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實驗室 / 學生活動 / 正文

學生活動

名家訪談錄-王曉東篇

發布時間:2009/04/24

2009423日晚,名家訪談錄之王曉東篇在NIBS學術報告廳火爆上演。訪談活動由研究生會主席孫麗明主持,題目為“一個學生的進化”。

訪談開始,曉東說,作研究生以前,我們每個人在本科階段考試成績不是最重要的,由于只能在特定環境下接受教育,但重要的是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曉東給我們提的建議是養成一生閱讀的習慣,在閱讀中思考和進步,還要能夠跟別人交流。

在談到出國的問題時,曉東說做科學最好要有出國的經歷,但什么時候出國就要因人而異了。要在內心足夠強大后出國,這樣才可以更快適應、更好學習。曉東提醒我們,出國以后就要完全依靠自己了,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選擇的結果,自己學著接受別人,接受別人的文化。曉東還說要不要繼續做科研,也是一個選擇問題。但是要記住,不論選擇做科研,作老師,還是經商,從事各行各業,只要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認真堅持,都能成功。選擇只有不同,無所謂對還是錯。

在研究生階段,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進入自己期望的實驗室,所以需要我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曉東說,他自己當時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是將研究生階段作為一個訓練的過程,所以心態一直很好。曉東說低年級的學生需要盡快掌握實驗技能,得到并能分析具有說服力的實驗數據。在研究生階段要安排好自己的實驗時間,提高效率。研究生訓練后期,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往往會因為已經發表文章,心態不再平和,容易錯過重要的發現,所以做科研需要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態。

在申請博士后的時候,往往需要尋找能“一見鐘情”的導師合作,這樣才能擁有空間盡情發揮。而博后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課題,相對更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了,此時特別需要有勇敢嘗試的決心和不放過一切細節的耐心。同時選課領域的時候不要跟風做,一定要做有意義的,這樣才會更有心德。

當到自己建立實驗室的時候,一方面需要自己以前的經驗和技術的積累,更要有勇于嘗試的魄力。做科研是需要行動的,每個課題不能等完全想通了再動手,只能一邊發現問題,一邊解決問題,然后再發現更多的問題。

曉東自謙說,他本人正是“at the right place and the right time”才在“apoptosis” 領域做出了重大的發現?!?span lang="EN-US">successful scientist”和“great scientist”存在很大的區別?!?span lang="EN-US">successful scientist”需要機遇,不單靠努力追求就可以得到。我們要努力做“great scientist”,縱觀科學發展史,有很多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在不同的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們的工作同樣激動人心。

整場訪談持續了三個半小時,曉東聊的很精彩,大家聽的很盡興。學術報告廳掌聲笑聲不斷。

:張麗漫

攝影:萬小波

? 另类专区亚洲中字,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动漫,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午夜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系列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激情在线中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