析分選非常重要,一般需要十幾分鐘。有趣的是,細胞染完DAPI后也需要放置十幾分鐘待熒光穩定(我以前不知道),二者同時進行,豈不是一舉兩得。若是偷懶不調補償,又跟我一樣不知道DAPI的穩定時間,結果必然不盡人意。這也讓我想到,同樣的實驗方案,為什么有的人能拿到漂亮的結果,有的卻不然,大概謎底就藏在這樣的小細節中吧。
年會也算暑期的一大亮點,年會中導師云集,群英薈萃,每天的學術報告、海報展示,都是一場場的學術盛宴,給予我極大的享受。學術之余,KTV、球類運動、溫泉等娛樂活動也讓我和小伙伴們high到盡興。
我這段時間主要是跟著師姐做實驗,并沒有自己的課題,畢竟時間太短,但這同樣也是一種廣泛學習的機會。我參加了動物中心和流式細胞儀的培訓,嘗試過共聚焦和透射電鏡的使用,以及做冷凍切片的免疫熒光,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讓我的每一天充實而快樂。
在NIBS的回憶中,除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我也無法忘卻實驗室里這一群可愛的前輩們,正是因為他們,我得以快速適應這里的學習生活,是他們,幫助我融入了NIBS。
這一個月的生活,絕對值得我一生珍藏。
- 蘭宇軒(清華大學,王曉東實驗室):
來NIBS僅一月有余,但是我在這個中國頂尖、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受益匪淺。對于還沒有進過實驗室的我,生物實驗的許多基本操作都是陌生的。然而在王曉東實驗室里,學長和學姐給了我很多幫助。從剛開始曹師姐教我如何閱讀paper,到后來潘師兄、張師兄和英師兄教我做各類的手術實驗,我感覺我在這一個月對生物實驗和生物實驗室的了解愈加真切,學習到很多在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
在這里認識的一群小伙伴們也讓人感到很有意思。從五湖四海聚集起來的一群“生物狗”,對于未來既有那種柏拉圖式的美好憧憬,同時也有在看清當下形式的一些無奈與擔憂。大自然中最令人驚嘆同時蘊藏著最多奧秘的便是生命了,而生物學正是以研究生命為基本內容,大到研究整個生態圈,小到研究一個個小分子,其浩瀚之視野,其瑰麗之奇觀,令人如癡如醉,不絕于思。然而,自古以來,世人熙熙攘攘,皆為名利二字。人們皆睞于腰纏萬貫之富商,垂于翻云覆雨之權貴,使得賽先生或冷落于市朝,或淹沒于喧囂,無人問津,令人哀婉。而我們這一群正處在十字路口的年輕人,正在被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磨礪著。這里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二字,但是對于每一個個體,或許也有著真正的正確答案。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年會上聽得某君談體制聊情懷,頗有觸動,亦略有感傷。也許我們生物人能改變的很少,何嘗不是,任何一個個體倘若想改變體制或社會價值觀這些千百年來的老東西,無異于蜉蝣撼樹,淪為笑談。但至少我們還能改變自己。科學家向來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理想,倘若僅以此吃飯,必覺味同嚼蠟。但若以情懷加以點飾,無論是其思想,抑或是其生活,都將大放異彩。
傳言在奧林匹斯之山巔。可窺得世間一切奧秘。若有神立下偉業,便可登山巔以作嘉獎,領略生命無盡之奧秘。
與君共勉。
- 呂祎碩(吉林大學,湯楠實驗室):
年會結束了,我在NIBS也已經度過了大半個月,五周的暑期訓練也已經只剩下一周,這期間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想講一下我對在NIBS的暑期經歷與參加NIBS成立十一周年年會的體會與感受。
第一天來到NIBS,走進NIBS的大廳,看到墻壁上陳列的學術文章,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走進了生物領域最好的研究所,我即將接觸到金字塔最頂尖的知識。這里的一切都讓我覺得好奇而又肅然起敬。安頓好宿舍,全新的宿舍讓我眼前一亮,體驗了這里的食堂,聽了開營儀式,拿到了NIBS暑期學生裝有的隊服,認識了暑期訓練的同伴們,一切都那么有條不紊。
之后,我來到了湯楠老師的實驗室。實驗室里并沒有人,聽實驗室的阿姨告訴我們湯老師在開組會,可能會晚點。一會兒,門口傳來了討論的聲音,老師和師兄師姐開完了組會,因為快到飯點了,老師簡略地介紹了一下實驗室,并聽她講了整個實驗室的概況與研究方向,湯老師希望我們能在這里的一個月學習到科研的logic,也就是嚴謹的思路,每一步實驗都是有目的,都要有的放矢,這讓我對做實驗與搞科研的關系有了新的體會。湯老師的實驗室研究小鼠的肺部發育,對于一個之前并沒有做過發育生物學實驗的人來說,我很幸運能夠來到這里,并且有位耐心的師兄帶我。在實驗上我遇到了許多障礙,實驗主要運用的分子與細胞,微生物實驗我在學校還沒有學過,可以說是基礎為零,但是師兄細心地講授和不斷地學習讓我很快融入了實驗室的氛圍。有趣的是,我在實驗室吃了一次免費的黑魚,是實驗室的大師兄晨跑從河里抓的,實驗做得也好,人長得也帥,竟然還會抓魚,沒誰了。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的時間,雖然已經學到了很多,甚至感覺有些好方法是在學校呆多久也未必能學到的東西。剛上手的時候,總是害怕做不好,或是因為時間太長影響結果,總是手忙腳亂,師兄耐心的告訴我,做實驗沒有誰不失敗,所以不要急躁,耐心得按照protocal一步一步來,不怕失敗。在這一個月來,我學到的太多太多,同時因為開闊了眼界,深深的認識到自己的欠缺與不足,感覺才剛剛邁出一步便要結束。不過沒關系,這段經歷已經堅定了我要在生物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回到學校我會找到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努力,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盲目而浪費時間。
很榮幸能趕上NIBS成立十一周年的年會。在剛來的時候便聽人議論年會要去有名的十渡風景區,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有各種娛樂項目,有各種表演還有燒烤等等。年會也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一流的住宿條件,各色美食,各種娛樂設施,KTV,羽毛球,乒乓球,籃球還有游泳館。我參加了籃球賽,與實驗室聯隊和pi隊各打了一場,老師同學們的拼搏精神十分高漲,同時,我了解到要做一個成功的科研人員,鍛煉身體也格外重要。當然,最最吸引人的莫過于PI們的學術報告了。他們都是生物界的頂級科學家,坐在金色的會議大廳里,看到無數次聽說的PI們真實的站在那里,與大家交談,一切都讓我覺得無比激動并感到不太真實。作為一名即將大三的本科生,實驗技能知識水平都還很低,能坐在這里讓我覺得無比的幸運。雖然我們實驗室以外的學術報告對我來說很難理解,但我仍然覺得這種全新的體驗會是我人生中寶貴的收獲。
在看各個實驗室的poster的過程中,我非常幸運地見到了邵峰老師,邵峰老師認真地看了幾乎每一個poster,師兄師姐分別跟老師介紹了自己的項目和未來的計劃,希望邵老師能提出一些獨到的建議,邵老師也看了我師兄的poster,了解他的項目,認為我師兄中間的一個環節有些瑕疵,別的人的paper上的結論也不能完全信任,而且這個環節對于我師兄的整個實驗來說太關鍵了,他必須得自己重新做,或者找新的證據。我師兄聽完后一直跟我說,邵老師,好嚴密的思路,好厲害……
