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學生活動
東籬采風悠悠談-Happy Hour系列活動之鄧興旺篇
東籬采風悠悠談
——Happy Hour系列活動之鄧興旺篇
1月6日下午3時,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二樓Journal Club會議室,Happy Hour系列活動2005年的第一場交流在研究生會的組織下順利開展。本次活動邀請到NIBS所長鄧興旺和大家面對面進行交流,陳浩東擔任主持人。大約一個小時的對話中,鄧興旺教授對同學們感興趣的一些問題給出了幽默而又深刻的回答。
刻苦加堅持,方能造就成功。攻讀博士期間,興旺每天工作16小時,三年時間做了別人六年的工作。在博士后階段,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篩選突變體,在希望與迷茫之間執著地堅持著,終于迎來了勝利,奠定了人生成功的基石。
專注于自己的專業,甚至投入全部的精力。任憑別人各種各樣的愛好,興旺自己獨自堅持著科研工作,終于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用興旺的話,做成一件事情,比做十件事卻什么都做不成,要好得多。表現得很聰明,但不能專心致志的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抓住機遇,更要創造機遇。碩士結束時,很多人申請出國,26美元的托福考試費對當時的興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位老師愿意借錢給他,出不成國就不用還,可以出去就還。興旺明白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經過努力,成功通過了托福考試以及后來的面試,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興旺很好地把握著人生的機會,更用睿智的眼光創造著機遇。當他篩選到突變體時,別人已經發表了類似方法做出來的一些工作,如果按照常規的方法克隆基因,很可能要落在別人后面。興旺利用顏色變化的細微特征,直接看別人記錄的圖片,從T-DNA插入突變庫中尋找生長變弱的一些植株。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一系列cop突變體,不僅為當時的課題贏得了時間,很快克隆到目的基因,更為今后的科研做出了強有力的鋪墊。
良好的心態,大度的胸懷。興旺的心態好到一切成功都理所當然一樣,好到他提不了太多調節心態的具體方法。他忘掉所有的不快樂,把美好的東西印在腦中,輕松地面對著人生。興旺的心態好得像一潭平靜的湖水,只有在千般辛苦篩到的突變體卻類似別人已經發表的工作,這樣的沖擊才能在他內心掀起一絲漣漪。聽興旺聊科研,有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很是雅致。
發現自己,選擇人生。對剛剛開始實驗的同學,興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興旺認為,剛進實驗室正是發現自己的時候,如果發現科研工作是適合自己的,就要下定決心干下去,如果發現不適合自己時,也不要不好意思選擇轉變。當分不清喜歡與否時,現在的工作很可能就是適合我們的。有了第一次成功的體驗時,我們便會深深地喜歡上所做的科研工作。
整個交流過程中,談到科研,提及人生,興旺都表現出一種極其快樂、輕松的心態。從16歲進入北大,到申請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念博士學位,再到耶魯大學任職教授,并獲得巨大的成功,從興旺的口中說出,都充滿了意料之外的驚喜。然而,我們都知道,那是擁有從容大度心態的興旺選用的一種特定表述,一切都是努力付出才得到的回報。
(供稿人: 陳浩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