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內動態
王曉東博士獲頒費薩爾國王獎
2021年12月28日,沙特阿拉伯王室舉行盛大的費薩爾國王獎頒獎典禮,王曉東博士因其在人類細胞線粒體凋亡通路和細胞程序性壞死的生物化學及生理學方面的發現獲得了2020年費薩爾國王獎科學獎。
頒獎視頻:
費薩爾國王獎(King Faisal Prize)1979年由費薩爾國王基金會發起設立。費薩爾國王基金會成立于1976年,是為了紀念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而由其子女建立的。1982年起,費薩爾國王獎增設醫學獎,1984年起,增設科學獎,選擇每年在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領域輪流頒獎。歷屆的59位科學獎得主中,先后有15位獲得了諾貝爾獎。
王曉東博士是第五位費薩爾國王獎華裔得主,之前四位得主分別為:朱棣文(1993物理)、楊振寧(2001物理)、陶哲軒(2010數學)和盧煜明(2014醫學)。
王曉東博士1991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博士后師從諾獎得主Micheal Brown和Joseph Goldstein從事膽固醇合成調控機制研究,1995年起開始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凋亡的生化研究,在分子水平找到了執行凋亡程序的2個關鍵蛋白:來自于線粒體內部的細胞色素c和Smac蛋白。由于線粒體過去通常被認為只是為細胞提供能量的細胞器,王曉東博士的科學發現改寫了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教科書。
王曉東博士現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院長。
作為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在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清華大學、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部委組成的理事會的指導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秉持著“追求卓越”和“為年輕人賦能”的理念,扎根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推動生物醫藥與交叉學科的融合發展,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國際著名的科研領軍人才,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領先的原創科研成果;為產業界輸送了大批高端人才,推動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和中國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探索出一條與國際接軌而又符合中國國情的產學研一體化之路,成為了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面旗幟。
鏈接: 王曉東博士更多介紹