NIBS十一周年年會是一場科研的盛筵,同時也是大家交流感情的橋梁,作為一名參與者,除了幸運這個詞我不知道還能怎樣形容。轉眼到了今天,我在NIBS做summer的時間也只有最后短短的一周了,我相信這場寶貴的經歷帶給我的一定不會隨著假期的結束而結束。最后我只想說,感謝NIBS帶給我的寶貴記憶。
- 任文苒(南開大學,何萬中實驗室):
很慶幸能成為summer的一員。在北生所一個月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足以成為我大學中段的一個重要的啟發點。這些沖擊與感悟來得如此及時,給與了我繼續在Science這條路上前進的無畏勇氣。
第一天見到何萬中老師,對他說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要衡量一個科學研究的價值,你把它抹去看看科學發展史上有多少空白。”后來聽老師講他做的東西,真的是原創性很高的工作,雖然困難重重,一直沒有發文章,但用王所的話來說,是“挖坑”而不是“注水”的工作。后來又在年會上聽到了很多精彩的報告,見到NIBS里很多做原創性工作的PI。如果將現代的科學研究比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過程,那么只有存活下來的才能夠得以發展,但自然選擇顯然更傾向于發表結果,而非創造知識。但NIBS恰恰在這種殘酷的學術環境中提供了庇蔭。
這一個多月的學習交流中,讓我在實驗技能上有很大的收獲。因為時間較短,無法做一個獨立的課題,所以我在實驗室主要是幫助師姐構建Tag蛋白的哺乳動物細胞模型。還跟著師姐去看了電鏡,黑暗的房間里電腦屏幕上黑白圖像比任何一種色彩都更具有吸引力。在閑暇時間,還跟師姐學習了樹脂包埋,制作了一塊“琥珀”。除了晚上回宿舍睡覺,基本一天的生活都在研究所內進行:實驗室,食堂,健身房,偶爾穿越鐵路去對面的商城“接接地氣”,生活簡單而不單調。我很喜歡這種生活,因為你每天都要面對問題,都要思考,思考會讓人有存在感。
其實,相比實驗部分,帶給我感悟最深的是NIBS不同于學校的學術氣氛。印象里最深刻的是鄒偉平教授關于癌癥免疫療法的講座,報告廳人數爆滿,連兩邊的走道里都站滿了人,這是我在學校從來沒有見過的場面。可能有人會覺得研究所枯燥,只剩下了學術部分,但這恰恰也是它能更加純粹專注的原因。在最期待的學術年會上,形式化的過程幾乎沒有,所有的時間都為學術報告讓路,四天的年會可謂是“干貨滿滿”,每位老師都像在講故事一樣將自己的研究緩緩道來,臺下聽眾的切中要點的提問,poster前熱烈交流的學生老師,讓我感受到了生活與科研交融在一起的滿足感,也讓我漸漸明白了為什么要做科學,什么是好的科學,以及如何去做好的科學。在與summer的座談會上王所說,沒有哪一個工作像我們這樣幾乎要天天面對失敗的,又是如此的孤獨和不被人理解。那為什么還要堅持這樣一條道路呢?也許就是純粹的發現的樂趣,像是一件藝術珍品,其背后的故事只有創造者才會知曉。好的科學一定是具有創造性,真實性和影響力的,而想要做好的科學就要有跨界合作,要有技術創新,能夠利用多個系統驗證,具有預見性和長期性。王所給我們講了很多他自己在做科研時的經驗和感悟,讓我受益頗多。
很感謝北生所,讓我有和許多優秀的學生老師交流的機會,開闊了眼界,也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也許未來還不確定,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我會走Science這條路。也許,兩年之后,我還會回來。
- 沙夢吟(南開大學,陳良實驗室):
海納百川,獨成汪洋
時間白駒過隙,看似漫長的五周暑期訓練已接近尾聲。這五周在NIBS,我體驗并享受著科研生活,收獲了難忘的經歷。
NIBS坐落于北京郊區,雖地理位置略微偏僻,但卻享有了安靜、景色秀美的自然環境。NIBS能讓人遠離城市中的浮躁,靜下心來進行科研。
在陳老師實驗室,我不僅跟著師姐學習到了一些實驗技能,也非常有幸得到了在組會上講paper的機會。之前總覺得開組會是一個很無聊的事情,因為基本無法理解師兄師姐講的內容,但是這里卻讓我轉變了看法。每次開組會之前陳老師都會對我們要講的文獻進行了解,因此在每篇文獻講完陳老師都會進行點評并用自己的語言再對文獻進行回顧與點評,并引用其它文獻進行補充。陳老師講的非常利于理解,不僅讓我能夠充分利用好組會的時間對大家講的文獻進行理解,更是激起了我閱讀文獻的興趣。
閱讀文獻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很好地了解他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手段,做到海納百川。而之后要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課題,思考如何借鑒他人的研究方法,擁有自己的研究思路,即獨成汪洋。
之后的年會更是一場得以享受的學術盛宴。不僅有研究所的各位PI的精彩介紹,還有多家公司進行展示。這些都充分展現了NIBS的實力。
雖然即將離開,但是記憶不會抹去,這次經歷鼓勵著我開啟自己的生物科研之路。希望我也能海納百川,獨成汪洋。
- 曾京昆(帝國理工大學,邵峰實驗室):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聽說過北京有個NIBS非常厲害,那里的人一心專注于科研,其學術成果和學術地位在世界上都屬于一流的,在國內是一個科研界的世外桃源。從小就立志做一名厲害的生物學家的我心中對這個地方充滿了無限遐想,希望有一天能夠來參觀學習,見識見識什么叫國際一流。
轉眼間我大二畢業了,經過兩年的沉淀,我自覺應該有了一定的判斷力,能夠分辨什么是好科研什么是原創性的科研,決定來NIBS長長見識。很早就聽說邵峰老師非常厲害并且免疫一直是我喜歡的課題,所以向邵峰老師毛遂自薦申請來他的實驗室學習一個暑假。這一個暑假的的確確見識到了國際一流的好科研,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原來我對好壞科研的判斷力還是太膚淺了。從前我對top journals中的paper都深信不疑,每讀到一篇貌似新穎的paper都要崇拜一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跟風的病態心理。來到Shao Lab,我見識到了什么叫做原創性研究,以及什么叫做嚴謹。丁璟珒師兄是我的supervisor,丁師兄教了我純蛋白和一些生化實驗知識,他做實驗一絲不茍,最近在《Nature》上以一作身份發表的paper體現了Shao Lab生化實驗的高超水平。最重要的是我在丁師兄身上學習到了,當結果negative時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何將實驗做到極致。
Shao Lab的genetics也是國際一流的,用CRISPR screen到的GSDMD蛋白非常漂亮地補充了細胞焦亡的機制。周平師兄的FACS-based CRISPR Screening簡直是巧妙,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篩選出了與自噬細菌有關的基因。Shao Lab還有各種巧妙的idea,這一切都折射出他們極高的科學素養和日積月累的不懈努力。
邵峰老師一點都不吝惜自己寶貴的時間,非常愿意與學生交流,通過幾次午飯間的交談,我學會了如何去判斷一項研究的可靠性,如何選擇好的科研方向。我也意識到了自己應該摒棄一些世俗的誘惑,才能專心于自己熱愛的科研,同時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等做出可靠的實驗結果再下定論。邵峰老師對科研的投入和熱情激勵了我,NIBS良好的科研氛圍強烈吸引著我。我會努力成為邵老師口中優秀的人才,并且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NIBS做優秀的科研!
