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內動態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劉燦、鐘琇同學獲第二屆“周傳紀念獎學金”

"周傳紀念獎學金"設立于2022年4月,旨在紀念因病英年早逝的青年科學家周傳研究員(1984-2022),銘記和傳承他對科學的純粹熱愛,鼓勵下一代生命科學家勇敢追求心中的科學夢想。"周傳紀念獎學金"每年在周傳學習和工作過的四所學術機構(清華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深圳灣實驗室分子生理學研究所)內評選頒發。
2023年4月,第二屆“周傳紀念獎學金”的提名和申請啟動,周傳獎管理委員會認真評審了接近六十份高質量的申請材料,并經過慎重和坦誠的討論,選出了十位獲獎者。其中包括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劉燦(導師:劉清華)、鐘琇(導師:邵峰)兩位同學。

劉燦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劉清華實驗室。畢業后作為博士后在劉清華實驗室繼續進行睡眠穩態機制的相關研究。
迄今為止其研究工作主要為以下兩方面:
(1)發現了一個新的調控先天恐懼性體溫下降現象的腦區(PSTh),并通過對其神經上下游的環路研究,發現了 PBel-PSTh-RNTS 這一調控恐懼性體溫降低現象的神經通路。
(2)利用實驗室開發的體細胞遺傳分析技術(Somatic genetic analysis),鑒定出一個調控睡眠穩態中睡眠回補(Rebound Sleep)現象的關鍵腦區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細胞類型。
睡眠穩態是睡眠現象的核心調控機制,劉燦表示未來他將會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運用多種遺傳學和神經生物學的技術手段,揭示睡眠穩態現象背后關鍵的分子和神經機制。

鐘琇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實驗室,是清華大學和NIBS聯合培養的博士生。
博士期間進行細胞焦亡蛋白GSDMB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1) 細胞毒性淋巴細胞來源的Granzyme A激活GSDMB引發細胞焦亡過程中,結構生物學識別機制;
(2) 解析痢疾桿菌效應蛋白IpaH7.8-LRR結構域與GSDMB的復合物結構,直觀展示IpaH7.8識別GSDMB的N端打孔結構域,介導GSDMB泛素化降解的機制,也揭示了自抑制狀態下GSDMB全長蛋白的結構特征;
(3) GSDMB在轉錄時通過mRNA可變剪切產生不同的蛋白亞型(isoforms),闡述不同亞型蛋白在膜打孔能力和細胞焦亡活性的差異。
2022年6月畢業后,在炎明生物公司從事蛋白與結構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專注于炎癥相關的新藥研發工作。

在此向獲得第二屆"周傳紀念獎學金"的獲獎學生和他們的導師表示最誠摯的祝賀!我們希望"周傳紀念獎學金"能夠鼓勵和支持他們繼續自己的科學探索事業,讓周傳的科學精神永存。期待他們未來的更多精彩表現!
頒
獎
周傳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及學術活動將于2023年7月16日(周日)上午9點30分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報告廳正式舉行。
線上參會方式如下。歡迎您的加入!
zoom
加入 Zoom 會議: 周傳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
https://zoom.us/j/97839895653?pwd=MVVSS2l3Y2diV1BIdUkwKzdmV0RHdz09
會議號:978 3989 5653
密碼:0716
周傳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流程
9:30-9:35 | 開場和來賓介紹 |
9:35-9:45 | 周傳博士生平和周傳紀念獎學金介紹 |
9:45-9:55 | 周傳導師饒毅教授致辭 |
9:55-10:05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教授致辭 |
10:05-10:15 | 饒毅教授為2022年度獲獎者頒獎 |
10:15-10:25 | 王曉東教授為2023年度獲獎者頒獎 |
10:25-10:30 | 獲獎者與頒獎嘉賓、周傳親屬、管委會老師合影 |
10:30-11:20 |
學術報告:Migrasome:A journey to the unknown 報告嘉賓:俞立教授(獲獎導師代表,清華大學) |
11:30-13:00 |
午餐及自由交流會 (全體受邀來賓;地址:西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