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內動態
熱烈祝賀李文輝博士獲得2022未來科學大獎
8月21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2022年獲獎名單,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長聘教授李文輝博士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獲獎評語:獎勵他發現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體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有助于開發更有效的治療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藥物。
李文輝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
李文輝博士,1971年出生于中國甘肅,2001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期間,揭示了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病毒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感染人類。2012年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發現了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體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
李文輝博士現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長聘教授。2021年他曾因NTCP受體的發現獲得了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乙型肝炎是人類健康的大敵,目前全球仍有超過兩億五千萬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會有高風險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李文輝帶領其實驗室于2012年發現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感染人的受體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
這一發現是乙肝病毒研究領域30年來里程碑式的突破,也是完全在中國做出的生命科學領域重大原始創新。該發現不僅揭示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機理,更有助于開發更有效的治療和預防藥物。
2015年,李文輝博士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創立了專注于研發全球 “first-in-class” 及 “best-in-class”的涉及病毒學、肝病學、和相關腫瘤學領域的生物藥研發企業——華輝安健公司。公司目前已有5個管線產品進入到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其中基于對NTCP受體通路的發現而開發的HH-003產品,利用其“細胞外作用+免疫激活”的全新機制,填補了全球乙肝藥物研發的短板,有望成為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治療基石藥物。目前該藥物的多個 II 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相關結果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基于對ACE2受體的發現及領域內領先研究和深厚積累優勢,華輝安健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迅速設計研發出了能夠廣譜、高效、安全、便捷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HH-120,該藥物可以中和所有通過ACE2受體的冠狀病毒,并有望大幅降低隔離密接人員的陽性率并縮短陽性患者轉陰時間,其通過呼吸道局部給藥不產生全身系統暴露的特性更適用于對藥物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群體,目前開發的霧化吸入及鼻噴給藥方式已有多個I/II期臨床試驗進行中,顯現出了良好的安全、耐受性、以及初步藥效。HH-120的開發將有助于提高精準防控的能力,改變疫情防控的態勢,同時也可以作為戰略物資儲備以應對未來的冠狀病毒疫情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