- 吳際林(四川大學,羅敏敏實驗室):
就在幾個月,‘科研’這個詞對我而言還是高山仰止卻又有些陌生的一個夢靨。當時的我很難想到,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醫學生,在這個暑假在NIBS真正的體會到了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
記得剛來的時候師姐曾經調侃地說過這樣一句話:“剛開始只是覺得神經科學科研有趣,后來…知道現在適應了單純的生活,不想再到外面了。”當時還不是很理解師姐為什么這么說,一個月的科研體驗之旅,每天浸泡在成果與實驗的快樂與痛苦中,匱乏的娛樂時間只是由跑步機來填充,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做手術,組會討論,設計流程……我開始慢慢明白這句話的內涵,也許,這個科研團隊就是每一個科研學生,科研工作者的全部。
作為一個五年制的醫學生,相比于現下熱門的八年制培養更加注重于技能的培養,來到NIBS所體驗到的,不僅僅是加深對生命科學科研的認識,更是一種跨學科科研能力的培養。通過一個月來在羅敏敏實驗室參加關于神經科學與腦的科研,我學習到了與醫學科研不同的科研方法,另外更重要的是,一線科研工作者對待科研的勇氣,毅力感染了尚處于知識學習階段的我。雖然距離科研還有好幾年的路要走,NIBS一個月的培訓學習生活,明確了前方的航向。
在NIBS為期一個月的學習生活中幸運地聽到了與醫學相關的講座,其實對于我來說,科學過程與方法恰恰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讓我將幾場NIBS安排的精彩講座牢記于心中的是科學家們得到科學成果的獨特的科學方法與驚人的毅力與耐心。
另外,很幸運在NIBS遇到了多年前考到這里的研究生師兄,師兄特立獨行的生活習慣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影響了我的生活作風,與之相比,更讓我驚異的是,在不拘小節的生活態度背后,師兄做實驗,得出結論時的認真仔細與驚人耐心讓我敬佩不已。每天無聊的生活也在和師兄談天說地中得到打發。
最后,能夠有這樣一個讓我體驗科研,親身經歷科研的機會感到十分榮幸,在NIBS這個科研大家庭中,在羅敏敏實驗室這個小家族里,我學習了從未接觸過的領域的內容,師兄師姐與大師門的生活與科研態度深深地影響了我,再次感謝NIBS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祝正在茁壯成長的NIBS在科研中取得更多科研成果,暑假訓練計劃越辦越好!
- 徐達(山東大學,張二荃實驗室):
剛聽說NIBS的時候還是在大二時,聽大三的學長學姐們交流經驗時得知的。在他們的描述中,NIBS就像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圣地,而這里的暑期學校當時也是很難被選上的,對于當時成績在班里并不十分拔尖的我來說,NIBS的暑期學校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但因為我大二參加了一些比賽,也得了一些獎項,就有同學鼓勵我報名試一試,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最后竟然收到了NIBS發來的暑期學校錄取通知!就這樣,我榮幸的成為了NIBS暑期學生的一員。
我是在報到的前一天來到這里的,這里的建筑面積不是很大,建筑的外形也不是那么華麗,但卻有一種古樸的感覺,能讓人把心沉下來。這里實驗室的面積比我們學校要大得多,食堂、宿舍、圖書館離實驗室不過幾步之遙,而且實驗室的網絡也接上了代理,為我們上網獲取資料提供了方便……可以看出這里的一切都是為了科研。
我們來到這里的第一天恰好是周末,趕上了食堂的“一元餐”,兩葷兩素的豐盛食物卻只要一元,給人一種共產主義大家庭的感覺,這也可以看出國家對這里的大力資助。今年這里的住宿把我們安排到了青年公寓,這里十分整潔,唯一的缺點是離研究所有點遠,不過研究所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晚上會安排專車送我們回公寓。
科研生活
說實話,我這個人是比較懶的,死宅一個,所以我自己也沒怎么在研究所外面逛過,基本上是一整天呆在實驗室里,晚上坐最晚一班班車回去。對我來說,實驗室的生活是比較舒服的,休息室里有一片空間可供工作學習,要做實驗就在實驗室里面做實驗,不做實驗的時候可以在休息室里面讀文獻、查資料。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雖然之前在學校也進過實驗室,但是得到的鍛煉卻十分有限,而在這里,短短幾天我就接觸到了往小鼠腦部特定區域注射病毒和插光纖的操作方法,還有病毒包裝與純化,也看到了技術員往小鼠體內植入信號發射器所做的手術操作,而且我還學會了很多分子生物學的操作。除了我原本就會的提質粒、酶切、凝膠電泳之外,我還熟練地掌握了PCR的操作,可以說是收獲頗豐。
那里的人
帶我做實驗的師兄是我接觸最多的,也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人。他在北大、中科院和NIBS都待過,而最終選擇了NIBS。他的很多實驗操作都是通過自己不斷摸索自學成才的。有一次,有兩位技術中心的技術員向他學習病毒的包裝和純化,而這些操作也都是他不斷摸索出來的,因此我十分佩服他。他說實驗室有兩種老板,一種經常催著你做這做那,一種對你卻不加以太多干涉,前者對于缺乏動力的人比較有促進作用,而后者更能培養人的能力。這句話讓我感觸很多,也讓我立志做一個像他一樣的自主性強的人。
另外我還接觸到了許多優秀的同學,大家不但對于研究充滿熱情,還多才多藝。印象比較深的有一位同學,雖然是男生,卻扎著小辮,頗有藝術家的風范,而且他還會跳街舞,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一些比我年紀小的,但他們的言談舉止倒是比我們還要成熟,還不時跟曉東、邵峰等大牛們開玩笑。
年會
NIBS一年一度的年會自然是不可不去的好機會。年會上,研究所里所有的PI都會上臺做報告,而通過這些報告,我們也能更清楚每位PI所從事的研究方向。其中也有不少PI的報告給予了我一些啟發。比如羅敏敏教授用他們自己研究中選錯實驗動物的教訓開玩笑,也讓我增加了經驗。搞計算化學的黃牛教授也是通過報告向我們闡釋了科研中的Pains和Gains。而且年會上既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比如剛在NIBS定居的曹鵬研究員就是第一次參加年會,但他的報告毫不遜色于NIBS的老人,反而是深入淺出,也讓我得以深深思考。此外,年會還邀請了一些研究所之外的科研工作者,來給我們做報告,更豐富了年會的報告內容。比如鳳凰中心的人為我們報告了他們的研究方向,他們通過蛋白組學的手段,通過高靈敏度而快速的測蛋白方法,希望為腫瘤研究的精準醫療做出貢獻。此外他們還打算通過測尿液中的蛋白組成來預測健康狀況變化。就是這樣,NIBS的年會就是一場學術的盛宴,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增加了見識。
此外與王曉東所長的座談也是難得的經歷。王所十分健談,舉了很多他自己科研和生活中的例子來例證他的觀點,都給我們很大啟發。從王所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對于科學和祖國的無限熱愛,把我們當成未來的希望。聽了王所的話后,我也十分鼓舞,決心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才。
年會除了上述的內容外,不可不談的就是年會的娛樂活動了。這里各種娛樂設施和運動場館應有盡有,年會期間舉辦了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賽,還為大家包了KTV,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
在NIBS五周的時光轉瞬即逝,但這里,這些人,這些事,都將成為我成長中不會忘記的珍貴記憶。
- 楊林東(山東大學,何新建實驗室):
與夢同行--我大概是今年3月份的時候聽舍友說才知道了NIBS這個暑期訓練計劃,當時查看了相關的內容,發現NIBS是中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神圣殿堂,又有這么好的機會,我立即開始準備材料申請,我在3月31號就寄出了材料;然而等到6月6日終于盼到了自己的通過郵件,當時6月初那幾天我幾乎每天一有時間就查看郵件,只為第一時間得到通知;
