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實驗室 / 系列講座 / 正文

系列講座

“NIBS第二期學生暑期訓練計劃”系列活動之二: 2006年8月3日中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博士做命題為“科學研究的方法”的講座。

發布時間:2014/12/03

NIBS第二期學生暑期訓練計劃”系列活動之二2006年8月3日中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博士做了命題為“科學研究的方法”的講座。王曉東博士在細胞凋亡生物化學分子機理的研究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于2004年被評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并獲得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同年又獲得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的杰出成就獎,今年又榮獲“邵逸夫獎”之生命科學與醫學獎。UT Southwestern的校長Kern Wildenthal博士評論說王曉東博士榮獲“邵逸夫獎”證實了他在國際生物醫學科學領域中處于的領先地位。從1995王曉東博士建立第一個實驗室開始至今他取得了生命科學界矚目的成就,所有這些成就的取得與王曉東博士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分不開的。

在講座中王曉東博士結合了一個具體事例,滲透地講述科學研究的方法。事例講述了兩位年輕的醫生通過分析一個小女孩關節皮膚周圍出痘的病例,診斷出病人是由于膽固醇過高引發的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假設并利用當時非常尖端的技術證實自己的假設,最后提出移植肝臟可以治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大膽的治療方案,此方案挽救了無數的心臟病患者的生命;同時拓展開來,兩位醫生提出了抑制內源性合成膽固醇的合成來防止、治療心臟病的學說。此原理最終被應用于實踐,內源性膽固醇合成抑制劑(Statins Prev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問世,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1500萬人在服用此藥,由此而帶來的社會效益無法估量。結合分析此事例,王曉東博士將科學研究的方法最終歸為以下九項內容:

1.

選擇一個很感興趣的生物領域。

2.

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簡化成一個可以具體研究的問題。

3.

記錄實驗現象。

4.

運用需要的任何技術。

5.

提出一個假設。

6.

證實并且修改假設。

7.

把發現的原理與更加復雜的生物系統理論相適應。

8.

把科學發現應用于實際。

9.

繼續科學探索。

在以上九項內容中,王曉東博士強調了科學工作者并不能局限地應用現有的技術,要為實驗去創造技術,走出根據現有技術做科學的誤區。同時,王曉東博士指出科學工作者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成功地合作會大大提高實驗效率,合作時要遵從尊重、感謝對方所做的工作,從長遠角度分析合作的意義,不要計較一時的利益得失的原則。

講座結束后,會場掀起了更熱烈的氣氛。學生們踴躍提出問題,王曉東博士風趣、幽默、誠懇地給大家做了解答,并鼓勵同學們說:每位科學工作者在科研過程中都會受到挫敗,但要拿出屢敗屢試、越挫越勇的精神來。


平等交流

? 另类专区亚洲中字,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动漫,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