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BS學生暑期訓練計劃”學生活動總結
NIBS于2005年暑期開辦了首期“學生暑期訓練計劃” (Student Summer Training Program,簡稱SSTP),時間為六周。其目的在于培養和訓練大學本科在校生和年滿16周歲的高中學生對生命科學研究和現代實驗技能的了解與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幫助他們對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該訓練計劃開始后,全國各地的本科生、高中生給予了熱情關注。經過對報名資料的審核、篩選,最后有11同學入選該培訓計劃。
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和內蒙古大學等各高校,另外還有一名福建省龍巖高中的高中生入選。
參加暑期培訓的學生入所后,被分配到各個實驗室及輔助中心參加具體的工作。培訓結束時,參加培訓的同學都將自己在研究所的工作做了總結匯報。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為參加首期“NIBS學生暑期訓練計劃”的學生頒發了培訓證書。
11名同學在NIBS渡過了一個愉快而又緊張的暑期培訓,在工作總結中,他們寫道:
第一次聽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也就是大家常說的NIBS(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是經由今年保送到北大的qiaoqiaolang師兄的大力推薦。那是在一次經驗交流會上,他被邀請到來做talk,但居然遲到了半個多鐘頭才匆匆趕來,坐下之后東侃西侃說到了NIBS,說這里有王曉東和鄧興旺等大牛教授。當時我就模模糊糊地動了想去NIBS親身體驗一下的念頭。想不到這個念頭后來居然成了現實。――――>左為(四川大學大三學生)
懷著了解科學的心情來到了NIBS。轉眼之間,6周的時間就過去了。在這6周的衣食住行中,科學與我緊密地連接著,處處感受到科學研究的氣息。近距離接近中國頂尖的科學家,新鮮、好奇之中略帶些緊張。周圍的環境和生活讓人新鮮,心目中的頂尖科研人員與常人的不同讓我好奇。作為中學生,能參與到這么重要的科學實驗中,已經是很榮幸的了,在耐心的師姐、熱心的師兄幫助下,缺少專業知識已經不重要了,在實踐中知識也得到了彌補。――――林羽戈(福建龍巖高中高三畢業生)
第一次見到邵峰老師就是在實驗室里的Journal Club,這好像就注定了我在整個培訓期間必定要看許許多多的paper。在來研究所之前我很少讀英文的文章,來到這里首先是學習如何讀paper。在Journal Club,每一個同學都要輪流給大家講一篇文章,這些文章都是與每個人的研究工作相關的。大家在一起學習,可以拓寬視野,加強交流,讓別人也可以給你的研究工作提出意見。我以前很忽略paper,最多看看摘要,到這里就越來越體會到讀paper的重要性了。――――周艷(北京師范大學大三學生)
NIBS的科研氣氛使人羨慕。研究所引進了很多年輕有為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涉及到當今生物學的各個前沿領域。他們的加入為研究所注入了活力和生機,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研思想,活躍了科研氛圍。研究所的實驗條件優越,各個實驗室之間有著良好的交流,因此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實驗技術和科研思路。導師很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充足的科研經費,其他部門的老師也盡力為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徐墨(北京師范大學大三學生)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里極富感染力的科研氛圍。所里的一切工作都以推動一流科學研究為目的,在科研活動中,所有研究人員互相尊重、互相激勵的和諧氛圍使我感受到了一個現代化的科研機構應有的風范。在所里,每個人都是忙碌的,大家各行其是,各司其職,在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為重點,加強原始創新,培養一流人才,增強生命科學國際競爭能力的使命和理念的指導下,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被這里有智力刺激而又心情寬松的精神環境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黃茜(河北師范大學大二學生)
在這里我沒有感到一絲的不平等。到這里做seminar的老師也都是很和藹的,沒有說因為我是本科生就怎么樣,我甚至還得到了張啟發院士、于剛博士的親筆簽名,并向他們請教了一些問題。研究所的PI和學生一樣都在樓下的食堂吃飯。試想一下,和PI吃飯的時候面對面,氣氛很和諧,在交談的同時我也從PI的求學經歷和研究中得到了不少啟迪。――――劉保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二學生)
同時我有幸認識了其他幾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的朋友。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對自己,對自己的學校,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個更加精準的判斷。他們也使我領略到了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學生所具有深厚的基礎、良好的動手能力和開闊的視野。與他們的交流使我有了前進的動力。――――魏凡(北京理工大學大三學生)
對于我們這些暑期培訓的學生,時間短,基礎參差不齊,不可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題目。為了能調動我們的積極性,實驗室要求我們與師兄師姐合作課題,一起查閱文獻,一起討論,一起實驗,而不是簡單的聽從師兄師姐的吩咐,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這樣我們既學到了實用的實驗技術,又了解了學科前沿與科研方法,一舉兩得,實在難能可貴。――――王濤(復旦大學大三學生)
當然,NIBS給予我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感動。張宏實驗室每年都會為實驗室的每一位成員辦生日party。大家圍著一個大蛋糕給壽星公唱生日歌,然后一起吹滅蠟燭,多么溫馨的一刻,亦是那么感人。當有人要離別去異地求學時,實驗室也會開歡送會為他們餞行。我來實驗室不到四周就已經吃了三個蛋糕。每次吃蛋糕時都感覺非常甜,甜的不是蛋糕,而是那份真摯的情誼,那份深深的感動。――――吳慧(北京師范大學大三學生)
培訓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多種的科研報告會讓我們有機會最近距離的接觸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了解他們的科研工作情況,一睹他們的風采。老師、學長們的諄諄教誨讓我感受到你們的良苦用心,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會使我懷念在NIBS的生活。轉眼一個半月的培訓生活就要結束了,在這里我再次的感謝NIBS給我的這次培訓的機會,謝謝。――――徐沛(內蒙古大學大三學生)
我非常感謝能有機會參加這次NIBS的暑期培訓活動。在這短短的六周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深刻地認識到認真、刻苦、百折不撓的精神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另外也對研究所提點兒建議:覺得研究所的生活比較單調,每天在實驗室待的時間太長了,是否能借鑒一下英國人的下午茶,每天下午找一個固定時間,大家出來聊聊天,喝喝咖啡,相互交流一下,感覺應該很愜意的。――――胡啟文(中國農業大學大三學生)
培訓結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道別,相約明年爭取參加下一期的暑期訓練計劃,相會在N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