我和一同參加的徐達17號上午坐火車來到北京,經過一些波折終于看到了自己心中那棟紅色的大樓,上面書寫著“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國家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所里安排我們先住在了學生公寓,當晚就吃到美味的飯菜,并且趕上了周末一元餐,只要一元;18號報到當天發放了注意事項、門禁卡和鑰匙、空調遙控器和營服,并搬到了青年公寓——兩人一小間,所里為我們安排好了所有的,保障我們能專心開始接下來20多天的實驗室學習鍛煉;
進入了我申請的實驗室,里面的師兄師姐都在緊張有序的做實驗或者查閱文獻分析數據等,在這里能感覺到大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思維碰撞,老師把我介紹給負責帶我的尚繼云師姐,我跟隨師姐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和科研方法,受益匪淺;每天清晨8點半我到實驗室時,一般師姐已經開始準備當天的實驗安排了,我跟著師姐做得最多的就是western blot,師姐在研究幾種組蛋白去甲基化酶,所以一直在做Co-IP鑒定,先開始磨樣,用研缽和杵不停地研磨樣品,中間一直加液氮防止蛋白降解,然后離心過濾,中間beads吸附特異性蛋白,再用多肽競爭,之后加入SDS protein buffer電泳,接著既可以銀染去打質譜分析,也可以接著作轉膜、封閉、孵育和漂洗,去顯影分析,這一整套下來基本上是一天的時間,中間每步都要細心操作,并且要清楚明白具體的原理,否則出來結果后就無法知道自己哪步出了問題;也還有一些別的實驗,比如保菌,菌種前一夜搖上,提質粒、基因組DNA、RNA、RT-PCR、酶切鑒定等等,在這些天的實驗室學習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合理規劃自己的實驗計劃,只有清晰的實驗思路、提前安排好自己一周內的詳細工作和兩個月內的長遠工作才能收獲好的預期成果;
生活方面,所里飯菜很可口,物美價廉,基本上一周之內不重樣;有個室內乒乓球、羽毛球場地,有空閑的時候可以約著去鍛煉;還有就是所里的PI會經常邀請一些知名學者過來講座,更好地進行學術交流;如果周末實驗不是很緊的話還可以出去玩玩,而且周圍的生命科學園地鐵站到北京很多景點都方便;八月初還能正好參加NIBS的年會,去度假村里面休閑,聽每個PI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看師兄師姐們的poster展示,還有精彩的KTV大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這一切讓我深深地領略到NIBS良好的科研氛圍,每個人是熱愛自己的研究并愿意為之付出的。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離開這里了,剛來時還說就NIBS的項目時間長要五周時間,但是離別時才發現當你適應這里后,已不想離開;感謝NIBS和何老師給我的這個機會,感謝帶我師姐的包容和關照,感謝其他在我作summer期間給予我幫助和關心的人;最后祝福NIBS在生命科學研究中早日獨占鰲頭,希望自已也能有與NIBS再重逢的那一天。
- 楊偉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隋建華實驗室):
很感謝NIBS,很感謝隋老師,給我這次機會來NIBS。在我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失望時,對未來感到迷茫時,NIBS的郵件猶如一道光給我帶來了希望。一下子覺得自己成為了NIBS人,應該去進一步了解NIBS。相處好的同學說,你不要再說你進了NIBS的暑期訓練計劃,不要再說你知道的NIBS的情況。現在想來,那時的自己似乎變成了炫耀的“布道者”。
來到NIBS,在實驗室里見到和自己是同一所大學的的學姐;在云澤山莊里,作為一個觀眾,聽著卡拉OK比賽的歌聲,發覺屏幕上名字在哪見過,原來也是學姐。那么多足夠足夠出色的學長學姐來到NIBS,成為NIBS人,不出色的自己能夠幸運地成為NIBS暑期訓練計劃的學生,也該感謝他們。可恨的是,不爭氣的自己,搞出了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的事故,不只給自己抹黑。
進實驗室的第一天,說到自己成績不夠好,不敢確定一年后能不能再進NIBS。帶我的楊芳師姐還有雅菁學姐就指導我該如何努力,爭取進入NIBS,這也奠定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楊芳師姐教導我的基調。雖然心里有一點羨慕其他暑期學生能把提質粒PCR酶切連接轉化做得很熟練,但是很高興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淺顯地探索,了解實驗室的技術,了解抗體和免疫學的書本知識及前沿。很感謝師姐的耐心,和三年前暑期學生一樣,很感謝師姐的耐心。三年的時間,還能保持一顆不變的心,在哪都應該出色。近一個月里發生的事歷歷在目,沒進過實驗室的自己在學校這學期的的分子生物學大實驗和生物化學大實驗課上,對科研有了一丁點感悟,在師姐指導我操作時,冒了出來:“不就是加試劑嗎?”后來又一次冒出同樣的話,師姐生氣了,生氣歸生氣,還是耐心地教導我。“你這話很不負責,所有生物學實驗不都是加試劑而已,操作練著練著就熟了,關鍵是實驗背后的原理。”現在明白了“你這話很不負責”,自己的一句話只看到科研的表面的一點點,同時也否定了科研人員的努力。一周前,向師姐“匯報”自己學到的競爭ELISA的原理之后,師姐給我理了一下,聽到她的講解,心里咯噔一下,還可以這樣設計實驗啊。自己似乎抱著書本的東西不放,更多地關注理論,但卻不懂變通,哪會想到那樣設計實驗。對科研有了自己一點新的看法,找對一個方向,在明白原理的基礎上設計實驗,準確快速地操作,加試劑。自以為話糙理不糙。
周六周日坐下來看資料時,感覺氣氛和周一至周五時不一樣,楊芳師姐沒來,少了楊芳師姐和一些師兄師姐的談笑聲,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周一至周五不怎么說話的師兄師姐在周六周日剛開始做實驗時的笑聲。一下子注意到一些師兄師姐間就沒說過話。自己不也是和一些師兄師姐沒說話,就只互相讓個路而已。班級人數是實驗室人數的兩倍,自己不也是和幾個同學基本沒說過話,也沒見過某幾個同學間說過話,或是性格原因,或是對不上眼,或是之間發生過故事。師兄師姐和我們一樣都是人,都是學生,一些人之間就沒說過話不該奇怪。“虐狗”的行為也不該奇怪。和師兄師姐一起吃飯,他們高興地討論著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吃完飯還在談論,作為一條單身狗,我靜靜地不說話。每天下午自己起碼都要睡過去起碼一次,起碼半個小時。經常看到雅菁學姐和我一樣趴在桌上睡覺,楊芳師姐莫非是有強大的意志力,可以不用午睡。當我覺得趴在桌上睡覺很難受,想去樓層兩邊的休息區上的沙發上躺著。到一邊的休息區一看,一位師姐正匍在沙發上玩著手機。我還是轉戰另一邊的休息區吧。回到實驗室時,看到師姐蓋著一件厚衣服,用手背擦著惺忪的睡眼,咽著口水。想來師兄師姐們都需要休息的,或是趴在桌上,或是在沙發上,還有在研究所的宿舍里。隋老師出完差回來后,看到她趴在她辦公室的桌子上睡覺,我一點都不驚奇。還有不少事讓我覺得師兄師姐和我們并沒有多大的區別。以前只是從網絡上了解科研人員的生活,現在能近距離的接觸他們的生活,挺開心的。
期待能在年會上好好休息,可是到了年會,看到大多數人依然不放松自己,每場報告會都要去聽,自己不能落下啊,每次把“我要去玩卡丁車”說出,就又收回來。最后艱難地達成一項成就,在學校不怎么聽課,聽課效率低的我,聽的學術報告場數之和大于我兩年里在學校里主動參加和被動參加的報告場數之和。第一天下午打算著,盡量每場報告都聽懂。第二天我就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安慰自己,能聽懂就聽懂,聽不懂也沒辦法,重要的是,學會一些實驗方法,了解科學前沿和熱點。有依據地推測,精心地設計實驗驗證。基因敲除驗證基因功能,需要回補實驗,有時還需要體外驗證。腫瘤治療和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特別是泛素化經常被提到,毫無疑問是熱點。被domain一詞洗腦,感覺自己以后用結構域時脫口而出的是domain。看著講臺上的大牛臺下的大牛一問一答的交鋒,心里滿是羨慕……獲得很多無形的東西,雖然零散,但是我相信它們會默默地影響我。隨著會議中心里人的減少,自己竟有了自己是某一領域佼佼者的錯覺。
不敢說這五周的經歷能影響自己一輩子,但敢說這五周的經歷能支撐自己一年。
- 俞錦超(中國農業大學,邵峰實驗室):
今年暑假,有幸能夠成為NIBS的一個summer,更加幸運能夠來到邵老板的實驗室學習。
邵老板實驗室給我最大的印象是辛勤,一周七天,沒有一天有休息,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都勤勤懇懇的做實驗,這也大概是為什么邵峰實驗室能夠取得優異的成就的原因吧。實驗室的氛圍也很好,大家經常討論學術問題,吃飯也一起吃,非常團結。
特別感謝許悅師姐這些天來對我的幫助。我剛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師姐很有耐心的教我,這一個月我也學了許多實驗操作。除了實驗操作方面,師姐還讓我懂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全信Top journal。頂尖雜志中也有許多錯誤,只是由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等方面的原因,人們認識不到,所以要敢于質疑。其實這類的話我以前也聽過,“盡信書不如無書”嘛,但是沒有一個切身的體驗,體會不到這句話的意義。而這次師姐給我做的實驗就是這樣的一個基因,它是一個師姐新發現的基因,以至于顛覆了以往的傳統認識,以前許多發表在雜志上其他人的研究都是錯的,這次親身體驗使我受益匪淺。
邵老板是一個專心科研的人,不求名利,讓人尊敬。特別是老板在年會里卡拉OK大賽上講的最后一番話,更是讓人動容,作為一個科學家,應該專心于科研,而不要想著升官發財。老板是我的榜樣,也應該是所有科學家的榜樣。
今年暑假來NIBS,不虛此行,真正體驗了一次原創科研,學習了實驗技術,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感謝師兄師姐們的無私奉獻和研究生部老師的支持。
最后吐槽一下青年公寓,雖然看著很好,但是希望還是讓下一屆summer住研究所宿舍。青年公寓真的是太容易出問題了,什么東西都可能壞,而且物業經常不上班,讓人很尷尬。
- 張倩(西安交通大學,李文輝實驗室):
5周的時光飛逝,在NIBS度過的5周現在回想,依舊難以忘懷。在NIBS的學習與成長,在我看來是這個暑假最寶貴的禮物。NIBS給我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親身接觸科研,在這里,我深切感受到了科研實驗的艱苦與甜蜜,科研工作者們對科研的熱愛與求真的精神,師兄師姐們嚴謹認真的科研態度等等。5周的時光是艱苦的,亦是甜蜜的,在系統的學習實驗操作與閱讀專業文獻過程中,充滿著枯燥與辛苦。但是在拿到實驗結果的那一瞬間,驚喜與甜蜜便向我襲來,那一刻的驚喜應該就是科研最吸引人的美麗了吧。
在來NIBS之前,我對科研懷著一分向往憧憬,覺得他很神圣也很神秘。經過師兄師姐教導下零距離接觸科研,聆聽各位專家PI們對相關專業領域的報告,和優秀的伙伴們討論學習中我對科研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這里,科研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經融入了血脈,像吃飯與喝水。同時,它讓每個人又愛又恨,但卻欲罷不能。
科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做實驗的點點滴滴之中,需要持之以恒的認真,強大的耐心和直面一次次失敗的勇氣。做科研就像在黑暗中尋找一絲絲亮光,在迷茫中尋找前進的道路,在一次又一次辛苦的努力與嘗試下尋找真理,但卻往往面對失敗,成功只是極少數的,失敗在循環,在數以千百計的失敗背后,真理才可能慢慢出現。我非常佩服實驗室的各位師兄師姐們,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處在科研的一線,從早到晚認真嚴謹的做大量的實驗或者重復大量實驗,期望發現問題并驗證問題。經常是從早上進實驗室,就像陀螺一樣高速運轉,直到晚上才看到他們的疲憊。很多做實驗的過程中,為了第一時間看到結果或者因為實驗沒有完成,常常是忘掉吃飯與休息。他們這樣說著:“自己不吃可以,但老鼠們必須要按時吃飯的。”“養細胞就像養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都要好好呵護。”有那么幾天,實驗很緊張,我也在實驗室里忙忙碌碌,但一天下來,身心俱疲,再加上實驗失敗的壓力,我迷茫無措過,幾次過后,就想要放棄,負能量無時無刻圍繞著我。但師兄師姐在一旁一次一次鼓勵我,教會我在失敗中學習并且找到不斷堅持的信念。非常感謝這一群師兄師姐的教導與關心,他們身上對科研的態度與精神感染著我,并且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科研又是一件迷人的事情,每一個實驗結果都讓人欣喜。經過了一遍遍重復的實驗,一次次失敗之后,當成功的實驗數據擺在眼前,心中的喜悅是難以用言語描述的,之前的辛苦都比不上此時此刻的幸福。每一個成功的數據都離真理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在一步步向真理前進的過程中,一路上的荊棘都只會讓我們愈挫愈勇。在這里,我看到很多這樣幸福的瞬間,在一天的疲倦過后,師兄拿到最新的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完美契合,師姐在一遍遍觀察實驗現象中有了新的發現,或是在一遍遍分析數據中提出了新的問題等等,在這些幸福的時刻,他們或綻放出欣慰的笑容,或哈哈大笑,或突然大吼一聲,每當我看到他們眼中的亮光,都深深被感染。很幸運,我在這里,也有那樣幸福的瞬間。在做分子克隆的時候,最開始的PCR體系和退火溫度等就是一個難題,經過十幾次嘗試,跑了很多塊膠,都沒能得到較高濃度的DNA,我曾一度失望,一直做著重復的工作,但在一遍遍失敗中師兄不斷改變反應條件,并鼓勵我在失敗中學習,當跑出滿意的膠圖的那一刻,嘴角的笑容都要溢出來了。還有我做出的克隆送去測序,當測序結果與理論一致時,我也是欣喜的,當跑出的膠圖被師兄表揚時,我更是無比激動,這樣的很多瞬間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與驚喜,我享受著那一刻一刻的激動,覺得付出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真理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當看到它神秘的一角時,內心的驚喜就會無窮無盡。
在NIBS印象最深的就是年會了。我在山水相依的云澤山莊欣賞了一場又一場學術盛宴,不僅近距離學習了PI們研究的領域知識,了解到如今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學,更加體會到每一位PI心中對科研真切的熱愛與一絲不茍的態度。每當他們站在講臺上講述自己的科研,迷茫自豪希望憧憬交雜著,但眼中言語中迸發出的光亮深深感染著我,雖然我無法理解那些陌生的學術名詞與一個個信號通路,迷迷糊糊很多都聽不懂,但每一位PI的講述都打開了一片新的領域,加深了我對科研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一顆好奇的心在不斷被推動著渴望著觸碰美妙的科研領域。一場場報告過后,我驚嘆于自然的奇妙,當今科學的發展,也更加憧憬未來的科學,期待著一個又一個科學謎團的答案。在與王所的談話中,更加感受到一位科學家的風度,對科學家的崇拜也在不斷加深。王所解答了很多我們對科學的認識謎團,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好的科學,要有創新性,真實性,影響力。告訴了我們當今科學的發展現狀以及科學發展的未來和方向。對科學界的各種爭論也辯證的告訴了我們相關的想法。更加啟發了我們對科學的正確態度。通過短短的談話,我對科學有了自己的思考與認識。在卡拉OK大賽和聽報告的過程中,我被科學家的氣息包圍著,我欣賞到很多優秀科學家的風度,更多的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做科研的態度,思考人生的態度。無形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更加崇拜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們。經過這次年會,科學不再遙遠了,它離我很近很近。
NIBS給我的另一個財富就是那一群優秀的伙伴們,在這里,我認識了天南海北的很多很多伙伴,交了很多很多好朋友。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更多。每一位伙伴都很優秀。他們有的認真,早晨八點鐘就到實驗室,晚上十點半才回到宿舍,做實驗的時候一絲不茍,休息時還在思考問題,整理筆記。有的知識豐富,聰明機智,他們懂很多很多生物方向的知識,對科研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熱愛,甚至可以和PI們討論問題,交流學術。有的刻苦努力,每一件事情都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困難面前有耐心有毅力。反觀我自己,經過對比,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這群優秀的伙伴中,我的能力與努力顯得那么不值一提,他們的優秀是需要我去仰望的。非常開心在這里,我看到了全國優秀的大學生們身上閃閃發光的優點,了解到他們優秀的能力,優秀的原因。我想,雖然我還是當初那個馬馬虎虎的我,但伙伴們優秀的影子一直都在影響著我,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在各方面向他們學習,我的目標與態度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未來的道路,我會走的更加努力充實。
我非常喜歡這里的師兄師姐們,在這里,我每一次學習都有他們的指導,每一次進步都源于他們的付出。我的師兄做事非常的認真細心,在跟他學習的過程中,我漸漸養成了一套良好的實驗習慣,學會了很多基礎的生化實驗操作,PCR,分子克隆,western,細胞培養與傳代等等操作。更多的是學習到他在做實驗中的認真態度與對待科研的探索精神。他好脾氣的包容我實驗中的一次次錯誤并耐心的糾正我,認真的解答我對實驗與paper中的問題,端正我對科研的態度等等。在師兄面前我就像個小孩子一樣,有時還和他拌嘴,他也和我開玩笑,像朋友一樣,非常高興有這樣的師兄陪我5周的科研生活。非常感謝這些優秀的師兄師姐們,感謝他們的教導包容與陪伴。
總之,NIBS的生活是單調的,單調中卻也有不可預見的驚喜。我喜歡這里安靜的生活,喜歡這里學術的氛圍。NIBS是一群熱愛科研的人用心做學術的地方,在這里我學到很多,也期望將來有機會在這里繼續學習。最最感謝的就是可愛的師兄師姐們PI們伙伴們了。這里的5周深深記在我的腦海中,不會忘記了。
- 趙達仁(吉林大學,董夢秋實驗室):
夢夏入秋,冬雪寒梅
——2016 NIBS summer student 心得體會
夏天收到NIBS的錄取mail,在北國春城做完一周實驗后便馬不停蹄的來到這個靜思湖邊的紅色小樓,開始一夏的學習生活。
簡直是在做夢。轉眼就到寫心得的時間,離別的時間也即將來臨,我的心得體會,只有兩個字,感謝,感謝NIBS感謝dong lab 感謝師姐師兄,感謝遇見的所有人。
NIBS簡直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的學術凈土。在帝都的郊外,頗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境界,無數仁人志士,同道之人,在這里書寫夢想,釋放才華。這里不為外界侵擾,可謂學術凈土。
轉眼入秋,summer的生活也要接近尾聲。對于這里,我只想說兩個字——感謝。剛剛大二的我們,稚氣未脫,尚未知道科研為何物,更不懂如何去做科研。在NIBS師姐師兄教會了我們,對于整個實驗流程的把握,實驗思維的訓練,實驗技術的熟悉,這一個月是一個洗去鉛華的過程,未來會用這里學到的東西,去提升自己,以師兄師姐為榜樣,努力成為一個對科學有意義的人。
秋已至,冬將臨。我也會好奇NIBS的冬景,靜思湖上飄灑小雪一定很美吧?可惜我只在這里待到秋來,不見冬雪。我猜園子里肯定會有梅花,就像NIBS之于生命科學,傲雪寒梅,獨領風騷。
夏,秋,冬,梅是dong lab 里四臺體式顯微鏡的名字,我以它們為題,是因為他們從夏初到夏末,貫穿我整個summer student ,見證我一個月的summer 生活,愿這些顯微鏡下發現更多的科學真理,見證更多NIBS人的成長。
P.S.
就像年會期間王所和邵boss 的真情流露一樣,科研做一個真人,做一個簡單的人,或許我也喜歡這個體系外的世外桃源,感謝這些PI的言傳身教,特別感謝董boss的教誨,雪梅師姐的指導,謝謝dong lab。
祝dong lab 能再攀知識高峰,希望dong lab 的所有人科研順利。
以上,感謝這個夏天遇見的所有人,祝好。
- 趙克緯(清華大學,黃牛實驗室):
充實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流去,轉眼已經一個月了。
NIBS和清華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滿街的自行車,從早到晚的活動和繁華的五道口都是清華的標志。NIBS很純粹,飯后到園區里走一圈可能是唯一的消遣。
年會時我才感受到NIBS的活力。各位PI的故事十分精彩,都是值得尊敬的工作。
這一個月,初步了解了分子模擬,認識了很棒的師兄師姐,和Summer的交流也使我對生命科學領域有了更多了解。
感謝黃老師與我交流學術上的認識。
感謝馬工教我使用服務器。
感謝周宇師兄手把手教我使用軟件。
感謝房森彪師兄周末帶我出去散心。
感謝蔡立榮師兄帶我去村里買東西。
感謝付秋禹師兄告訴我半經驗計算的原則。
感謝王元勛師兄教我看蛋白結構。
感謝楊金才師兄經常跟我討論問題。
感謝秦姍姍師姐教我DOCK原理。
和王所座談時我問到交叉學科的前景,得到的回答是“交叉學科是必須的”。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我把它解讀為“二十一世紀會有各種專業背景的人研究生命科學”。化學背景的我相比于他人有何特色,是我需要考慮的問題。
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就要像前輩一樣勇猛精進。
- 趙永芝(蘭州大學,齊湘兵實驗室):
我該從何說起,我是如此幸運。
五月,我滿懷期待,寄出我的申請書,六月,我收到回復,我成為了NIBS暑期學生的一員。由于我對生化很感興趣,但是學到的化學知識比較淺顯,想多了解一些化學知識,所以我選擇了齊湘兵老師的實驗室,也很幸運地被錄取。
不再只是通過照片,不再只是通過屏幕。而是真的可以親身經歷一次。
7月18號,在開營典禮后,我第一次來到實驗室。實驗室的吳師姐很熱心地詢問了一些我的信息,并且給了我一些實驗室的資料供我了解。
然后,我一個多月的NIBS生活便就此開始。
我想,我一直渴望的那種科研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安靜卻又生動。我看到的師兄師姐們,是一群以科研為生,以科研為樂的人,他們可以從早到晚,不用午休地一直做實驗,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實驗臺和文獻上。他們也總是很熱衷于相互討論給彼此提建議。但同時,他們之間總是有說不完的生活話題,實驗間隙,卻也總是歡笑不斷。
剛來的時候,其實心里還是有點緊張的,但是實驗室里輕松和諧的氛圍卻讓我在兩三天里就融入到了這個團體中。
他們真的是一群無比快樂的人,過著無比充實的生活。
非常幸運的是,我可以跟著實驗室的孫毓澤師兄做實驗,師兄是個很熱心的人,總是耐心地給我講各種反應的機理,儀器的運轉以及操作步驟。我的專業是生物技術,對化學涉獵不深,所以師兄總會發各種文獻和資料給我,盡可能地讓我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師兄的指導下,我學習了一些以前沒有學過的反應以及他們的適宜條件,比如Chan–Lam Coupling Reaction、Buchwald-Hartwig coupling reaction等人名反應、硝基的各種還原方法等,同時還學習了一些實驗操作如重結晶,濃縮,柱層析法等分離純化的方法,以及質譜和核磁等檢測手段。
在化學中心的學習讓我開始對化學有了很大的興趣,我想,今后若是一直可以涉獵一些化學知識,對我今后在生物方面的學習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實驗室每周二會開組會,會有師兄師姐講文獻講人名反應,每個師兄師姐還要把一周以內的工作進行匯報,同時,齊老師還會對每一個人的工作提出建議和評價。他們還會互相討論,共同想出解決辦法。我總是很期待每周二的到來,能看到師兄師姐那么認真準備的成果,看到他們熱烈討論的情景,總能讓我覺得屬于這個團體的一員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做著亟待解決的科研問題又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
在幾周的實驗室學習后,我有幸參加了NIBS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有幸見到了很多學術大牛并聽了他們的學術報告,真正的開拓了我的視野,也極大地增加了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有那么多領域值得探索,有那么多問題亟待解決。我就像一個剛站在科研大門口的人,這些報告讓我如此真實地看到的生命科學的生動。會議廳里除了學術報告,年會期間還有很多各個實驗室的poster,上面有各個實驗室的研究所成果,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對poster上面的內容進行討論,有時甚至會談論到很晚大家才會回去,同時我也發現有的暑期同學已經有了很寬的知識面和很大的文獻閱讀量,也讓我知道了我與他們的差距。
年會期間除了學術報告還有很多娛樂活動,籃球賽、羽毛球賽等,而KTV大賽讓我看到一個生動的NIBS,這里的師兄師姐們不僅專注于科研還多才多藝,我們全體暑期學生還表演了合唱,我也非常有幸地擔任了領唱。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得如此之快,馬上我就要離開這里,離開這個帶給我太多驚喜和期待的地方,離開這個充滿歡樂的實驗室。其實,是很舍不得的,舍不得實驗臺上的化學試劑,舍不得熱心的師兄師姐,舍不得食堂里的飯菜,舍不得這些常路過的走廊,舍不得,這棟樓。
從沒有哪個假期過得如此充實,從沒有哪次經歷像這次一樣深刻。
一樓的墻上會掛有我們的照片,照片上會有我的名字,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紀念。
曾有一段時光能讓我產生歸屬感,這也許就是一種成就了。我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機會能再回到這里,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能再見到師兄師姐,但我知道,從這里離開,回到我的學校,我一定會更加用功,沒有什么會比親身經歷來的更加深刻。
感謝NIBS,感謝齊老師,感謝我師兄。愿NIBS越來越好,齊老師實驗室成果越來越豐碩,愿有生之年還能再次遇見這些優秀的師兄師姐。
我說了很多,因為我如此幸運。
- 鄭雪萌(武漢大學,張昱實驗室):
我第一次來到NIBS是在2015年10月末,隨同我所在的武漢大學14生命科學弘毅班來參觀。迎接我們的是時任研究生院院長襲榮文研究員,他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研究所的歷史,招生政策以及暑期訓練計劃。走的時候看著實驗區長長走廊有忙碌的身影穿梭,機器在角落里發出轟鳴,中庭里卻一片寂靜,風高云淡,這樣的畫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隨意地想著,這是一個靜下心來做點事的好地方。因為我這隨意地一想,我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里為了準備申請暑期訓練計劃所用的材料而在期中考試的夾縫中寫到深夜,又為錄取郵件而歡呼。當然我更沒有想到的是暑期訓練這一個月會深刻改變我的許多想法。
報到那天第二次來到NIBS,一切景色與我記憶中一樣,第二天我就開始了在實驗室的工作。我所在的實驗室主要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我首先注意到的不同是NIBS各實驗室高效率的實驗體系。實驗體系包括儀器和試劑,更重要的是實驗過程的各項操作和涉及的人員,只有當這一切都井然有序而且有效率,才能保證腦中的想法能隨時轉換為實驗,且過程是可靠地按照設計進行。NIBS的技術員制度和lab manager制度幾乎與國外完全相同,這使PhD students更加專注于科研的想法本身。這些訓練有素的師兄師姐有大量時間坐在討論桌前交換想法和處理數據,聆聽這些想法使我了解小項目前行的每一個過程。
在頭三個星期我主要學習技術,閱讀論文和理解項目,第四周我們等來了期盼已久的年會。對我來說這無疑是光彩奪目的學術盛會,現在仔細地搜尋年會中每一個細節的記憶,仍然讓我十分激動。背著書包穿梭于海報間,周圍充滿投入的討論,人聲鼎沸之中思想如空氣一樣自由。科研故事各有不同,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故事都是由跨越領域的多種方法完成的。基于大膽的假設,在信號通路的研究中用生化方法研究膜上的受體,再由蛋白結構解析提出進一步的假設,實驗設計完全不拘泥于生命科學的領域之分。可以想見,每一個精彩故事的背后都有極廣的知識面或者通力合作的不同領域的個人和實驗室。這是我從未見過的視野,真正以創新的方式將整個生命科學連在了一起。如王曉東所長所說,領域不會也不應該成為思想的限制,思想的所在將是星辰大海。
在學術之外,我也認識了許多各有長才的同學。他們都是同我一樣,對科研懷有極大熱情,但又充滿娛樂的精神的興高采烈的人,他們使我感到,這一個月的收獲如此純粹,但又從來沒有失去生活本身的樂趣。
- 卓一洲(東南大學,王曉東實驗室):
We love you
So we will tolerate the mistakes you are going to make;
We will accept your deficiencies and ignorance as when we were young;
…
We know the road is long and the mountain is high.
And will walk beside you
Through the brightness of day
And the darkness of night;
We trust you with the honor of our own,
Believe in you that you will treat science with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ity.
And be your co-workers like family members of your own.
/
—— From the lovely professors of NIBS
最初知道自己有幸能成為NIBS的summer時欣喜中仍捎帶著些許忐忑,對于每一個學生物而又對科研滿懷熱愛的學子而言,NIBS無疑是中國學術領域的一座圣殿。初到NIBS,便接觸了美麗溫柔的蔣顯師姐,熱心外向的張思韜師兄,嚴謹智慧的潘師兄,親切呆萌的郭老師,有趣幽默的艾師兄,超酷大神瑛師兄……這里的人有千千萬萬種可愛模樣卻也都帶著做Science的人的求真務實大膽創新。有人的地方,便有人情,而NIBS除卻本身強硬的科研硬實力以外,更打動人心的是有這幫可愛的人的存在,豐富著建設著NIBS的現在和未來。
正如題記所寫的每一個Summer都會收到的NIBS的一篇文字,在我們最美好的年紀,在中國最富有科研自由的土地上,多幸運而又多感恩能夠遇上一群給予你犯錯的機會并包容著不成熟尚且稚嫩的你犯下的錯誤的人兒。五周,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卻足夠讓我們走近生物界大牛的科研世界,足夠讓我們感悟體會許多,足夠讓我們將這段時光鐫刻入記憶。盡管前方道阻且長,但這里的人這里的生活讓我比以往更加堅定自己未來做Science的道路。
最后,僅以一段文字作結,并希望所有Summer同學能夠共勉:
Funding gathers, and now my resear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 I shall take no wife, hold no lands, father no children. I shall wear no crowns and win no glory. I shall live and die at my post. I am the sword of science. I burns against the illnesses, the light that brings the medication, the horn that wakes the agriculture, 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knowledge of men. 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for this day and all the days to come.
- 李錚(華中農業大學,何萬中實驗室):
和武漢焦躁的夏日比起來,北京的夏天顯得平緩而寧靜,在這樣的夏日,我來到了NIBS,這是一個遠離喧囂紛擾的地方,周圍布滿了蔥翠的高大樹木,還有幽靜的環湖公園,仿佛將北京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一切都拒之門外,初進大廳就感受到了這里濃厚的學術氛圍,墻上掛著各實驗室PI的簡介以及近期發表的文章,還有研究所的活動照片,甚至還有各屆summer的集體合照。研究生院的老師們為我們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準備,不僅提供了大巴車帶我們購買生活用品,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比往年更好的住宿條件,可以感受到老師們的平易近人。
第一天的開營儀式由研究生院的老師主持,董夢秋老師做了發言,開幕式介紹了研究所的發展歷程和PI的聘用考核方式,同時也介紹了NIBS的各種活動,其中以一年一度的年會最為盛大。
第二天開始大家就分別進入了各自的實驗室進行實驗學習。我所在實驗室的PI是Dr.何萬中,老師是做細胞電子斷層成像技術的開拓及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及相關工作的。在實驗室的前兩周我們主要是構建了包含實驗室改造設計的MT蛋白的基因載體,這種蛋白與目的蛋白一同表達,同時通過一系列的處理在相應的位置長上重金屬金顆粒,在電鏡下觀察可以定位目的蛋白。后面的時間里,我們主要幫師姐把她之前連接過的一個載體進行轉染,拿去做流式篩選GFP熒光,進行后續的篩選培養傳代。
這五周的培訓生活中不得不提的就屬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大家一起去了度假村,整整三天半聽了不同實驗室各個PI的精彩報告,有關于細胞凋亡的,細胞焦亡的,有關于細胞內泛素化進程的,有腦神經科學方面關于恐懼緊張逃跑行為的,以及皮膚科學,肺部肺泡結構等等許多基礎科學研究進程發展,與此同時還有特邀嘉賓做有關應用方面發展進程的相關報告,例如關于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的應用,鳳凰工程的蛋白質科學的發展,以及分子檢測精準醫療的成就及應用前景等。
等到了晚上,還有墻報評比,各個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將自己一年的工作展示出來,使得我們能夠更加詳細地了解到他們科研的進程,于此同時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包括,KTV、游泳、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臺球等。
五周的時間既漫長也飛快,結識到了新的朋友,也學習到了新的東西,在NIBS的夏日是充滿樂趣的,是充滿意義的。
- 陳多(中國藥科大學,隋建華實驗室):
多年以后當我再次回憶起在北京、在中關村、在NIBS的這一個月生活時,我依舊會印象深刻。在這里我認識了牛人,結交了新的朋友,也陪了最重要的人。早在今年的三月份,我就知道了NIBS的暑期訓練計劃,剛開始只是把它當做各個高校暑期夏列營一樣,并不放在心上{因為高校夏列營往往不招收大二學生}。但后來卻有了迫切想出來看看的心情,去了解國內一流實驗室是怎么做的,導師也極力支持!以至于報名后,每天都會懷著忐忑的心情關注一次郵箱,甚至發郵件到研究生部老師那里咨詢。直到那天周四晚上的大課,我收到申請通過的消息。但隨之而來的又是如何準備,該去學什么的思考。
很感謝隋老師讓我們進入了她的實驗室進行了五周的暑期訓練,從我在學校里接觸科研開始,就對免疫學領域相當感興趣,所以我毅然決定了將隋老師的實驗室作為第一選項。
公元2016年7月18,我進入到隋老師實驗室,比我想象中要大,卻沒有想象中人多。實驗室有師兄師姐負責各自的課題,有manager負責儀器耗材的訂購,有helper負責物品準備。一切都是儼然有序,各司其職。這里沒有閑人,整個NIBS也是。隋老師為我安排一個高年級的師兄。在他的課題中,我看到的是劉希明師兄更多的是對課題整體的把握和思考,我們做的并不廣,卻做的很深入細致專業,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因為只有這短短的一個月,我也只對師兄的課題有感性的認識。我會在學術匯報上進行詳細展示。
公元2016年8月9日,七夕節,年會。NIBS全體人員來到了房山區十渡地質公園里風景優美的云澤山莊。在這里進行著學術間的交流,各自實驗室展示自己最新的成果,也有一連做了很多年的課題。不僅如此,王所還單獨和我們暑期學生會談。專業的學術交流之后,老師和學生們也是打成一片,歡聲笑語齊聚一堂。師兄師姐們優美的歌聲,也有小蘋果給大家助興,還有邵老師對年輕人情真意切的教誨都記憶猶新。通過這次年會,我知道了自己還有很多基本理論知識的需要鞏固扎實,也對已經掌握的知識有了溫故而知新的感觸。這次學術的饕餮盛宴讓我冒出很多思維火花,也許并不成熟,隨著知識累積,這些謎題會慢慢被解開,但希望有一天會是我自己解開了某個科學之謎,或許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 一名高中生的感想摘錄
第一天上午見到了各種白眼紅眼棒眼桃心眼直翅卷翅胸毛多腿毛多剛毛短粗剛毛不齊的各種果蠅,???←桃心眼的超可愛!
結果下午就直接被教怎么解剖果蠅腸子。啊,一邊背弟子規三字經朱子治家格言一邊剖,手抖到死剖了整整兩個小時,結束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了終極得到了靈魂的升級。
在顯微鏡下看到了果蠅奇怪的抱團方式以及決斗后的果蠅尸體。師姐說其實可能是他們的身體被食物粘住了。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這么適合頹廢的日子,我跟著師姐做PCR和果蠅腸子染色的實驗。
手忙腳亂,吸浸泡液的時候吸丟了兩條腸子…
被實驗室藥品裝置的紛雜而有序震撼到。
(第三天這種震撼感就破滅了)
第三天叫了三遍Z君才把她叫起床,兩條咸魚互相攙扶著把自己送出宿舍大門。繼續跟著師姐做實驗,見到好多有趣又厲害的儀器,還有加錯試劑大呼丟臉的師姐。旁邊另一個師姐手抖打碎了一罐裝果蠅的bottle,從容的走出去拿了一個電蚊拍回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目瞪口呆的我。
下午練習了收virgin和給果蠅換瓶子。師姐說處男蠅沒什么用。
第四天師姐去做數據分析,加錯試劑不僅沒有影響提純還增加了濃度,師姐很開心。上午好好的頹廢了一會兒,并稍微寫了幾筆作業。下午用熒光顯微鏡看了染色的腸道,看得時間長了點,被閃瞎。
宿舍方面,如果Z君打游戲能夠把手機和嘴巴都靜音我也就不提別的要求了。
啊還有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鬧鐘響三次還能睡過三個小時的我,居然成為了宿舍的叫早擔當。
整體來說,雖然剛從西北回來就奔來了這里,有點累,但還是挺開心的。這里的人從老師到保潔阿姨都很好,每天都能做有意思的事,而且伙食真是好到沒話說QWQ
兩個師姐也超nice,給了我很多教材,解答我的各種問題,還分給我零食QWQ
接下來的日子也要努力不頹廢的好好過!
啊可是暑假作業怎么辦呢?
學生代表發言發言
高國銘(武漢大學,黃牛實驗室)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弘毅班的高國銘,今天很榮幸作為暑期學生代表在此發言。
一個月的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相信每位暑期學生都在此間都收獲了不少。馬上就要離別,我相信大多數人心中都是不舍。我們暑期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借著NIBS提供的這個機會,得以相互結識、成為朋友,這本身就是一種幸運。而且在NIBS的各位老師、學長學姐們的耐心的指導下,我們不僅學習了實驗技能,還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研究、什么是好的科研。對此,我們心懷感恩。
雖然被欽定為代表,但是我知道我代表不了暑期學生。正如科學的美感在于追求與眾不同,無論是否成為科學家,我們這些追尋科學的人最珍貴的就是獨立于他人的思想,因此是絕不可能被代表的。所以我只能在此稍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NIBS學到的兩件事:
第一,優秀的科學家總是樂于交流與分享。NIBS不僅有年會這樣一個能讓學生與老師充分交流的學術盛會,而且不同實驗室之間的合作也非常緊密。年會上基本每位老師都會提到與其他實驗室的合作,而且經常有老師講完以后,下面立即有其他老師說“誒,這個我們可以合作!”因此,NIBS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自由而寬松的學術交流氛圍。另外,NIBS的
學科間交流與合作也被充分支持。以我們實驗室為例,有做生物實驗的、學藥學的、學計算機的、搞有機合成的等等,每次開組會時可以明顯感覺到不同學科的切入
點與思維方式各不相同,但放到一起總會給對方以靈感。而且因為各個學科的人都有,所以介紹文章時會講得很詳細、平白,照顧到聽眾,同時也降低了學科間的壁
壘。我認為,這才是科學應有的姿態,也是NIBS這么牛的原因之一。
第二,跳出固有思
維的限制,跳躍在各學科間尋求靈感,常常能產生原創性的好科研。比如湯楠老師的肺泡干細胞研究中,由植入肺假體后造成的細胞分化想到呼吸時肺部細胞承受的
壓力與張力是否影響了細胞信號通路的變化,于是想到制造一個底部為可拉伸彈性膜的細胞培養裝置,使細胞在培養過程中可控地承受膜拉伸帶來的張力,成功地確
認了力對肺泡干細胞分化的影響。再比如昨天中午Lucy O'Brien在她那精彩的演講中提及的cell flux dynamics,也是從生態學中的種群分析中得到的靈感,將生態學中分析種群中個體在某地區空間上分布方式的研究方法引入對細胞流的動態研究當中,結合細胞生物學典型的激光共聚焦顯微鏡3D重構,從看似毫無規律的干細胞移動中分析出了顯著的規律。這些原創性強的好科研全部都得益于跳躍性的思維。
簡而言之,雖然不同的人能學到的、體悟到的各不相同,但每位暑期學生都確確實實地從暑期訓練計劃中受益。結識了很多好朋友。最后,我想說:謝謝NIBS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謝謝老師、學長學姐們的耐心教導與傾囊相授!謝謝你們!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